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学科贯通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种解读
内容
内容推荐
刘召峰著的《学科贯通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种解读》上篇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新的解读:首先,对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进行了辨析和拓展运用;而后,以“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解读了马克思的“人的解放”思想、《资本论》的哲学意蕴、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统一性。
中篇力图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视野中重新审视社会形态理论及相关争论:回顾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研究史,考辨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形式等核心概念,追问马克思考察社会形态问题的理论逻辑,评论相关学术争论。
下篇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学科贯通视野之于研究具体理论问题的重要意义:以《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的相关论述为主要理论依据,对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新的评析,对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论述的贡献进行了新的概括,对王学典教授关于唯物史观、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的论述提出了商榷意见,对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进行了新的梳理,并基于网络问卷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研究基础及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简介
刘召峰,1980年生,山东鱼台人,哲学博士,浙江人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教学与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四篇被中国人民火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曾获“浙江省社科联第八届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浙江省第十届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等奖励或荣誉。
目录
导论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现状与未来进路
一、现有研究概况
二、现有研究成果缺陷分析与本书的研究主题、研究思路
三、本书结构与主要内容
上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种“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解读
第一章 马克思“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辨析与拓展
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分篇构想与“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二、“逻辑与历史的一致
三、猴体与人体:“从后思索法
四、马克思的实际叙述并不只限于“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
五、对“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本身的几点补充说明
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与马克思的资本批判
七、“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一种拓展理解与运用
第二章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解读
一、从Idealismus的翻译谈起
二、走向“人的解放”的马克思
三、“人的解放”:从“异化的扬弃”到“剥削与商品生产的消亡
四、“人的解放”:消灭分工、缩短工作日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五、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辨析
第三章 《资本论》的哲学意蕴:从哲学与经济学类比的视角看
一、唯物主义与劳动价值论:一个初步类比
二、哲学与经济学类比视角下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和历史)唯物主义
三、从实践(和历史)唯物主义到《资本论》哲学的“上升
四、结语
第四章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以“劳动的耗费、凝结与社会证成”为中心线索的解读
一、从“劳动(一般)”到“形成价值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二、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三、“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抽象到具体
四、“价值转形”: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上升
第五章 科学社会主义的具体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过程统一性
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夺取政权的革命
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三、“现实社会主义”如何对待私有制和商品生产
中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视野中的社会形态理论
第六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在中国:百年传播与研究史的回顾
一、“五形态说”传人中国
二、“五形态说”被定为一尊
三、“五形态说”受到“三形态说”的强力冲击
四、“三形态说”与“五形态说”并不冲突,可以并存的解说
五、关于“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理解分歧
第七章 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社会形式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相关核心概念考辨
一、马克思“社会形态”概念的起源与含义
二、“经济的社会形态”的翻译与理解问题
三、“社会形式”与“社会形态
第八章 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
一、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社会观
二、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社会形态观
三、具体的历史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观
第九章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相关争论评析
一、“社会一历史”规律、人的主体能动性及其关系
二、自然历史过程:含义与适用范围
三、评“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的争论
四、对社会形态演进的新阐释与当代中国的历史定位
五、百年后的反思
下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几个专题研讨
第十章 论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怎样的“系统”进行传播的
二、李大钊何以能够如此“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
三、如何评价《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学说的批评
第十一章 毛泽东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以《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为中心的考察
一、商品的本质及其历史性
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与社会主义商品生产
四、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十二章 历史性自觉与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奠基和发展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论人才
一、马克思的历史性自觉与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奠基
二、列宁的历史阶段性自觉:利用“旧专家”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
三、阶段性历史任务与毛泽东论人才的关键词
四、历史性自觉与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研究
第十三章 唯物史观、历史主义与阶级观点
——与王学典教授商榷
一、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二、关于阶级产生的原因、剥削的含义、对农民战争的评价
三、关于历史的创造者
四、关于在历史研究中贯彻历史主义原则
五、关于对唯物史观的整体把握
第十四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研究:问题与建议
——基于对109位教师、41名博士生、116名硕-2生的网络问卷
的分析
一、问卷设计的认知基础
二、问卷数据分析
三、问卷反映出的问题、几点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教师问卷
附录二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博士生问卷
附录三 “《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硕士生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学科贯通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一种解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召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8183482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8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24
CIP核字 2018128813
中图分类号 A81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40
170
1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0: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