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严复译词研究)(精)/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
内容 | 内容推荐 沈国威著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严复译词研究)(精)/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从何为“译词”起笔,继之评述严复译词创制的方法及其得失,其后数章的讨论广泛涉及严复翻译的环境资源、文体革新、社会反应以及若干不为人知的工作。既有译词创制的理论总结,又有新史料的发掘和考证。译词研究需将视野扩展至东亚近代语言接触、词汇环流及民族国家国语建构的整个历史进程中。这是本书一以贯之并努力践行的研究理念。 作者简介 沈国威,1978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日语系,1979年进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毕业后在北京语言学院工作。1985年10月赴日留学,先后在大阪外国语大学、大阪大学深造,获博士学位。现任日本关西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南京大学学衡研究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日近代词汇交流史、现代汉语词汇形成史、中日词汇比较研究、对外汉语词汇数学。著有《近代日中语汇交流史》(日文,1994,改订新版2008),编著有《新尔雅及其词汇》(1995)、《遐迩贯珍》(附解题·索引)(2005,日文版2004)、《六台丛谈》(附解题·索引)(2006,日文版1999)、《近代中日词汇交流研究》(2010)等。 目录 序章 翻译的时代与严复 第一章 译词,译事之权舆 小引 一什么是译词 二关于概念范畴的层级 三严复的译词观 四译词从何处来 第二章 严复的译词:承袭 小引 一“权利 二“自由 三以古僻字为译词的问题 第三章 严复的译词:新造 小引 一严复的音译词 二造字为译词的问题 三严复的意译词 第四章 形式与内容:译词的单双字之争 小引 一译词的“义”与“形 二来自佛经译词研究的启示 三单字还是复词之争 结语 第五章 译词从东方来:严复与日本译词 小引 一中国社会与新名词 二中日译词之争:严复的挑战与落败 结语 第六章 严复与科学名词审定 小引 一严复与学部编订名词馆 二关于审定方法及结果 三名词馆审定术语的去向 四赫美玲与《官话》 五关于“新词 六关于“部定词 七“新”译词与“部定”译词的命运 结语 第七章 严复与辞典 小引 一严复《(商务书馆华英音韵字典集成)序》 二严复《(袖珍华英字典)序》/22l 三严复《(英华大辞典)序》 四严复《(习语辞典集录)序》 五严复《书“百科全书”》 六严复《(普通百科新大词典)序》 结语 第八章 严复与汉语新文体:从《天演论》到《原富》 小引 一科学叙事文体的探索 二严译文体的终结 第九章 严复与新国语 小引 一汉语如何天演 二改造汉语 三新国语的呼唤 第十章 严复与“国民必读书 小引 一清末“国民必读书”的谱系 二预备立宪与《国民必读课本》的编纂 三关于《国民必读课本》初稿 结语 终章 严复的译词与现代汉语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一名之立旬月踟蹰(严复译词研究)(精)/学科知识与近代中国研究书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沈国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3913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6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328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54 |
CIP核字 | 2018257139 |
中图分类号 | H059 |
丛书名 | |
印张 | 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5 |
宽 | 160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