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凡例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来源及变迁
  一  国剧的来源
  二  国剧的变迁
  三  国剧与俳倡优伶的关系
  四  国剧吸收之别的东西
  五  国剧的完备
  六  小调变戏剧的两期六步
第三章  上下场
  一  “场”的由来
  二  上场
  三  下场
  四  上下场与剧情的配合
第四章  动作
  一  上下场
  二  以曲线表现舞式
  三  美化的动作
  四  以他种动作替代之动作
  五  废去不用各事
  六  背供
  七  几种古代舞
  八  武戏
  九  成片段的舞式
第五章  歌唱
  一  国剧歌唱之难
  二  歌唱与话白
  三  皮簧及其歌唱
  四  叫板
  五  “无声不歌
第六章  行头
  一  行头来历
  二  行头单子
  三  整份戏箱
  四  衣服
  五  武衣
  六  其他衣饰
  七  盔头
第七章  脸谱
  一  脸谱的来源
  二  脸谱亦由简入繁
  三  脸谱之意义是贬多褒少
  四  勾脸是形容人之性情
  五  脸谱可以说是代表民意
  六  脸谱的性质
  七  脸谱之颜色
  八  奸脸
  九  脸谱的勾法
  十  脸谱的眉
  十一  脸谱的眼窝
  十二  脸谱的脑门
  十三  脸谱的嘴
  十四  脸谱的鼻窝
  十五  应勾脸者
  十六  脸谱附谈
第八章  胡须
  一  留须与挂髯
  二  胡须之来源
  三  胡须的形式
  四  须舞
第九章  切末
  一  切末不同于道具
  二  切末种种
(一)剧中常用之物
(二)剧中偶用之物
(三)利用班中平常使用之物器
(四)用真物上台
(五)兵器
  三  彩头
(一)演员自己所添者
(二)戏班公共所添者
第十章  脚色名词
  一  古籍之记载
  二  脚色名词的由来
  三  再谈谈“脚色”二字
  四  明清以后的脚色门类
  五  生行
  六  旦行
  七  净行
  八  末行
  九  丑行
  十  七行
  十一  特别名词
  十二  七科
  十三  附言
第十一章  音乐
  一  国剧的场面
  二  鼓与板
  三  文场
  四  武场
  五  其他
第十二章  戏台
  一  国剧舞台的特点
  二  用演员身段表现者
  三  用桌椅表现者
  四  用物器表现者
  五  附谈一
  六  附谈二
跋
整理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