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愤怒的葡萄
内容
书评(媒体评论)
约翰·斯坦贝克通过现实主义的、富于想象的创
作,表现出蕴含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敏锐的观察。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斯坦贝克对书中人物的刻画极其出色,他细致地
描述了人们绝望的心情、如影随形的失败感,以及深
陷贫困却依然保有的善良。
——《纽约时报》
斯坦贝克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通过《愤怒的葡
萄》所表达的一切已经逾越了地域、时间和阶级的界
限。
——《出版人周刊》
斯坦贝克的小说生动、极具想象力和创造性,他
是美国有史以来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纽约公共图书馆
目录
正文
精彩页
第一章
俄克拉何马的红色原野和一部分灰色原野上,最近不紧不慢地下了几场雨,雨水并未冲裂结了一层硬壳的土地。耕犁在雨水流过的印迹上来回地划了一列列的犁沟。最近这几场雨很快就催起了玉米,并使大路两边长出了野草,于是灰色原野和深红色原野开始呈现一片绿色。五月下旬,天空渐渐变成灰白,人春以来,长久悬在高空的一团团浮云消散了。太阳天天逼射着成长中的玉米,使每一片绿色托叶的边缘出现了棕色线条,并逐渐扩展。天上的云出现后又飘散了,有一段时间再也不见踪影。野草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存,变成了深绿色,再也不蔓延了。地面结了壳,一层薄薄的硬壳。天空变成灰白,大地也跟着变成了灰白,红色的原野变成了淡红色,灰色的原野变成了白色。
在雨水冲成的沟渠中,细土像流水似的直往下滚。土拨鼠和蚁狮一活动,尘土就像雪崩似的坍了下来。酷烈的太阳天天照射着,稚嫩的玉米叶子没有原先那样坚挺了,这些叶子起初变成弧形,随后因为叶脉逐渐虚弱,每片都斜倒下去。后来到了六月,阳光更为酷烈。玉米叶子上的棕色线条扩展到了叶脉上。连野草也蔫了,叶子朝根部耷拉下来。空气稀薄,天色更加灰白;大地也一天比一天灰白。
在被车轮磨损和马蹄践踏的大路上,干结的泥块化成了尘埃。地面上的各种活动都会把尘土扬到空中:步行的人把薄薄的一层尘土扬到齐腰一般高,大车把它扬到篱笆顶端,汽车则在后面滚起一阵尘雾。这尘土很久才会落下来。
六月过了一半,得克萨斯和墨西哥湾的天空中泛起了大块大块的云,高高的、含雨的浓云。田野上的人们抬起头来望着这些云,用鼻子闻一闻,伸出湿润的手指辨辨风势。天上飘着云的时候,田野上的马都有些慌张。浓云洒下几点雨,便匆匆忙忙地转到别的地方去了。云飘走以后,天空又恢复了灰白色,太阳依旧像烈焰般照射着。只是尘埃中间雨点落到的地方有了一些凹穴,玉米上有了一些澄清的水珠。
一阵和风追随着雨云,把它们赶向北方,轻轻地吹动着正在干枯的玉米。一天过去了,风渐渐大了,但风势还很平稳,不是一阵阵的。大路上的尘埃飞扬起来,落在田边的野草上,落在附近的田地里。现在风更大了,刮着玉米地里雨后干结的地面。天空弥漫着尘土,越来越暗;风掠过大地,卷起尘土送往别处。风越刮越猛。雨后干结的地面裂了开来,田野上的尘土飞扬到空中,形成一道一道灰色的烟雾。玉米迎风扑打着叶片,发出了呼啦啦的干涩声响。最细的尘土现在已不落回大地,而是消失在逐渐变暗的天空中了。风越刮越猛,在石头底下吹过,卷起稻草和枯叶,甚至卷起小土块,在掠过田野的时候留下了它的踪迹。天空很昏暗,太阳已成了一团红光,空气中有一种刺人的阴冷感。夜里,风以更快的速度掠过地面;它在玉米的根脚间灵巧地掘着,玉米用它软弱了的叶子与风搏斗,直到根部被猛掀猛撬的风刮松了,于是每一根茎秆都横倒在地上,标志着风向。
黎明到来了,白昼却不露面。灰蒙蒙的天空出现了一轮红日,那是一个朦胧的红色圆盘,放射出微弱的光线,好似黄昏一般;再过些时候,阴暗的天色重新变成了一片漆黑,风在伏倒的玉米上呜呜地悲鸣。
男男女女都挤在自己的家里,出去的时候都在脸上扎了手帕盖住鼻子,还戴了风镜保护眼睛。
一到夜里更是漆黑一团,因为星光无法穿过尘沙照到地面,窗内的灯光甚至照不出院落。现在,尘沙和空气匀称地掺杂在一起,成了尘沙和空气的混合物了。家家户户都紧关着门窗,用布塞住了缝隙,然而细得连肉眼也看不出的尘沙还是会钻进来,像花粉一般停积在桌椅上和碟子上。人们从自己的肩膀上把尘土掸下来。门槛上也积聚着一行一行的尘沙。
夜半,风止了,地面平静下来。尘沙弥漫的空气起的隔音作用比雾还大。睡在床上的人听见风停了。他们是在大风平息之后醒来的。他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在沉寂中凝神谛听。一会儿,鸡叫了,啼声也是沉闷闷的,人们在床上辗转反侧,巴望着天亮。他们知道空中的尘沙得经过好久才能澄清。早上,尘沙像雾一般笼罩着,太阳红得像鲜血一样。尘沙整天像从天空中筛下来一样,到第二天还是往下筛落,给大地铺了一床平整的毯子。这尘沙落在玉米上,积在篱笆顶上,堆在电线上;它也落在屋顶上,覆盖在野草和树木上。
人们从家里出来,嗅到了热辣辣的刺鼻的空气,赶紧掩住了鼻子。孩子们也从家里出来,却不像雨后那样奔跑着或者叫喊着。男人们站在他们的篱笆旁边,看着受灾的玉米正迅速地干枯下去,只有少许绿意从尘沙的障翳下透出来。他们沉默着,不大动弹。妇女们从家里出来,站在自己的男人身边——悄悄窥测他们这回是否会完全泄了气。妇女们偷偷地打量着男人们的脸色,只要他们不气馁,玉米没有收成也不要紧。孩子们站在旁边,用光着的脚指头在尘沙上画着图,暗自留意大人们是否会泄气。孩子们窥探着大人们的面孔,又用脚趾小心地划着线条。马儿来到水槽边,用鼻子拨开水面的尘沙喝水。过了一会儿,那些呆望的男人的脸上失去了迷惘的神态
导语
《愤怒的葡萄》是一部饱含着愤怒的长篇小说,是约翰·斯坦贝克著名的作品,为他带来了国际声誉。小说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恐慌时期中部各州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反映了惊心动魄的社会斗争图景,书名中的“愤怒”一词便是对导致人们贫困的不公正的社会制度的强烈抗议。
小说对农民困苦遭遇的真实描写,以及作者所流露的真挚同情和无比愤慨,在我国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作者生动自然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证明了斯坦贝克是以德莱塞等为代表的美国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位重要的继承者。
内容推荐
《愤怒的葡萄》由约翰·斯坦贝克著。
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俄克拉荷马州的大片农田久旱无雨,庄稼歉收。为了生存,农民抵押了自己的土地。但最终,赖以生存的土地被银行和大公司收归所有,他们只能挥别家园,背井离乡。穷困潦倒的乔德一家,也是其中一员。乘坐变卖家产换来的破旧汽车,一家人去往加利福尼亚寻找传闻中的乐土。途中,年迈的祖父母相继去世,哥哥诺亚也悄然离去,尽管前方不断传来坏消息,但都无法打消他们继续前行的念头。
到达加州后,迎接他们的仍旧是失业、压迫和贫困。但旅途中那些令人感动的际遇和心中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让一家人依然心怀希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愤怒的葡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约翰·斯坦贝克
译者 译者:胡仲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316194
开本 32开
页数 4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68
CIP核字 2019002604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09
146
2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