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都柏林人(精)
内容
内容推荐
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一书中,詹姆斯·乔伊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下层市民平庸琐屑的生活场景,用批判的笔触,剖析都柏林人在心灵、社会、政治及文化上的“瘫痪”现象,并给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我观照与省思的机会。
目录
姐妹们
偶遇
阿拉比
伊芙琳
车赛以后
两个浪子
寄寓
一朵浮云
无独有偶

悲痛的往事
纪念日,在委员会办公室
母亲
圣恩
死者
序言
总的来讲,《都柏林人》的风格是:运用洗练而有特
色的文体,融合现实主义的形象塑造(包括典型)、真实
的细节描写、诗意盎然的象征性意象(symbolic imagery
)以及顿悟(epiphany)与对照等艺术手法。在十五篇故
事中,精确的描绘、细致的心理刻画、生动的对话和抒情
的气氛浑然一体。同时,在各篇中,按照不同的人物性格
与规定情景,总的风格又灵活多变。
乔伊斯代表作之一的《无独有偶》,主要表现小职员
在办事处受气而在家里爆发。《土》则着重描述洗衣妇朴
素而羞怯的温情。《一朵浮云》的主人公也是小职员,作
者也写其苦闷和抑郁的家庭生活,但重点却在描摹他浅薄
的文人气质、卑怯的行径,以及理想的幻灭。《纪念日,
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纪念日》)通过闲谈和似
乎琐碎的细节,表达民族解放斗争的重大主题。《圣恩》
则以夸夸其谈和荒谬可笑的场景,反映重要的宗教与社会
问题。第一篇《姐妹们》和最后一篇《死者》都笼罩着死
神的阴影,但前一篇朦朦胧胧,后一篇则有鲜明的含意
(broad hint)。
上述艺术效果是作者运用多种象征手段来实现的,包
括寓意精微的意象(allegorical imagery)、隐喻、典
故,以及表示顿悟的警句、微言大义(microcosm)、排
偶(parallelism)等等。此外,作者的艺术手段还包括
:重复或强调关键词语,篇末画龙点睛,某一篇的伏笔在
另一篇点明,特别是意象或形象的强烈对照。
乔伊斯观察敏锐,故而描述细致。各篇故事里并无离
奇的情节或惊人的场面,只是普通人的琐事,以及仿佛渺
小的悲欢离合,却自然而细腻,入情入理,相当感人。作
者所用的语言似乎平淡,其实经过悉心推敲,形成独特的
文体,并且有时非常含蓄。小说中人物的语言(尤其对话
)都个性分明,不容混淆,反映了各种人物的社会层面与
处境,以及文化水平和人生经历。在描绘景色时,乔伊斯
并不精雕细琢,也无浓彩泼墨,而如我国传统的文人画或
写意画,寥寥几笔便描绘出婉美、迷离或凄清的景致(参
看《一朵浮云》《两个浪子》与《死者》中的有关片断)
,犹如印象派大师特纳(J.M.W.Turner)和惠斯勒
(J.A.M.Whistler)的画面。
在铸词炼句上,乔伊斯极其考究。他惯用微妙的双关
语,一系列押头韵(alliteration)以至押脚韵的词,宛
如诗句,节奏感与旋律性很强。但他的风格的特色,不仅
在于抑扬顿挫的音乐性,主要是对词的构成和特点(包括
形态与音色),以及句子的结构和顺序有敏锐的语感。因
此,他选词确切,造句有分量;从而能写出富有魅力的文
字,写景状物栩栩如生,表达的思想情感真切通透,含意
隽永。
乔伊斯的语言又有变幻莫测的一面,故而很灵活,但
有时模棱两可,增加了理解与翻译的难度。事实上,他的
后期作品《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文字的“
花样”更多,译得“神似”,就更不易了。
在风格上,乔伊斯试图寓平衡于变化之中。他自己曾
说:力求体现语言“内涵的匀称”(innate symmecry)
。这种变化多端而又保持均衡的风格,同海明威的文体形
成鲜明对照。众所周知,海明威遣词造句力求简约,尽量
删除枝节,有时简直就像电报式的语言,可谓锤炼得登峰
造极。海明威曾在一封信中阐明:“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
能用简单的陈述句,取得这份我们下不了定义的魅力。”
海明威本人正是这样实践的,从而取得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好似白描而寓意深厚。但他过于注重简洁,流于片面,
有时陷入单调;并且砍削时用力过猛,斧凿痕迹较明显,
不够自然。
相形之下,乔伊斯的风格没有这种单一性,而是有话
则长,无话则短,伸缩自如,恰如东坡书简论文体的名言
:“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
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最后两句用来形
容乔伊斯的文体是较为贴切的。这是上乘的风格,盖不论
精练或畅达,总以“自然”为主,辅以灵活变化的修辞与
文采等。
……
上述种种象征手段、顿悟与对比,再加上内心独白、
自由联想、时空融合(time-travelling)或颠倒等创作
方法,在乔伊斯的后期作品里得到充分发挥。他在那些长
篇小说中力求摄取一刹那的感觉和印象,深入挖掘潜意识
,刻意描绘灵魂深处的本能与直觉,调动所有这些技巧来
传达意识的流程。这在当时堪称独创,具有划时代意义。
尽管弗吉尼亚·伍尔夫也是意识流手法的高手,但其成就
似不及乔伊斯深广。
从《都柏林人》各篇确实能看出,乔伊斯善于渗透人
物的心灵深处,概括地塑造典型,生动地描绘三教九流。
对中下层市民的生活与心理本能,他具有锐利而精细的观
察力,而对善良纯朴的普通人,他又寄予真挚的同情。本
书中十五篇有机组合的故事,展示了一幅幅再现世态的画
卷,描摹人间众生而绘声绘色,刻画心理而精微入神。
至于在创作态度上,乔伊斯极其认真,可谓呕心沥血
,千锤百炼。有位友人(据说是其信徒贝克特)曾目睹他
在斗室内创作的情景:兴会淋漓,汗流如注,几乎精疲力
竭,恰似贝多芬作曲时同音符搏斗。真正的艺术家莫不如
此,这种献身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总而言之,乔伊斯的影响是跨越时空而深远的。他是
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创者,关于他的生活、思想与创作,已
被列为欧美各著名大学和官方研究院的专题课。评论和诠
释乔伊斯作品的专著浩如烟海,有关的学术机构定期举行
国际性的乔伊斯专题讨论会,宛如“莎学”,形成了一门
“乔学”。此外,很多高等院校和文艺团体还设立了乔氏
纪念馆、图书馆、乔伊斯思想研究中心等等。
具体剖析乔伊斯作品,介绍他的重要著作、思想源流
与创作技巧.如他擅长的以小见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
殊到一般,以及讲究含蓄,灵活运用象征、意象、对照和
反衬等艺术表现手法,乃是他山之石。是可以积极借鉴,
为我们所用的。
谨以此书献给现代文学的先驱、文学新思想的奠基人
詹姆斯·乔伊斯!
导语
詹姆斯·乔伊斯著的《都柏林人》一共由15篇短篇小说组成,以写实和讽刺的表现手法描绘了二十世纪初期都柏林中下阶层的生活,精神瘫痪和死亡贯穿全书。背景是二三十年代的都柏林,截取中下层人民生活的横断面,十五个故事汇集起来,宛若一幅印象主义的绘画,笔触简练,错落成篇,浮现出苍凉世态,遥远、清冷,然而精致。其中人物形形色色,有逃学的男孩、死了亲人的老处女、思春的少女、狡诈的流浪汉等等。
书评(媒体评论)
这不是一本小书,不是一本习作,而是乔伊斯写
的第一部杰作。如果连续读下去,会看清楚这个社会
的各个角落,各种人的心理,种种习俗、偏见、热情
、分歧,甚至肮脏的背景。
——巴尔加斯·略萨(秘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精彩页
念着卡片上的字,我才确信他果真死了。这一下进不去了,心里很烦恼。要是他没有死,我就可以走到店堂后面那间阴沉沉的小屋里,看他坐在炉边的安乐椅上,全身几乎都缩在大衣里边。也许姑妈又会叫我捎一包吐司牌高级鼻烟给他。这个礼物会使他精神振奋,不再昏昏欲睡了。不过,每次都是我把烟末倒入那只黑色鼻烟盒内,因为他的手抖得厉害,如果自己倒的话,准会把一半烟末撒在地板上的。即便我替他弄好了,当他用一只颤巍巍的大手,沾了些烟末子,送到鼻孔内时,指缝里还会漏出云雾般的粉末,落在大衣前襟上。或许是这些不断飘落的烟屑,使他那老古董似的法衣泛出一种褪掉的绿色。即使他用手帕擦掉落下的粉末,也不顶事;并且那块手帕,原来是红的,却也因长年累月地沾上鼻烟,变黑了。
我很想进去,瞧瞧他,可是鼓不起勇气敲门。我离开了,沿着街道上阳光照耀的一边,慢慢地走,一面观看店家橱窗里的戏院广告,心里觉得奇怪:自己与这天气都不像碰到丧事而悲哀,甚至发现自己有一种获得自由的感觉,仿佛他的死亡使我摆脱了什么束缚。这种轻松感使我觉得内疚。对此,我感到奇怪,因为正如昨晚姑父所说,他曾教我懂得许多事情哩。他在罗马的爱尔兰学院读过书,所以能教我念准拉丁文读音。他讲给我听地下坟墓以及拿破仑·波拿巴的故事,还对我解释望弥撒时各种仪式的意义,教士披的各种祭服又有什么涵义。有时,他为了自得其乐,故意提那些冷僻的问题刁难我,譬如问我在某种情况下该怎么办,或者,这样那样的罪孽是十恶不赦呢,还是可以宽恕的,抑或仅仅是缺陷而已。这些难题使我感到,教会的某些规章制度是多么复杂、神秘莫测,而以前的我始终认为它们是非常简单的。现在我却觉得,教士对圣餐所负的职责,对忏悔必须保密的职责是那样严肃,怎么竟有人敢于担当如此重大的责任。他还告诉我,教会的神父们写过像《邮政指南》那样厚的书,里面印着密密麻麻的字(恰似报纸上的法院通告),解答所有那些错综复杂的问题。我对此并不惊奇。不过,想到这点时,我从前往往答不出他的问题,或答得很蠢,要不就结结巴巴。这时他便微笑着点点头,两下或三下。他教过我望弥撒时如何对答,并且要我记住。有时他考考我,要我背诵,我就念经一般地倒背如流。这时他便在沉思中微笑、点头,不时捏了大块鼻烟,轮流塞到两只鼻孔内。他微笑的时候,总是露出变黄的大牙齿,舌头伸出来,舔着下嘴唇——这个习惯在我开始跟他交往时,觉得挺不自在,后来熟悉了,也就不介意了。
当我在阳光下漫步的时候,记起了老柯特的话,就竭力回忆后来梦中的情景。我记得在梦里看见天鹅绒做的大窗帘,还有一只古色古香的吊灯。我觉得自己漂泊到了遥远的地方,在风土人情都很陌生的异乡——或许到了波斯吧……但是,我不记得梦的结尾了。
那天黄昏时分,姑妈带我到丧事人家去。夕阳已经西下,可是那屋子朝西的窗玻璃上,仍然反射出一大片金色与褐色交织的云彩。南尼在客厅里接待我们。如果向她大声问候,那是不得体的,所以姑妈仅仅同她握了下手。那老太太朝楼上指了指,意思是问我们要不要上去。姑妈点点头,于是老太太引领我们,沿着狭窄的楼梯,费力地拾级而上,她那垂下的头几乎同楼梯的扶手一样低了。到了二楼的平台,她停住,并向我们招手,鼓励我们走向死者的卧室,那儿的门打开着,姑妈进去了,我却踟蹰着,不敢向前。老太太见我害怕,便连连招手。
P5-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都柏林人(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爱尔兰)詹姆斯·乔伊斯
译者 译者:孙梁//宗博//智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84563
开本 32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1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08
CIP核字 2018241402
中图分类号 I562.45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8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9: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