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著的《骆驼祥子(无障碍阅读版)/统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丛书》讲述了:壮实憨厚的乡下小伙祥子,省吃俭用在三年间凑足一百块钱,用血汗钱买了一辆新车,从此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可好景不长,北平城外军阀混战,祥子连人带车被大兵抓进营地。他偷跑出来时顺手牵走军阀撤退时落下的骆驼,从此他有了“骆驼祥子”的外号。祥子进了刘四爷的车厂里租车干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引诱喝醉的祥子,并假装怀孕向祥子逼婚,木讷的祥子只好任其摆布。刘四爷不能容忍女儿和“臭拉车的”在一起,把二人撵出家门。婚后不久,虎妞真的怀孕。祥子拼命拉车赚钱,劳累病倒。虎妞难产死去,为置办丧事,祥子咬牙卖掉了车。邻居小福子对祥子有情,无奈祥子负不起养活她全家的责任。后来得知小福子被卖进妓院后自尽的消息,失魂落魄的祥子像变了一个人,吃喝嫖赌,偷奸耍滑,浪荡街巷。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的寓意,后改名“老舍”。老舍先生是满族正红旗人,他的创作具有很鲜明的北京本土特色,不管是其剧本还是小说,读者都能领略到浓郁的京味儿。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迫害下,老舍先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严重的损失之一。
老舍先生的戏剧成就非常高,《茶馆》《龙须沟》是中国戏剧领域的丰碑,另外老舍先生创作的《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小说,也是广受读者喜爱,老舍先生也因此以得票第1m的身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去填
充自由闲暇的时光。有人沉浸于全民狂欢的某种游戏,有
人着迷于喧嚣热闹的综艺节目……一杯茶、一盏灯、一本
书,此情此境里,还有多少人愿意做那个捧书人呢?有些
人已经物化为机械电子装置的一部分,不再喜欢简简单单
的读书活动。
正是因为这样,国家才提倡“全民阅读”,提倡阅读
经典。因为娱乐只是一场过境不停的风暴,真正跨越时间
长河的是经典带来的最初的感动和肃穆的仪式感。所以,
我国近些年的语文教育特别注重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考
查。现在的统编版教材更是提倡学生大量阅读世界文学经
典,每个年级都列出了对应学生水平的阅读书目,提供阅
读方法,为学生做出阅读规划,引领学生更轻松愉悦地阅
读名著。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策划了这套“统编语文教材指定
阅读丛书”,邀请了众多名师共同研究新教材,根据新教
材的特点,秉持“读名著学语文”这一阅读理念,以名著
常考考点为依据,为学生制定了阅读方案,通过各种栏目
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名著、理解名著,以期让学生得到更
丰厚的收获!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根据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最新教材选择书目
根据教育部统一编写的最新语文教材中指定阅读和推
荐阅读的名著为学生选择书目,并与课本教材规定的年级
基本对应,让学生根据教材进行同步阅读,更有利于学生
的阅读与学习。
二、邀请名师结合中考考点制定名师导读方案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名著,更充分地备考,我们
邀请名师结合中考名著常考考点特地为学生制定了一整套
阅读方案,包括作家与作品、内容简介、主要人物、写作
的艺术等。这套阅读方案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而深刻地理解
名著,把握常考考点,提高考试成绩,进而对名著产生更
浓厚的兴趣。
三、精心讲解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
新版语文教材强调阅读方法,为此,我们邀请名师专
门根据新教材阅读推荐的部分,结合具体阅读内容,为学
生讲解、总结适合他们现阶段阅读水平的阅读方法,比如
精读法、跳读法、做读书笔记、摘抄、写阅读心得等。
四、制作“名师微课”,视频讲解名著中的考点
邀请名师分析各地历年中考真题,总结分析名著常考
考点、题型,并根据常考考点对常考名著进行归纳总结,
制作成视频,扫二维码即可听课,有助于学生提高考试成
绩。
除此之外,本套书还配合新教材的阅读理念为学生制
定阅读记录卡,提出阅读建议,在文后提供优秀的读后感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我们还提供了历年中考真
题和阅读自我测试题,帮助学生把握考点,进行有针对性
的阅读训练。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套
集鉴赏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经典名著阅读指导书,为学生
阅读尽绵薄之力!
《骆驼祥子(无障碍阅读版)》是作家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位人力车夫祥子的人生轨迹为线索贯穿全文,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北平市民的生活为背景,以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平底层贫苦市民的苦痛生活。
一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
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车口”或宅门一放,专等坐快车的主儿;弄好了,也许一下子弄个一块两块的;碰巧了,也许白耗一天,连“车份儿”也没着落,但也不在乎。这一派哥儿们的希望大概有两个:或是拉包车;或是自己买上辆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去拉包月或散座就没大关系了,反正车是自己的。
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儿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人与车都有相当的漂亮,所以在要价儿的时候也还能保持住相当的尊严。这派的车夫,也许拉“整天”,也许拉“半天”。在后者的情形下,因为还有相当的精气神,所以无论冬天夏天总是“拉晚儿”。夜间,当然比白天需要更多的留神与本事;钱自然也多挣一些。
年纪在四十以上,二十以下的,恐怕就不易在前两派里有个地位了。他们的车破,又不敢“拉晚儿”,所以只能早早的出车,希望能从清晨转到午后三四点钟,拉出“车份儿”和自己的嚼谷。他们的车破,跑得慢,所以得多走路,少要钱。到瓜市,果市,菜市,去拉货物,都是他们;钱少,可是无须快跑呢。
在这里,二十岁以下的——有的从十一二岁就干这行儿——很少能到二十岁以后改变成漂亮的车夫的,因为在幼年受了伤,很难健壮起来。他们也许拉一辈子洋车,而一辈子连拉车也没出过风头。那四十以上的人,有的是已拉了十年八年的车,筋肉的衰损使他们甘居人后,他们渐渐知道早晚是一个跟头会死在马路上。他们的拉车姿式,讲价时的随机应变,走路的抄近绕远儿,都足以使他们想起过去的光荣,而用鼻翅儿扇着那些后起之辈。可是这点光荣丝毫不能减少将来的黑暗,他们自己也因此在擦着汗的时节常常微叹。不过,以他们比较另一些四十上下岁的车夫,他们还似乎没有苦到了家。这一些是以前决没想到自己能与洋车发生关系,而到了生和死的界限已经不甚分明,才抄起车把来的。被撤差的巡警或校役,把本钱吃光的小贩,或是失业的工匠,到了卖无可卖,当无可当的时候,咬着牙,含着泪,上了这条到死亡之路。这些人,生命最鲜壮的时期已经卖掉,现在再把窝窝头变成的血汗滴在马路上。没有力气,没有经验,没有朋友,就是在同行的当中也得不到好气儿。他们拉最破的车,皮带不定一天泄多少次气;一边拉着人还得一边央求人家原谅,虽然十五个大铜子儿已经算是甜买卖。
此外,因环境与知识的特异,又使一部分车夫另成派别。生于西苑海甸的自然以走西山,燕京,清华,较比方便;同样,在安定门外的走清河,北苑;在永定门外的走南苑……这是跑长趟的,不愿拉零座;因为拉一趟便是一趟,不屑于三五个铜子儿的穷凑了。可是他们还不如东交民巷的车夫的气儿长,这些专拉洋买卖的讲究一气由东交民巷拉到玉泉山,颐和园或西山。气儿长也还算小事,一般车夫万不能争这项生意的原因,大半还是因为这些吃洋饭的有点与众不同的知识,他们会说外国话。英国兵,法国兵,所说的万寿山,雍和宫,“八大胡同”,他们都晓得。他们自己有一套外国话,不传授给别人。他们的跑法也特别,四六步儿不快不慢,低着头,目不旁视的,贴着马路边走,带出与世无争,而自有专长的神气。因为拉着洋人,他们可以不穿号坎,而一律的是长袖小白褂,白的或黑的裤子,裤筒特别肥,脚腕上系着细带;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干净,利落,神气。一见这样的服装,别的车夫不会再过来争座与赛车,他们似乎是属于另一行业的。
有了这点简单的分析,我们再说祥子的地位,就像说——我们希望——一盘机器上的某种钉子那么准确了。祥子,在与“骆驼”这个外号发生关系以前,是个较比有自由的洋车夫,这就是说,他是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自己的车,自己的生活,都在自己手里,高等车夫。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像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