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25期)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期《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的作者以中青年学者为主,他们视野开阔,思想活跃,给江南区域史的研究带来了不少活力。其中胡箫白的论文从新文化史和景观史角度对南京牛首山在明至清初被塑造成名山的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挖掘了景观形成背后的地方政治元素和文化元素。张盛满通过剖析跨越晚清民国的转型知识分子姚民哀复杂且悲剧的人生经历,透视民国边缘知识分子的时代困局。这些论文都颇见新意和功力。 内容推荐 本期《江南社会历史评论》收入了19篇论文。其中罗晓翔的论文通过对绍兴皂李湖水利史的研究,阐述了对明清江南水利共同体的新认识。冯贤亮的文章则对改革开放后有关明清士人生活的研究做了历史回顾,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江南士人生活研究的范式、路径和研究趋势作了深入阐释。洪煜的论文通过对浙江国民党地方报《正报》的考察,揭示了抗战时期浙江地方的政治风云变幻。刘永广的论文则对上海外滩欧战纪念碑所凝聚的空间记忆进行了梳理。谈群、刘长林合作的论文则通过抗战胜利后江南地区发生的一起社会影响较大的自杀事件,探讨了江南史研究中很少触及的战后逆产处置问题。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25期)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唐力行 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246026 |
| 开本 | 其他 |
| 页数 |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4-10-01 |
| 首版时间 |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史学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95-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