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岭南凉茶与文化 |
内容 | 作者简介 刘宇婧,满族,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曾干美国纽约城市大学、日本冈山大学、此利时农渔业研究所等访问留学,从事植物资源的研究。多年来主特、参与国家级和省级项目近20项,发表刚SCI论文、专业核心刊物论文30余篇,其研究成果对民族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现任中国植物学会民族植物学分会理事。 目录 总论 岭南凉茶文化 凉茶原料 各论 第一节 根茎类植物 欧洲菘蓝 芍药 白术 白头翁 白芷 百部 苍术 宽瓣重楼 绵萆薢 川芎 掌叶大黄 丹参 当归 重齿当归 党参 枸杞 甘草 秤星树 高良姜 葛 贯众 何首乌 虎杖 薯蓣 多花黄精 黄连 姜 半夏 金荞麦 桔梗 栝楼 龙胆 芦苇 毛冬青 白茅 牡丹 牛膝 稻 前胡 羌活 三七 轮叶沙参 鸢尾 升麻 地黄 石菖蒲 孩儿参 天门冬 植物中文名称索引 植物拉丁名称索引 参考文献 导语 刘宇婧等编著的《中国岭南凉茶与文化》记载了每一种凉茶原料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药名、干燥识别特征与野外识别特征,对其传统知识也有详细说明,摸清了岭南地区凉茶植物资源的家底,是一部系统记载岭南地区凉茶植物的科学专著。此书不仅对岭南地区民族植物学、分类学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为合理开发与利用凉茶植物资源提供了详尽参考,是现阶段不可多得的一本指导性基础学术专著,具有重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 内容推荐 刘宇婧等编著的《中国岭南凉茶与文化》为系统梳理岭南地区凉茶文化及资源的学术著作,前后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岭南凉茶文化介绍,内容包含当地历史、习俗等方面;后半部分为岭南凉茶原料资源介绍,详细记载了每种原料植物的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性状、药用部位、干燥识别特征、野外识别特征、生态习性、采收贮藏方法与市场混伪品情况。作者自2010年以来,就关注中国凉茶植物资源利用情况,通过集市调查、走访凉茶铺和野外考察等方式,尽可能全面地记录了这些植物原料的传统知识和市场混伪品情况,为公众、从业人员和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可靠的参考依据。本书将学术与人文结合在一起,拓宽读者对凉茶的认知维度,提高阅读体验。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岭南凉茶与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刘宇婧 |
译者 | |
编者 | 刘宇婧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18212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60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804 |
CIP核字 | 2018294089 |
中图分类号 | TS971.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85 |
宽 | 21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