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延安文艺大系(序言集)
内容
内容推荐
刘润为主编的《延安文艺大系(序言集)》内容包括:中国文艺的大道;光辉灿烂的延安文艺;《延安文艺史》编纂、出版过程回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党性、群众性和多样性的延安文艺理论;中国小说的崭新面貌等。
目录
中国文艺的大道
——延安文艺大系·总序
光辉灿烂的延安文艺
——延安文艺史·绪论
《延安文艺史》编纂、出版过程回顾
——延安文艺史·前言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党性、群众性和多样性的延安文艺理论
——文艺理论卷·前言
中国小说的崭新面貌
——小说卷·前言
延安散文的“中国表达”
——散文卷·前言
用鲜血和生命写就的不朽诗篇
——诗歌卷·前言
真实的情境历史的细节
——报告文学卷·前言
高原上永开不败的山丹丹
——秧歌剧卷·前言
独具特色的延安歌剧
——歌剧卷·前言
以人民为文化立场的延安话剧
——话剧卷·前言
推陈出新
——戏曲卷·前言
延安歌声永不落
——音乐卷-前言
延安美术。魅力永恒
——美术卷·前言
人民电影事业的丰碑
——电影、摄影卷·前言
新的人民文艺的时代
——舞蹈、曲艺、杂技卷·前言
延安民间文艺时代精神的全景展现
——民间文艺卷·前言
兴盛的延安翻译出版活动
——译文卷·前言
深化延安文艺研究的坚实基石
——文艺史料卷·前言
导语
《延安文艺大系》已经成功付印。在选编工作中,大系的总主编和各分卷的十七位主编刘润为、孙国林、马以鑫、张器友、石祥、向云驹、赵光、田莉、周斌、任一鸣、忽培元、张炯、王仲、曹桂方、刘祯、陈飞龙等所撰写的总序或前言,就延安时期的文艺理论、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话剧、歌剧、秧歌剧、戏曲、美术、音乐创作以及民间文学和曲艺、杂技的收集整理,做出了新的时代的研究与评价,有的已经在报刊发表,如总序《中国的文艺大道》刊载在《中国艺术报》,《散文卷》的前言刊载在《西部学刊》,《话剧卷》的前言刊载在《文学理论与批评》,在学界产生了较好的反响,它们无疑是延安文艺研究的新成果,对于推动新世纪中国文艺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所以,特别推出《延安文艺大系(序言集)》。本书由刘润为主编。
精彩页
中国文艺的大道
——延安文艺大系·总序
□刘润为
亲爱的读者,我们即将打开一部关乎人民命运的书。它不仅是特定时期文艺史料的汇编,更是一种震古烁今的时代精神的载体;不仅是一座煊赫辉煌与骄傲的丰碑,更是人们获取智慧与勇气的启示录。其间蕴涵的全部伟大意义,必将在创造新的历史的伟大进程中引人入胜地展开。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6页,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生产这些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不是别人,正是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没有人民从事艰苦劳动这个基础,任何文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不可想象的。进一步的问题是,人民在从事劳动生产的同时还创造了大量文艺作品和文艺半成品。如著名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上古劳动者的逸响绝唱;经典诗篇《木兰辞》的问世,固然离不开文人的加工,但是起码百分之七十的功劳应当归于人民群众的原始创作。综观整个文艺活动的系统,可以明确地得出这样的结论:人民是文艺的第一创造者。既然如此,人民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文艺的主人。然而,在剥削阶级统治的旧中国,基本的文艺资源却被少数富人、贵人所占有,人民不仅被剥夺了文艺表现的权利,而且被剥夺了文艺享受的权利。这无疑是对于历史的颠倒。
对于这种颠倒,自古以来都不曾停止过质疑、不平,甚至不同程度的抗争。比如白居易曾经主张把人民的疾苦作为创作的对象(“惟歌生民病”),并且尽量让自己的诗歌通俗化;刘禹锡甚至接触到劳动造成艺术的社会真实(“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郑板桥则公开声明:“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但是这些古代士大夫的议论,还远不能说是把立足点移到了人民一边,而仅仅是对人民的不平境遇有几分恻隐之心或人道情怀而已。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胡适等上承梁启超的“三界(诗界、文界、小说界)革命”,举起“文学革命”的旗帜,号召“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为在文艺领域动摇封建贵族的统治作出了基础性贡献。不过这里所说的国民,主要是指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特别是他们的知识分子。在中国,真正把劳动人民置于文艺主人公地位的,是觉醒的劳动人民自己,是觉醒的劳动人民的代表——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即在着手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同时,紧密团结左翼文艺阵营,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文艺理论解决中国的文艺问题。
从理论上说,李大钊早在1923年1月就指出:“无论是文学,是戏曲,是诗歌,是标语,若不导以平民主义的旗帜,他们决不能被传播于现在的社会,决不能得群众的讴歌。”(《平民主义》,《李大钊文集》第4卷第245页,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很明显,李大钊所提倡的是劳动大众的平民文学,而非五四时期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文学。此后,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等则通过《中国青年》提出:“新诗人须从事革命的实际活动”,主张用文艺唤起工农的阶级觉悟和革命勇气,强调“现在还没有进煤窑的文学家”“是文学家的耻辱”。在1928年开始的革命文学论争中,郭沫若倡导文学青年“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革命的漩涡中去”。成仿吾呼吁“以农工大众为我们的对象”。左联成立以后,在关于文艺大众化的讨论中,瞿秋白倡导革命文艺工作者“向群众去学习”、“给大众服务”、“养成群众的新的习惯”、“表现革命的英雄,尤其要表现群众的英雄”。在苏区中央政府领导教育和文艺工作期间,瞿秋白更是告诫革命文艺工作者切毋闭门造车,要向高尔基学习,到生活中去,到斗争最尖锐的地方去,与群众联系,创作群众容易听懂、看懂的艺术。(参见李伯钊《回忆瞿秋白同志》,《人民日报》1950年6月18日)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则最早提出文艺工作者改造世界观的问题。他说:“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正是出于这样的自觉,他敏锐察觉到自己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所以“月月,时时,自己和自己战”,并且“从别国窃得火来”(按:指翻译马克思主义著作),“煮自己的肉”。
P1-3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延安文艺大系(序言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润为
译者
编者 刘润为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78650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6-11-01
首版时间 2016-11-01
印刷时间 2016-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02
CIP核字 2016291134
中图分类号 I218.413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79
180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