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诸子学刊(第16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诸子学刊》为研究诸子学的大型学术专刊。本书为方勇主编的《诸子学刊(第16辑)》,内容涵盖:孔子正名思想,庄子的美学思想嬗递,楚简《恒先》与八股文,汉代西王母信仰研究,考订吴起、荀子生平事迹,章太炎诸子学思想演变的考察,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解析评判《管子》《公孙龙子》《邓析子》《论衡》《吕氏春秋》《抱朴子》五书的版本流传、历代校订得失。针对学界方兴未艾的“新子学”,专设“新子学”论坛,本辑收8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分别阐述了“新子学”的角色定位和言说方式,其对现代学术的意义,以及“新子学”与文化自信等。本书所收论文见解独到,不乏前瞻性和启迪意义,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目录 孔子正名思想释义 从“游於艺”到“逍遥游”的美学思想嬗递 庄子知论及其当代意义 宋本《文子》考论 吴起守西河事迹考 宋鉼“情欲寡浅”说辨析——兼论荀子的评价问题 荀子行状新考 从述古堂影宋抄本《韩非子》之影印看《子藏》《四部丛刊》之得失 也谈楚简《恒先》与八股文 海昏侯墓“孔子衣镜”与西汉西王母信仰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与古典“小说”观念续考——以古典目录中小说家的发展与演变为中心 论王充的经子观——从“书亦为本,经亦为末”、“知经误者在诸子”谈起 宋学形成路径的思想史考察——儒学的自我革新与儒释道三教论衡 晚明儒者融会佛道二家的学术范例——论焦站兼摄耿定向与李贽之学的思想特色 由朴学转向义理——章太炎诸子学思想演变的考察 谢无量:民国时期朱子学研究的先驱 试论韩国“儒学”与“诸子学 《子藏》前言选刊 《管子》前言 《公孙龙子》前言 《邓析子》前言 《论衡》前言 《吕氏春秋》前言 《抱朴子》前言 “新子学”论坛 “新子学”视阈下战国诸子的共同政治命题研究 “新子学”视域下的“即生言性”与“即心言性”关系再探讨 从孔老对“道”的同质性理解谈“新子学”的精神 论“新子学”的整合研究及其拓新意义——以《庄子》研究为例 “新子学”的思想理路 “新子学”摭论 “新子学”与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论思考 时代召唤与“新子学”的历史担当 《诸子学刊》第十一至十五辑总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诸子学刊(第16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方勇 |
| 译者 | |
| 编者 | 方勇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88497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0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557 |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760 |
| CIP核字 | 2018108664 |
| 中图分类号 | B220.5-5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上海 |
| 长 | 259 |
| 宽 | 187 |
| 高 | 19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