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搜神记世说新语/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准确概括六朝小说,其内容为“搜奇记逸”,在表现上则处于“粗陈梗概”的阶段。所谓“搜奇记逸”,就是搜集奇闻、记载逸事。《搜神记》属于前者,《世说新语》则是后者的代表。没有六朝小说,也不可能有唐传奇。《搜神记》和《世说新语》是比较明显体现了六朝小说成就的作品,其在我国小说史上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搜神记世说新语》由干宝等著。

内容推荐

《搜神记世说新语》是《搜神记》和《世说新语》的合集。

《搜神记》是东晋时期的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小说的作者干宝(?~336),字令升,河南新蔡人,东晋史学家。作者在《晋书·干宝传》中说他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全书共20卷,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454个。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而成,全书共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类,每类收若干则故事,共1200多则。

《搜神记世说新语》由干宝等著。

目录

《搜神记》

《搜神后记》

《世说新语》

试读章节

卷一

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故天下号神农也。

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冰玉散,以教神农,能入火不烧。至昆仑山,常人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至高辛时,复为雨师,游人间。今之雨师本是焉。

赤将子罂者,黄帝时人也。不食五谷,而啖百草华。至尧时,为木工。能随风雨上下。时于市门中卖缴,故亦谓之缴父。

宁封子,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异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之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

偓佺者,槐山采药父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七寸。两目更方。能飞行逐走马。以松子遗尧,尧不暇服。松者,简松也。时受服者,皆三百岁。

彭祖者,殷时大夫也。姓钱,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历夏而至商末,号七百岁。常食桂芝。历阳有彭祖仙室。前世云:祷请风雨,莫不辄应。常有两虎在祠左右。今日祠之讫地,则有两虎迹。

师门者,啸父弟子也。能使火。食桃葩。为孔甲龙师。孔甲不能修其心意,杀而埋之外野。一旦,风雨迎之。山木皆燔。孔甲祠而祷之,未还而死。

前周葛由,蜀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作羊卖之。一旦,乘木羊入蜀中,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绥山多桃,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故里谚曰:“得绥山一桃,虽不能仙,亦足以豪。”山下立祠数十处。

崔文子者,泰山人也。学仙于王子乔。子乔化为白蚬,而持药与文子。文子惊怪,引戈击蚬,中之,因堕其药。俯而视之,王子乔之尸也。置之室中,覆以敝筐。须臾,化为大鸟。开而视之,翻然飞去。

冠先,宋人也。钓鱼为业。居睢水旁,百余年,得鱼,或放,或卖,或自食之。常冠带,好种荔,食其葩实焉。宋景公问其道,不告,即杀之。后数十年,踞宋城门上,鼓琴,数十日乃去。宋人家家奉祠之。

琴高,赵人也。能鼓琴。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术,浮游冀州、涿郡间二百余年。后辞人涿水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之。曰:“明日皆洁斋候。”于水旁设祠屋。果乘赤鲤鱼出,来坐祠中。且有万人观之。留一月,乃复入水去。

陶安公者,六安铸冶师也。数行火。火一朝散上,紫色冲天。公伏冶下求哀。须臾。朱雀止冶上,曰:“安公!安公!冶与天通。七月七日。迎汝以赤龙。”至时,安公骑之,从东南去。城邑数万人,豫祖安送之,皆辞诀。

有人人焦山七年,老君与之木钻,使穿一盘石,石厚五尺,曰:“此石穿;当得道。”积四十年,石穿,遂得神仙丹诀。

鲁少千者,山阳人也。汉文帝尝微服怀金过之,欲问其道。少千拄金杖,执象牙扇,出应门。

淮南王安,好道术。设厨宰以候宾客。正月上午,有八老公诣门求见。门吏日王,王使吏自以意难之,曰:“吾王好长生,先生无驻衰之术,未敢以闻。”公知不见,乃更形为八童子,色如桃花。王便见之,盛礼设乐,以享八公。援琴而弦,歌曰:“明明上天,照四海兮。知我好道,公来下兮。公将与余,生羽毛兮。升腾青云,蹈梁甫兮。观见三光,遇北斗兮。驱乘风云,使玉女兮。”今所谓淮南操是也。

刘根,字君安。京兆长安人也。汉成帝时,人嵩山学道。遇异人授以秘诀,遂得仙。能召鬼。颍川太守史祈以为妖,遣人召根,欲戮之。至府,语曰:“君能使人见鬼,可使形见。不者,加戮。”根曰:“甚易。”借府君前笔砚书符,因以叩几;须臾,忽见五六鬼,缚二囚于祈前。祈熟视,乃父母也。向根叩头曰:“小儿无状,分当万死。”叱祈曰:“汝子孙不能光荣先祖,何得罪神仙,乃累亲如此。”祈哀惊悲泣,顿首请罪。根默然忽去,不知所之。

汉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为邺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尝自县诣台。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候望之。言其临至时,辄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凫,举罗张之,但得一双舄。使尚书识视,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

蓟子训,不知所从来。东汉时,到洛阳见公卿,数十处,皆持斗酒片脯候之。曰:“远来无所有,示致微意。”坐上数百人,饮啖终日不尽。去后,皆见白云起,从旦至暮。时有百岁公说:小儿时见训卖药会稽市,颜色如此。训不乐住洛,遂遁去。正始中,有人于长安东霸城,见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相谓曰:“适见铸此,已近五百岁矣。”见者呼之曰:“蓟先生小住。”并行应之。视若迟徐,而走马不及。

汉阴生者,长安渭桥下乞小儿也。常于市中丐,市中厌苦,以粪洒之。旋复在市中乞,衣不见污如故。长吏知之,械收系,着桎梏,而续在市乞。又械欲杀之,乃去。洒之者家,屋室自坏,杀十数人。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谷城乡平常生,不如何所人也。数死而复生。时人为不然。后大水出,所害非一,而平辄在缺门山上大呼言:平常生在此。云复雨,水五日必止。止,则上山求祠之。但见平衣杖革带。后数十年,复为华阴市门卒。

左慈,字符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通。尝在曹公座,公笑顾众宾曰:“今日高会,珍馐略备。所少者,吴松江鲈鱼为脍。”放曰:“此易得耳。”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公大拊掌,会者皆惊。公曰:“一鱼不周坐客,得两为佳。”放乃复饵钓之。须臾,引出,皆三尺余,生鲜可爱。公便自前脍之,周赐座席。公曰:“今既得鲈,恨无蜀中生姜耳。”放曰:“亦可得也。”公恐其近道买,因曰:“吾昔使人至蜀买锦,可敕人告吾使;使增市二端。”人去,须臾还,得生姜。又云:“于锦肆下见公使,已敕增市二端。”后经岁余,公使还,果增二端。问之,云:“昔某月某日,见人于肆下,以公敕敕之。”后公出近郊,士人从者百数,放乃赉酒一罂,脯一片,手自倾罂,行酒百官,百官莫不醉饱。公怪,使寻其故。行视沽酒家,昨悉亡其酒脯矣。公怒,阴欲杀放。放在公座,将收之,却入壁中,霍然不见。乃募取之。或见于市,欲捕之,而市人皆放同形,莫知谁是。后人遇放于阳城山头,因复逐之。遂走入羊群。公知不可得,乃令就羊中告之,曰:“曹公不复相杀,本试君术耳。今既验,但欲与相见。”忽有一老羝,屈前两膝,人立而言曰:“遽如许。”人即云:“此羊是。”竞往赴之。而群羊数百,皆变为羝,并屈前膝,人立,云:“遽如许。”于是遂莫知所取焉。老子曰:“吾之所以为大患者,以吾有身也;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哉。”

P7-9

序言

本书是《搜神记》和《世说新语》的合集。

《搜神记》是东晋时期的一部神话志怪小说集。小说的作者干宝(?~336),字令升,河南新蔡人,东晋史学家。作者在《晋书·干宝传》中说他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全书共20卷,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454个。

《搜神记》的内容十分丰富,有神仙术士的变幻,有精灵物怪的神异,有妖祥卜梦的感应,有佛道信仰的因果报应,还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恋爱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优美动人,深受人们的喜爱。神话,如卷十四的“盘瓠神话”,是关于古时蛮族始祖起源的猜测;“蚕马神话”是有关蚕丝生产的神话。历史传说,如卷十一“干将莫邪”讲述的复仇故事;卷十六紫玉传说,讲述吴王小女的生死爱情。民间故事,如卷十一“东海孝妇”,讲述孝妇周青蒙冤的故事。《搜神记》不仅继承了中国古代幻想作品的优秀特质,更博采众长,将神话、魔幻、武侠、言情、地理、人文、上古历史糅于一体,以史诗般的笔触再现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洪荒时代,重构瑰丽雄奇的中华神话,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搜神记》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奇故事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世说新语》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笔记小说,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而成,全书共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类,每类收若干则故事,共1200多则。

《世说新语》记述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的逸闻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尽管如此,小说仍反映了门阀世族的思想风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史料,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一部对于当时社会生活进行包罗万象式描写的书,被鲁迅先生称为“一部明士的教科书”。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小说中的每则故事,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语言简约传神,含蓄隽永,如《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16个字,就写出了王戎贪婪吝啬的本性。《世说新语》刻画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雅量》记述顾雍在群僚围观下棋时,得到丧子噩耗,竞强压悲痛,“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一个细节就生动地表现出顾雍的个性。

《世说新语》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许多故事流传甚广,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

此次再版,我们对原书中的笔误、缺漏和难解字词进行了更正、校勘和释义,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口表示了出来,以方便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所疏失,望专家和读者予以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搜神记世说新语/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晋)干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63621
开本 16开
页数 2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1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2011083809
中图分类号 I242.1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9
15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0:3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