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感纪
内容
编辑推荐

《情感纪》是一部崔曼莉早期作品的合集。其中,短篇小说《卡卡的信仰》入编《2003年中国最佳短篇小说选》,《杀鸭记》获“2006年金陵文学奖”。而长篇小说《最爱》则荣获了2004年新浪阅读点击冠军,作者以女性特有的微妙感觉和细切的语言表达了她对于情爱的深入体察与独到体味。作者把这一过程展示给读者,却不忘把思考留给读者。

内容推荐

毫不厌倦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这一切是如此熟悉。故事人物之间的对白,原来就是我和我的他之间常用的语言。

我看到了我的过去。

故事的细腻,无不是暗涌横流的,有一种轰然倾覆之势。大波大浪过后,留下无尽的思考,思考着彼此之间的爱情。

纯美的故事,细腻的感情。相信会得到很多人的认同,只因为,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爱情也许就是这个样子……

目录

自序

长篇小说

《最爱》

短篇小说

《卡卡的信仰》

《两千五百公里以外》

《麦当劳里的中国女孩》

《杀鸭记》

《山中日记》

诗歌

《爱微微》

《出嫁》

《过节》

《心情》

《河湾之处》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个和十个,这只是一句玩笑。

然而语言似乎都是有天启的,为什么我要和他开这个玩笑?每次说的时候,我们都半真半假的,好像在说一件真事儿,而且说着说着,我的牙齿就紧紧地咬起来,像在咬他。

他的牙齿也咬着,像要杀了这个长成小乔模样的女人。

每次都是这样,说着说着,我脸上的笑就不再是小乔的了。那个乔英伦,在朝他笑,笑得轻轻的,轻轻的。她咬着自己的牙齿,需要用力才可以不让它们上下磨擦,发出声音。

她看着他,半真半假地说:“你去啊,既然别人喜欢你,你去啊。”

她又来了,可是他喜欢。

他嘴上说我不去,但他满脸的微笑都在说,我要去。他喜欢惹她,看她使性的那个鬼样子,这让他感到快意。

他看着她,果然她说:“你去啊,你搞一个,我就搞十个。”

他快活地放声大笑,在笑声里品尝着某种危险,他不由地咬住牙:“一个和十个,你可真牛!”

她回答:“当然!”

我们走在路上,他常常突然地喊一声:“小乔?”

我就抬起头来:“嗯——?”我嗯的声音有一点朝上,好像问他有什么事儿,我知道那个答案,尽管知道,我还是忍不住每一次都这样嗯着。

他说:“爱你!”

我补充说:“是我爱你!”

这是他最不满意的回答,他纠正说:“我爱你!”

“我爱你!”

“我爱你!”

我们每天都说,每时都说,每刻都说,吃饭的时候说,散步的时候说,讨论问题的时候说,做爱的时候说,当他贴近我的身体,他说:“爱你。”

“爱你!爱你!爱你!”

有时我问:“有几百个吗?”他说:“不止吧,有几千个?”然后,他把头转过来,看着我,问:“一天吗?”

“小,是这段时间。”

“很多吧,”他想了想:“有一千万个。”

我们一起笑起来,我说:“胡说!”

他说:“肯定有,是这样,有的,一千万个!”他把我的下巴拾起来,问:“一千万个,够吗?”

“不够!”

“爱你!”

“我也爱你!”

“去你的,”他说:“什么叫‘也’?”

“我爱你!”

他满意地笑了,吻着我的嘴唇:“这还差不多!”

他们每天都通过身体感受着爱,这对于他们是非常新鲜的,他们彼此说着第一次的经历,互相好奇又互相妒忌,他要她说,她也要他说。

空气里都是酸的。

他们躺在床上,都不穿衣服,有时连短裤也不穿。他们赤身裸体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的皮肤很相像,都不是很白,也不太黑,是那种健康的颜色。当然,她比他要白些。他的肤色是从小在河边晒出来的,而她,则遗传了乔家的小麦色,皮肤微微泛红,所以她的脸颊也是红色的。即使在平常化了妆,涂上淡淡的一层粉,她的脸上依然透着好气色的红晕,更不用说在床上,依偎在他的怀里。

……  这样的做似乎无穷无尽,而且,他们都没有因此疲惫,他们显得容光焕发,完全是两个热恋中的男女。

男人和女人,一个38岁,一个27岁,都不算年轻,都有过一些经历。

他更早,16岁就接触了女人,知道了这件事情的秘密。他的身体天生就是矫健的、结实的、还有一些修长,看上去并不孔武有力,带着一些清秀,但是运动的天分是天生的。他对于男女之事的能力就好像他对于运动的能力一样,不需要训练就可达到某种成就。他的耐力与体力,都超出了力的限度。

他就这样自然清秀而又强大。

他的身体,从16岁以来,经历了多少个女人,她不得而知,但是她知道他对女人是有吸引力的,也许因为他的能力,这种身体上的感觉是说不清的,尤其是那些有经验的女人,用鼻子和耳朵就能嗅出他的神秘气质。她们喜欢他,她们想要他,当然,在此之前,在他没有找到小乔之前,他也想要她们。

之前,她也和男人有过,也为他们担心忧虑,甚至为他们哭泣。然而,当她遇到他的时候,当他还没有接近她的身体,她就感觉到了不同。

因为他,她推翻了以往所有浪漫的、柔情的往事。他们在发,向以前,仅仅是性。

他们相互骂对方,笑着骂,说不要脸。他常常说,你真不要脸,她说,是你不要脸。他们还说,淫荡。说时看着对方的眼睛,然后他们又互相否认,他们说我们一点也不淫荡,我们很纯洁。

……

他充满妒意地询问她的第一次。那一年她19岁,他30岁,已经结婚。那一年的夏天,她小小的、发育完全的身体裸露出来,躺在某个大男孩的床上,他可能已有经验,也可能没有,但是他知道了女人的结构,所以并不慌张,他尽管激动但是有条不紊。

他搂着她小小的身体,将要得到一件珍贵的物品。夏天如此炎热,却让她浑身冰冷。因为剧烈的疼痛,她开始抗拒,她的抗拒不够坚定,但是疼痛是显而易见的。

他像个大哥哥一样放开了她,他心疼了,不忍心继续下去。

这样连续三个晚上,他们已经不是在做爱,而是在完成一个任务,要在身体上,或者约定俗成的意义上,把她变成一个女人。每次他都劝她要忍住痛,像个慈祥的医生,但是第二夜又失败了,她还是痛,她太痛了,她是个怕痛的女人,这在后来的各种病痛中得到了证实,她的敏感让她极度地惧怕疼痛。

也许是前两天的结果,也许是她努力了,在一声不吭里,说不清是痛还是不痛,她感觉到他进入了她的身体。

她不知道能不能把这种感受对他说清,事实上,她的童贞因此顽固地在她的身体里保留了下来。她保持着孩子气,脸颊晕着两片红,即使瘦了,那也是少女才有的轮廓。她的眼睛只会向人直视,它们与其说漂亮,不如说正直,正直到失去了一个女人应有的魅力。

当然,还是有人喜欢她,她的身体是圆润的、成熟的。

“女人味”这个词一直和她保持着距离(她不知道这个词终究是要属于她的)。

她的确是个漂亮的女孩,但她就是没有办法得到它。她的女朋友们在恋爱与婚姻中都找到了。她们谈论男女之事,就好像谈论买菜烧饭、洗碗扫地一样轻松自如,她们在她面前进行着女人味的表演,充当她的老师。

乔英伦没有女人味,这几乎成为公开的话题。

至于男人,他们一方面肯定她的漂亮,一方面根本不把她看成女人,他们对她绝望了。一个27岁的女人,她不可能永远像一个孩子,她是会老的。也就是说,乔英伦,很可能没有真正女人过就老了,她要么是个少女,要么是个老女人。

她对自己几乎没有了信心,一度把罪名加到乔英伦的头上,都是这个充满了男人味的名字,使她不像个女人。后来,她才知道这是多么大的误会啊。

他越男人,她就越女人。事实上,他对她的女人味赞叹不已。

他阅人已多,女人味是他一直追求的。在很多女人身上,他的感觉丰富而敏锐,他看到一些,品到一些,感觉到她们出色地表演。然而,只有小乔,她的女人味是天生的、自然的、是属于他的。在他之前封闭了27年之后,它突然地打开了,毫无造作的成分,完全由于她对他的爱才激发出来,令人如此的不可想象。

他找到了他的女人,他造就了她,也成全了自己。

他的头陷在柔软的枕头里,听她说那连续疼痛的三个夜晚,他恶狠狠地搂住她,嘴里轻轻地骂着:“去你的,三天!”

他明知不可能地问:“为什么不是我?”

他相信她的感觉,她的童贞其实一直都在,一直等着他来真正地把她打开。

他整个人都被醋意浸透了,只要一想到她躺在另一个男人的身下,忍受着那不要脸的疼痛,他就把头抬起来,像责怪老天似的骂一句:“妈的!”他的意思是,为什么不让我在那一年遇上小乔。

我爷爷常常对我说:“英伦,前面的路是黑的。”

他死的时候,躺在床上。他知道他要死了。病痛折磨着他,他拒绝用药,甚至喝水。他的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以及外孙们和唯一的孙女乔英伦,在他的卧室里出入。他们看一看他,或者轻声地再劝一劝他。

我正在高考。那天下午是最后一门,我走到他的床边,说:“爷爷,我去考试了。”他在床上微微地蠕动了一下,整个脸都变了形,费力地张了张嘴。

父亲在后面推了我一下,我明白了,把耳朵凑上去,我听见他模糊的声音:“英伦,好好考……要记住,前面的路是黑的。”

他时断时续地说着,当说到要记住时,他的声音突然连贯起来,像从脑后面发出了一个响亮的指示。他说:“前面的路是黑的!”说得又清又亮,让围坐在旁边的儿女们全部站起来,但是他又沉默了,把眼睛紧紧闭着,像死了一样躺在床上。

我背着书包,朝外走,父亲跟了出来,说:“英伦,考完试马上回来。”我答应了一声。

外面的太阳明晃晃的,但是感觉却不暖和。正是七月,整个城市都在因为高考焦躁不安,我走出小街,在街口上了公交车。

最后一门安排在十五中,考化学。十五中的校门前是一条大马路,有很多家长自觉地在马路中间组成人墙,请过往的车辆绕道而行,以免噪音影响里面的考生,所有的人都尽量保持着沉默,表情严肃。

我穿过他们,走进去,在教学楼前寻找自己的考场,我不知道爷爷死了没有,也许快了吧。

P1-8

序言

为搭建中日青年作家交流、沟通的平台,促进两国文学界的相互理解与友好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特主办“中日青年作家会议2010”。该会议由金城出版社和《作家》杂志社协办,后援方为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和日中文化交流协会。

与会中日青年作家的作品收入《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由金城出版社出版。

《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收录了中日两国部分新锐作家的代表作。日方青年作家代表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自本著名文艺评论家川村凑教授、田中和生教授、著名作家李维英雄教授、茅野裕城子女士、著名中国文学研究者和翻译家饭冢容教授、桑岛道夫教授联袂推荐选出,其中包括三名芥川文学奖获得者与两名芥川文学奖候补作者。这些作家的作品真实反映了日本当代青年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与本土性。中方青年作家代表则包括了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魏微、庄重文文学奖获得者李浩、春天文学奖获得者徐则臣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获得者张悦然等。

《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所收集的主要是青年作家的作品,代表了两国青年作家对本国人文、历史以及现状的认知与思考,因此,《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的出、版必将促进中日两国青年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

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日本当代文学,在出版时,基本保留作品原貌,未对《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作品内容进行大幅删减。作品中有些内容不符合中国国情,望读者在阅读时注意鉴别。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何水法先生喜闻《中日新生代作家佳作集粹》出版,欣然为之创作,将象征中国繁荣昌盛之牡丹和日本国花樱花合二为一,题为“万紫千红总是春”,寓意中日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犹如百花盛开的春天,繁荣似锦。

出版者

2010年10月

后记

为了等这篇后记,《情感纪》的出版又拖了一个月。

直到今天,我在火车上,用笔写下了《河湾之处》。

除了这篇作品,《情感纪》中所有的稿件,全部完成于2002至2004年间。稿子是现成的,合同是一年前签订的,但不知什么原因,出版一天一天地拖了下来。所以,人生妙处即在于此:我们烦恼、不安、努力,可是,生活会按照它的节奏,一点点在我们面前呈现。或比我们想象的好,或比我们预料的糟,总之,它会一点点完成,不需我们操心。

于是,我学会了顺从。既然人生自然有安排,我何不做个顺从的人。

顺从命运的人,有福气。

编辑一遍又一遍地催稿,不是催稿子,而是催我为这本书写的书名“情感纪”。为了这事,我拿起了十余年没有碰过的毛笔。我高中毕业时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放弃书法。放弃从四岁开始,每天一个小时,长达十六年累积起来的训练。这虽然有点长,但那只属于我,一个渺小生命个体中,一段渺小的岁月。人的矛盾尽缘于此:人生本是一场虚无,但生命却是无价之宝。当我重新拿起笔的时候,我发现,书法从来没有远离我,我的手指依然可以控制毛笔,而毛笔,也在指引着我的心情。

我逐渐发现,这部《情感纪》中,收录了我的第一个短篇小说《卡卡的信仰》:那篇当年为和朋友打赌,三天写成的初女作。

我的第一首诗《爱微微》:为了进入语言,开始学着读诗、写诗。

我的第一个小长篇《最爱》:为了打赌,三个月完成。

我的第一幅油画《心是孤独的猎手》:因为阅读了一本小说,为当时的感动。

我为自己的书写的第一个书名《情感纪》:为了一个偶然的建议。

我不怕改稿。三十五万字的《琉璃时代》重写三遍,修改一遍;《浮沉》第一部改动较少,第二部有三遍修改。但是,当我把《最爱》修改了将近一半时,我自动放弃了。我忽然发现,有时候创作如同时间,过去了就不再来。当年的我,写当年的小说,现在的我,只能写现在的小说。

我已回不去当年,小说亦是如此。

就让人生初次原汁原味地呈现吧!它们是我的青春,和不可更改的过往。

然而,《河湾之处》不同,它是很突然的感受,用笔记录下来,再打到电脑上。这也意味着,之前我对写作技巧乐此不疲的时候,我把太多热情投注在小说技巧,而不是文学本身。幸好,我在写每一篇作品的时候,都要抓住最初的感动。现在,我明白了,感动不仅开始于最终目标,也是全部的过程。

从《河湾之处》开始,是我全新的生命历程。我爱一个人,就会为他创伤。我欣赏一场战争,就为它描写硝烟。我无情吗?或者我很多情;我复杂吗?或者我简单至极。而写作,它将矛盾调和,将两极拉近,把我摆在了中间。

它是我一生中最单纯的动作,并且让我逐步的单纯。

所以,我们不要试图了解别人,也不用试图了解自己:我们若全部当真,则不知人生的虚无,若全部当假,则会丧失生命的美妙!

我有幸生为女人,可以借女人之名,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我爱、我生活、我写作。我用女人的朴素理解这一切。难过就哭,高兴就笑。但小心,我处理问题时必然冷静果敢,面向众人时又容易心怀热情。我不想掌控一切,我只顺从自己的命运。

电影《荒野生存》中,最后一句台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分享。

和许多人分享,和某一个人分享。

《河湾之处》将是我全新的开始。所以,它虽然是现在的作品,却也意味着人生之初。把它和诸多初次放在一起,既算名至实归,也算承前启后。  这本书,等了整整一年之久,也许就是为了等今年今时今刻,当我把头靠在火车的一个窗边,看着向后倒的风景,接着,那些词句就这样来了:你是我生命中一条忧伤的河流……

如果你问我,什么样的女人是最好的女人,我只有八个字:善解人意、柔情似水。

但愿我从现在开始,能成为这样的女人。

为什么这本书的序言叫“心是孤独的猎手”?因为那是我最喜欢的文学作品之一。而且,即使我成为善解人意、柔情似水的女人,人生亦是一场虚无。心是孤独的猎手,人人都在矛盾中挣扎,而我更愿意用美好一点的态度,去面对这种人生。

当《河湾之处》完成,我写下了这篇后记,《情感纪》终于要出版了。也许它什么都不是,对我而言,却包含了一些内容。一切都顺其自然吧,虽然心是孤独的猎手,但人生总有河湾之处。

生活是美好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感纪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崔曼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5833
开本 32开
页数 28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5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5
13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20: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