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地使自己生存下来
大部分企业在开办之初都碰到过一个刻骨铭心的难题,这就是——生存。腾讯在组建起来后,生存成了最困扰马化腾的大问题。腾讯的创业历程与很多如今知名的,且也是白手起家的公司有着相同的故事。
马化腾曾说,腾讯在最困难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周末。当时腾讯租了一间房子,水电费需要自理,因此最大限度地节约是节省成本的一个方面。一般到周末时,腾讯的创始人也一样要加班加点,所以机房就必须开着,到了夏天,空调也是要持续工作的,所以成本便急速地攀升着。今天的人们可能难以理解,现在身价极高的腾讯公司掌门人当初会为了节省水电费而头疼。但事实就是如此,那时的马化腾手中的资金匮乏,而且公司的盈利模式还处于不清晰的状态中。
由于公司的规模小,所以在经营上就不能随意选择。除了主营业务——为其他公司做软件外包,马化腾等人为了让公司获得更多的利润,基本上什么业务都会接: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甚至有一段时间,得知好友丁磊做邮箱后,他也萌生了这一想法。他说:“我也做过邮件,也给寻呼台做过互动系统,比如短信查邮件什么的,即时通信是其中一个项目。”主营业务加上副业,其实尚不能让当时的腾讯有更大的盈利空间。另外,他们最初对市场并不了解,做出的产品在向运营商推销时又因不清楚市场运作而经常被拒之门外。
有时候,那些运营商甚至连见都不肯见。因此而来的挫败感对马化腾等人的打击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不过,他们还是坚信只要锲而不舍,经过不断的尝试就会获得顾客的认可与接纳。这样四处讨生活的日子直到1997年才有了告一段落的苗头,因为这时接触到了ICQ。他一下便被这个新鲜的玩意儿吸引了,在注册并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ICQ只有英文界面,同时在使用操作技术上的要求也比较高,这在普通用户中间是很难推广的。又因为只支持英文,所以在中国全面铺开就更是比登天还难。
腾讯在成立时,几个创始人的初衷是将寻呼和网络联系起来发展业务,而且众人在这方面已经有些心得了。但IcQ的出现让马化腾觉得似乎应该“改弦易辙”了,他不能独断专行,所以与其余几位创业伙伴就此展开了一番商讨。“最后,”他说,“对网络技术发展方向的认同感使大家求同存异,我们开始对ICQ技术倾注偏爱。”虽然这种新鲜的即时通信软件可以成为一个企业新的发展方向,但这绝对不是当时的腾讯独享的资源。1992年2月,在马化腾开始开发中文版的ICQ——OICQ时,中国市场上已经有了其他版本的汉化ICQ了,所以腾讯当时并没有先发优势。但是,马化腾坚持做ICQ。他对此阐述说:“当时电信部门比较重视增值服务,而广州电信在这块有预算,市场上有好几家做即时通信产品的企业都在盯着这块市场。在投标的过程中,为了抢先,我甚至在产品还没成型前就先写好了投标书。结果当然是投标失败。但现在想想还真是幸运,这些拿到项目的公司收到钱后自然没有动力继续维护发展产品,只有我们的通信产品OICQ砸在手上,才会持续做下去。”
当时,已经把即时通信作为新的主营业务的马化腾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了,难道要把砸在手里的OICQ放弃而再退回原本的业务上,或是重新寻找突破口吗?或许,当初进行另外两种选择也能让腾讯存活到今天,可马化腾一定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在个人创业上,如何选对一条有发展前途的路往往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新生事物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马化腾选择即时通信,一方面是出于追逐浪潮,另一方面就如他说的那样——“抄袭”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风险。当然,这也是能够生存下来的最好的办法。
生存对于成功的企业来说早已经不是问题,可在一个企业最初的成长阶段,它却像是命运之神一样,掌控着企业的生死。很多创业者都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只要我的企业能够存活下来,小有盈利就可以了。试想这样的企业还能够称之为企业吗?这样的创业者又怎会成就惊天伟业呢?
当然,人各有志。无大志向的创业者完全可以只为得一夕之温饱而去创业,但可以看到的是,这样没有前进动力和高远目标的企业,很快就会淡出商界。因为它毫无竞争力可言。因此,一个想真正立足于商界的企业,纵然没有志向去接受更大的挑战,不想成为屹立于世界名企之林的一个行业王者,也断不能仅仅把生存当作企业的最大价值体现。马化腾渴望成功,渴望让自己实用的理想在商界开花、结果,因此就必须设定高远的目标,而后从点滴做起,从生存做起。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每一个企业在生存都成问题的情况下谈发展是毫无意义的。生存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谋求生存之余,要为企业谋得更大的发展契机,要让企业有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这样,才算是真正把生存的意义参悟了。创业者从事的是一份十分辛苦的“职业”,需要具备多种多样的技能,务实可以看作是创业的基础。如果一个创业者雄心万丈,而终日只是高谈阔论,不在所从事的行业上钻研、探索,那么他永远都不会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马化腾以生存为基础、发展为目标,才成功缔造了腾讯的辉煌。而好高骛远的创业思维是极其错误的,是企业最致命的绊脚石。
P13-15
第一课 打江山不易——马化腾谈创业
QQ之父——马化腾
在互联网行业中脱颖而出
大佬的打工生涯
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成立腾讯公司
努力地使自己生存下来
成功靠奋斗
要把“聪明”转化为“智慧”
做事要稳健
善于抓住机遇
第二课 “跑得快”,更要“跑得好”——马化腾谈“跑赢互联网”
马化腾的经营哲学:“三问”自己
出现商机就要抢
众人拾柴火焰高
后发是最稳妥的方式
管理就是决策
专注自己擅长的事
水滴石穿缘于坚持
兴趣爱好也能“打天下”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
进取心——成功的敲门砖
善于欣赏,善于学习
把长处“偷”过来
第三课 掌控需求,把握核心——马化腾谈扩张战略
“粉”是一种资本
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心
品牌全面化,拓展用户群
通过融资成长
找到多样化的盈利方式——QQ企鹅
“关系链营销”
做产品就是做品牌
细节决定成败
腾讯的业务体系
“注册收费风波”
坚持以用户价值为中心
虚拟商品增值服务
将产品的核心能力发挥到极致
第四课 企业文化决定管理水平——马化腾谈企业管理
重视管理者的领导力
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包容的企业文化
重视别人的意见
坚持你的是非标准
决策需要转化为行动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统一的价值观
企业要壮大,管理需民主
善于授权,让员工动起来
第五课 圈地运动:只拼团队——马化腾谈人才管理
保障员工的利益
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
重视与员工的沟通
招聘高情商的人才
“企鹅帝国”的培训策略
腾讯家族的伙伴们
市场奇才曾李青
许晨晔和陈一丹
腾讯的其他创始股东们
在争吵中突破自我
最早投奔腾讯的员工
拖延——进取心的致命点
学着不为报酬而工作
人们会追随积极进取的人
第六课 拥抱变化,大胆创新——马化腾谈“多元化模式”
刘绍勇牵手马化腾
懂得辨识“最短的木板”
逆境中求机遇
把握时机叩响机遇大门
创新是企业的命脉
开动脑筋,求实创新
科技创新,最急最紧
让仓库里不盛东西
QQ影音:将产品的核心功能做到极致
微信摇一摇:简单就是美
创新就是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交互设计:做最挑剔的用户
第七课 实力才是王道——马化腾谈“危机竞争”
三思而后行,事业多成功
深思又熟虑,领导要修炼
该出手时就出手
上市——腾讯的大跨越
企鹅与对手们的巅峰对决
领导要明白“领”的真意
竞争要靠产品说话
先发优势下的快鱼吃慢鱼
与危机狭路相逢
进军网游:腾讯应对危机的宝贝
要有顺应潮流的勇气
1971年10月29日,马化腾生于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区。
1993年马化腾取得深圳大学理科学士学位。在创办腾讯之前,马化腾曾在中国电信服务和产品供应商深圳润迅通讯发展有限公司主管互联网传呼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在电信及互联网行业拥有10多年经验。
1998年和好友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2009年,腾讯入选《财富》“全球最受尊敬50家公司”。
在2014年3000中国家族财富榜中马化腾以财富1007亿元荣登榜首,相比于2013年,财富增长了540亿元。
2015年2月13日,入选“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活动获奖名单。
2015年3月2日,《福布斯》发布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马化腾以161亿美元位列第六。4月,《财富》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排行榜荣登第2位。
马化腾的成功,让众多企业家惊叹,因为他取得的成功是超凡的成功。大部分人很难将行事低调、性格内敛的他与强悍、凶猛的“QQ企鹅”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腾讯QQ以席卷整个互联网之势傲然孑立,而能够率领这样的企业的人也必定是让人敬畏三分的,但马化腾给人的感觉却极为亲切。然而就这样一个人,却创造了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企业——腾讯,这着实令人震惊。
腾讯在马化腾的带领下,一路攻城略地,涉足多个领域——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电子商务、电子邮箱、搜索引擎等。更令人震惊的是,腾讯不仅在即时通信领域是当之无愧的霸主,在所涉足的其他领域亦名列前茅。那么,马化腾凭什么创造出这样的辉煌,多年来又缘何能够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领域始终保持强劲的势头呢?
重视修身、善于用人、眼光高远、懂得经营、开拓创新、看重品牌、讲究战略……具备了这些能力的马化腾,怎么能不创造旷世奇迹呢?
他是“QQ之父”,他也是“山寨教父”。精于模仿加适度创新,成就了马化腾网络帝国的商业奇迹。打工族如何华丽转身成功创业?马化腾给出了一个近乎标准的答案。
本书以腾讯的企业发展史为主轴,将马化腾的成功管理思维一一加以剖析展示,以让读者全面了解他是如何修身、用人、经营、创新、开拓、竞争、打造品牌的。由此,也希望为创业者、管理者和职场经理人走向成功提供一个样本,并让自己的理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升。阅读马化腾,更能学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智慧。
孙向杰编著的这本《马化腾(领跑互联网)》纵览腾讯多年的创业历史,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展示了腾讯一路走来的真实历程,并总结了历经时间洗礼而沉淀下来的企业精神。希望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学习颇为有益的商业思想,并得到有价值的人生启迪。
孙向杰编著的这本《马化腾(领跑互联网)》以腾讯的企业发展史为主轴,将马化腾的成功管理思维一一加以剖析展示,以让读者全面了解他是如何修身、用人、经营、创新、开拓、竞争、打造品牌的。由此,也希望为创业者、管理者和职场经理人走向成功提供一个样本,并让自己的理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升。阅读马化腾,更能学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