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盛唐散文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胡燕著的《盛唐散文研究》以散文家与文体为核心探讨盛唐散文的嬗变、盛唐散文的文体新变及文化含蕴。全书共四章,前三章以散文家为纲,以文体为目;第四章以文体为纲,以散文家为目。第一章探讨开元散文,以身处政治权力中枢的张说、苏颈、张九龄、孙逖为代表,以创作官修碑志和制诰类公文为主;第二章探讨天宝散文,以身处政治权力边缘的李白、杜甫、王维为代表,以描写日常及文化生活的新型骈文为主;第三章探讨至德至大历散文,以身处政治权力中层的萧颖士、李华、独孤及、颜真卿、元结为代表,以复兴儒道、刺世讽世的古文为主。第四章分析序文、判文、壁记的渊源流变、内部规定性、美学特征等,探讨律赋、干谒文的文化意蕴及其所展现出的盛唐散文的特殊风貌。 作者简介 胡燕,生于1979年,四川彭州人,文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2项。_在《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家》、《励耘学刊》、《现代传记研究》、《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国出版》、《中国图书评论》、《当代文坛》等核心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开元散文:政治精英与骈体公文的全面革新 第一节 张说:革新官修碑志 第二节 苏颊:变革授官制敕 第三节 张九龄:散化外交敕令 第四节 孙逖:改良骈体公文 第二章 天宝散文:文化下移与骈体私函的多维度开掘 第一节 李白:独抒性灵 第二节 杜甫:富于情致 第三节 王维:以诗为文 第三章 至德至大历散文:文化精英与骈文的改造、古文的初盛 第一节 “萧夫子”:古文理论的传播 第二节 李华:试作古文 第三节 独孤及:以古文改造骈文 第四节 颜真卿:自成古文 第五节 元结:全力作古文 第四章 盛唐散文的文体新变——以序文、判文、壁记、律赋、干谒文为中心 第一节 游宴序的兴盛与赠别序的生成 第二节 案判的真实性与拟判的程式化 第三节 壁记的嬗变与传播 第四节 律赋的兴盛与“诗赋取士” 第五节 盛唐干谒文与“尚文”之风、文人矛盾人格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胡燕著的《盛唐散文研究》从文人群落变迁、文章骈散变化、文体嬗变、文化阐释等角度讨论盛唐散文丰富的内容、独特的审美价值、多向度的文学发展取向、多样的文学观念以及文学与政治、经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以期对盛唐散文作深入、全面、细致地整体观照,丰富盛唐散文的研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盛唐散文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燕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901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4 |
出版时间 | 2018-09-01 |
首版时间 | 2018-09-01 |
印刷时间 | 2018-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16 |
CIP核字 | 2018238358 |
中图分类号 | I207.6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8 |
宽 | 16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