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俗文学史(纪念版)(精)/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郑振铎著的《中国俗文学史》最早出版于1938年抗日战火中(长沙商务印书馆),却被认为是迄今以来未被超越的广义的民间文学史,既是我国较早的一本俗文学史,也是有文学史以来很少的这类书中最突出的一本,所述内容起自先秦,下迄清末,征引颇丰,在许多方面有开创意义。首先,在俗文学史上开风气之先;其次提出一些独到的理论。作者认为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此类内容为正统文学所不齿,却“不仅构成了中国文学史的主要成分,且也成了中国文学史的中心。”再者,运用了比较文学等较先进的研究方法,此外,仅就俗文学资料的搜辑、发现、刊布而言,此书也具有重要的文献学价值。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文学史家、艺术史家、文物考古学家和翻译家。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1932年,《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 1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失事遇难,年仅50岁。 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文学大纲》、《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创作有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等。 目录 第一章 何谓“俗文学” 第二章 古代的歌谣 第三章 汉代的俗文学 第四章 六朝的民歌 第五章 唐代的民间歌赋 第六章 变文 第七章 宋金的“杂剧”词 第八章 鼓子词与诸宫调 第九章 元代的散曲 第十章 明代的民歌 第十一章 宝卷 第十二章 弹词 第十三章 鼓词与子弟书 第十四章 清代的民歌 郑振铎先生学术年表 郑振铎与《中国俗文学史》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俗文学史(纪念版)(精)/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郑振铎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5182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9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7-12-01 |
首版时间 | 2017-12-01 |
印刷时间 | 2017-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982 |
CIP核字 | 2017214132 |
中图分类号 | I207.709 |
丛书名 | |
印张 | 4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5 |
宽 | 162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