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只言片语
内容
作者简介
李春华,男,汉族,1957年5月生,籍贯,河北省蠡县,出生地,云南腾冲。
1976年高中毕业回乡劳动,当过砖瓦工,任过民办教师;1978年2月至1982年2月在云南师大保山文史班读本科,获文学学士学位;1982年2月至1990年8月在德宏州教育局工作,先后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职;1990年8月至1991年8月任德宏州民族第二中学副书记、副校长;l991年9月至1993年8月脱产在云南省委党校就读马列原理研究生;1993年8月至1997年4月在德宏州人大常委会工作,先后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常委会副秘书长;1997年5月至2003年6月任中共潞西市委书记;2003年6月至2006年3月任中共瑞丽市委书记;2001年6月至2006年3月任中共德宏州委常委;2006年3月至今任云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纪检组长。
目录
正文
精彩页

人们习惯于把科班出身的人称之为“文化人”抑或“知识分子”。究其实,实践中滚打和历练出来的人又何尝不是文化人和知识分子。华佗、张衡、李时珍等先人显然无所谓的“正规学历”,但他们在自然科学方面的伟大创举足可让今天科班出身的将之人奉为神明。很多伟人可能不一定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的政治文化思想和政治文化贡献永垂千秋。再以建筑文化而言,当年故宫的规划者、设计者和建设者们,想必不可能有科班出身者,更不会有什么硕士、博士、院士之类的专家。然而,故宫所蕴含和显示出来的博大精深的建筑文化思想,却可让之后科班出身的人永远奉为圭臬,永远没完没了恭恭敬敬地学习。是故,我辈科班出身者万万不可趾高气扬、自以为是,须卑躬屈膝、毕恭毕敬地向“感性知识分子”学习。须知,生命之树常绿,理论每每是灰色的。从多年政策待遇看,充分尊重科班出身的知识分子当然是好事,但由此把“感性知识分子”视为另类而加以另眼相看和另眼相待,在市场准入、职称评定、工作实践中“一刀切”地设立障碍,这种形而上学的做法是有失偏颇的。其最大的危害就是大大不利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环境的形成。

1927年,北京大学有这样一批教授,他们是胡适、梁漱溟、刘半农、刘文典、林损、徐悲鸿等。当时他们大都才二三十岁,却已是为世人称道的学问大家。这一现象令人感慨万千。俗语说:“时势造英雄”,然而他们既非金戈铁马、出生入死,靠“一将功成万骨枯”而大器早成的赳赳武夫,亦非巧舌如簧、树上小鸟也哄得下来的显赫政客,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能名实相符、英姿勃发立于北大那神圣的授学殿堂上呢?却原来,当时北大有一个慧眼识英才的校长蔡元培。若无此伯乐,恐怕这一群年轻人是难以戴上如此桂冠的。再者,当时的教授聘任制无论如何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复杂和艰难。其时,谁有本事干什么活,谁能干这个活,谁能戴什么帽子,是校方说了算。更直接地说,是校长说了算。政府职能部门几乎不予过问或干预。这才是真正的校长负责制。而今,在教授的任职资格上,可谓藩篱重重、“红灯”叠嶂。其一,基本没有破格的,再有能力与本事者,若爬不完规定的台阶,休想越级申报上一级职位;其二,有的领域的职位,不管你从事的专业平时是否与外语沾边,你都必须千方百计跨过外语这道门槛方可“书归正传”;其三,通过竭尽全力“过关斩将”,最终可否达到相应职位,一定程度上是由热衷于内行的职能部门和“专家”来评判和定夺;其四,正值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时只能量体裁衣、亦步亦趋地工作,待得棱角磨光、“江郎才尽”时方能看到那缓缓驶来的教授帆船上的桅杆尖顶;恰似“多年媳妇熬成婆”。如此论资排辈、按部就班,岂能发挥年轻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力?抚今追昔,在而今快马加鞭、时不我待的新形势下,一些领域的识人、用人体制要真正实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

自古以来,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书可谓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且看宗教,各种宗教也是在教人如何做人和做人如何修成正果。但相关典籍也实在艰深难懂。如佛教的《大藏经》《金刚经》《华严经》等等,或篇幅较长不易读完,或内容艰涩难明其义,无一定古文常识和历史文化常识的人很难读得下去。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在念经,然未必念经者都懂经,都知晓经文的意思,反正吟诵出来即算完成任务。这不能不说是明显的“简单事情复杂化”;窃以为,凡事宜“复杂事情简单化”。其实,做人做事和立身处世,身体力行以下几个关键词即可:淳朴、厚道、本分、善良、仁爱、诚信、好学、勤奋。这八个词通俗易懂、一目了然、简单明白、便于践行。做人若一生一世能真正把握并努力践行这十六个字,什么样的行、什么样的佛也是修得成的。

2014年春节。飞机又晚点了,3点40分的飞机要挨到6点半方能起飞。问换票的“小媳妇”什么原因,“小媳妇”正眼不抬,十分不屑地努努嘴说:“去那边问。”我屁颠屁颠地到“那边”问,“那边”很轻松地答:“你乘的飞机有故障,临时调换的飞机5点才能从昆明飞过来。”我大惑不解:要起飞的飞机临时才检修也才发现故障?飞机调度平时没有应急预案?但见几个同机乘客急得直跺脚——他们到昆还要赶其他地方的连程票废了。我苦笑了一下又自我慰藉:飞机晚点已是家常便饭了!有次我从昆明到南京整整晚了8个小时。那一日,自中午12点起,我就乖乖地在候机室凉板凳上搞了个8小时的“坐班制”。这次可谓小巫见大巫吧!于是我很从容地进了候机厅。屁股还未着凳,忽听广播上通知我到4号换票柜台去。心里“咯噔”了一下:是我托运的东西违禁了?不会吧?于是三步并作两步跑到4号柜台。还是那个“小媳妇”,还是那个表情对我说:“你的登机牌时间写错了。”她又重新递给我一个登机牌。我困惑了:难道不可以直接到候机厅递给我吗?需要在广播上连续不断地大呼小叫吗?又再一次过安检进了候机厅。口有点渴,应该有饮水机吧,于
导语
《只言片语》为作者李春华对生活的一丝感悟和读书学习的一些心得。简单朴实易懂的语言,却将人生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从中可以窥出作者的人生轨迹及心得,同时也是一部生活随谈。读这本书,不但阅尽作者一个人的一生,领悟他的成长成才经历;而且可以透视当时社会的万象。
序言
《只言片语》是我人生经历的一点杂忆、杂记与
杂感。2013年始动笔,两三天写一则。其初衷是忆忆
旧、记记事、练练笔。写成后,有朋友劝道:可以考
虑出书。其时听来,委实有些诚惶诚恐。因为,出书
是十分庄重严肃的事,而我这些“只言片语”一是东
拉西扯,内容拉拉杂杂;二是文体也着实不规范,有
不上道、不靠谱之嫌。如是能登大雅之堂吗?之后,
劝我出书的朋友越来越多,便动了心。而今的书,铺
天盖地,目不暇接。读者对其有崇拜之,有敬仰之,
有赞誉之;也有批评之,嘲讽之,讥笑之。在下这书
想必属后者。世界五彩缤纷,人生五味杂陈,写点不
伦不类的东西,博人一笑,予人茶余饭后增添点快乐
,其实也是一件不无裨益的事。由是,《只言片语》
便战战兢兢地出笼了。
内容推荐
《只言片语》为作者李春华对生活的一丝感悟和读书学习的一些心得。简单朴实易懂的语言,却将人生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从中可以窥出作者的人生轨迹及心得,同时也是一部生活随谈。作者广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也在书中层出不穷,读来获益匪浅。书中可以读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文字精炼,但回味无穷。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只言片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春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225072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3
出版时间 2015-12-01
首版时间 2015-12-01
印刷时间 2015-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92
CIP核字 2015292427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31
150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