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自发移民的社会网络与文化融合 |
| 内容 | 作者简介 陶琳,女,哈尼族,1979年12月23日生于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出生后的18年,一直在家乡享受着太阳的热度和边境浓郁的民族文化;1998年进人云南大学后,一待便带到了十年后的博士毕业;2008年,进人大理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边疆、边境移民。现已在《思想战线》《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也承担和完成包括国家课题在内的多项课题。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概念与问题 第三章 农村向农村的整体迁移:多文化和谐共居 ——漾濞县抱荷岭行政村的诺苏支 第四章 农村向农村的零散转移:离散 ——西双版纳山地里的务工者 第五章 农村向城市转移:向往与折返 ——西双版纳曼飞龙村的调查 第六章 内地向边疆民族地区转移:自得其乐 ——大理人民路摆摊者 第七章 跨越国界:艰难中努力 ——大理“三月街”上的缅甸人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自发移民现象一直都存在,从历史上的迁徙性民族脱离母体的移居,到现在市场调节配置下的劳动力资源流动和定居,各种移民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存在有自发移民的一般性规律。 边疆民族地区自发移民主要存在五种移民类型,即向外转移的农村向农村整体和零散转移,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外地向边疆民族地区转移的中国内地人口向边疆转移以及外籍人口跨境进人中国边疆民族地区几种类型,文章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每类型移民展开具体的研究与分析。这五个案例分别是:农村向农村整体迁移案例——漾濞县抱荷岭行政村诺苏支自发移民,农村向农村的零散转移——西双版纳山地里的务工者,农村向城市转移——西双版纳曼飞龙村的外出务工者的自发移民,内地向边疆民族地区转移——大理人民路摆摊者以及跨越国界移民——大理“三月街”上的缅甸人,文章在对这五个类型案例跟踪走访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边疆民族地区自发移民的生存生活及他们与移入地、移出地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了解他们移民迁出与折返的行为逻辑,并从整个边疆发展的宏观历史探讨为什么会有移民的行为。 陶琳著的《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自发移民的社会网络与文化融合》发现,边疆民族地区的自发移民行为具有边疆性特征,其发展和变化与国家在边疆的参与密切相关,同时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也有其特殊性。当前边疆自发移民面临经济收入低下等问题,在文化融入上,边疆自发移民对移入地融人性不高,建立新移民群体组织的可能性小,与移出地联系紧密,移民被边缘化或退回故里的趋势加大。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自发移民的社会网络与文化融合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陶琳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265870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7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97 |
| 出版时间 | 2018-04-01 |
| 首版时间 | 2018-04-01 |
| 印刷时间 | 2018-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32 |
| CIP核字 | 2017307787 |
| 中图分类号 | D632.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5.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0 |
| 高 | 12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