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斯蒂芬·莫斯,英国目前最受好评的自然作家之一,同时也是博物学家及BBC自然类节目制片人。他曾专程游历七大洲,摄制了大量有关野生动物的影片,并撰写关于它们的故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观察:最初的观鸟者 第二章 信仰:从史前到中世纪 第三章 了解:近代的开端 第四章 收集:维多利亚时代(一) 第五章 旅行:维多利亚时代(二) 第六章 保护:维多利亚时代(三) 第七章 观察:20世纪初期,1901—1914 第八章 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第九章 计算:在两次战争中间,1918—1939 第十章 逃离: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第十一章 学习观鸟:战后时期,1945—1958 第十二章 驾车观鸟: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 第十三章 飞行观鸟:观鸟如何做到全球化 第十四章 推鸟溯源:观鸟如何令人着迷 第十五章 观鸟收益:观鸟的商业效应 第十六章 遗忘角色:女性和观鸟 第十七章 回顾:观鸟的现在和将来 参考文献说明 致谢 参考文献 导语 英国《每日电讯报》年度十大好书,英美十余家主流媒体鼎力推荐! 《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作者斯蒂芬·莫斯采访了多位观鸟界的巨擘,素材丰满,故事生动、趣味盎然! 生动再现观鸟如何由小众的“雅好”演化成为产值达几十亿美元的特殊产业! 全书全景再现观鸟如何由一种个人消遣发展为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内容推荐 观鸟在英美等国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传统,与中国人喜欢观笼中鸟不同,西方人喜欢在野外观鸟,观看鸟儿在自然状态中的表现。 为了消遣而观鸟的风潮始于18世纪的博物学名家吉尔伯特·怀特;两次世界大战时,身处战俘集中营中的人们想方设法地观鸟;现代的观鸟者更是愿意为了一种珍稀鸟类,守着传呼机的信息,驱车数百英里,记录鸟儿的倩影。 斯蒂芬·莫斯著的《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是第一部追溯大西洋两岸观鸟运动之发展演变的著作,全书由17个关键词和丰富、生动的故事刻画出人们对待鸟类态度的转变,全景再现观鸟如何由一种个人消遣发展为有组织的群体活动,并最终成为产值达几十亿美元的特殊产业之过程。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丛中鸟(观鸟的社会史)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斯蒂芬·莫斯 |
| 译者 | 译者:刘天天//王颖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29276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46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1 |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648 |
| CIP核字 | 2018033837 |
| 中图分类号 | Q959.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4.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1 |
| 宽 | 149 |
| 高 | 26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13—5640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