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学术性丛刊。本辑收录了国内外学者的学术论文多篇,涉及到汉语的文字、音韵、训诂、词汇、语法等诸多方面,反映了近年来汉语史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论文有《笔记小说舆语言文字研究》、《汉语同源字考释》、《论文化求羲法》、《趟振鐸先生辞害学思想述学》等。
图书 | 汉语史研究集刊(10)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学术性丛刊。本辑收录了国内外学者的学术论文多篇,涉及到汉语的文字、音韵、训诂、词汇、语法等诸多方面,反映了近年来汉语史的最新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论文有《笔记小说舆语言文字研究》、《汉语同源字考释》、《论文化求羲法》、《趟振鐸先生辞害学思想述学》等。 目录 《史记》词■研究论略 《说苑》舆西漠口语 笔记小说舆语言文字研究 眼家山漠简中的量词 也说“擐” 居延简艚中的“印”、“章” 论《舊唐书》中的唐五代新与词语 “聪读”的语义及其社会引申 《三朝北盟会编》词语答记 《杜骗新害》词语答记 明清小说词语探源五则 《绑言解颐》词语笺释 明代笔记小说所见辞害未收俗语词例释 “辍”有“分给、让出”等羲献疑 “(食胡)”字本羲考 汉语同源字考释 论文化求羲法 早期漠舞佛教经典所依據的语言 羲浮譯经去往概念埸词*系统及其演变研究 中古汉语分期及相关问题 漠文佛典中Kapila—vastu一匍的音譯形式考察 古谚“室於怒市於色”所反映的原始汉语状格助词 “VO不得”及相嗣同题 甲骨卜*语序的畴同顺序原则及其制约 原初“是”的潭一性——沈子簋之“是”舆代词说和形容词说 主观性舆语氣词“焉”的语法化 再论中古汉语的虞所指代结樽 徒《世说新语》兼语句看语言的晴同顺序性原则 《水浒傅》动词的句法功能特点 《水浒傅》中的存在句——兼议《水浒傅》的原本问题 论四聲调序舆複音词的语素排列 谕“入聲调的消失”——《入聲论》之十一 金末元初北方话中的入聲分析——以耶律楚材诗歌用韻为例 题安世高譯《佛说寅稹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考辨 敦煌本玄应《一切经音羲》敍録 《张協状元校释》献疑 趟振鐸先生辞害学思想述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汉语史研究集刊(10)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52044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8 |
出版时间 | 2007-09-01 |
首版时间 | 2007-09-01 |
印刷时间 | 2007-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3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1-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05 |
宽 | 140 |
高 | 2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75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