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文学识小录 |
| 内容 | 作者简介 任聪颖,1985年生,山西文水人。2011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在太原学院任教,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书法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诗学、中国近代文学。近年来在《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兰州学刊》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古代编 周汉时代《诗经》思想文化意义之浅析 “轴心时代”的仁学四题 老子美学观简论 庄子的精神家园——从“浑沌之死”说起 灵氛与巫咸 建安、正始士人的名教观和生死观 从《世说新语》看两晋士大夫精神的差异 初盛唐诗的文化根源与人文精神 盛唐诗中的“月”意象 小议杜甫的才性与怀抱 唐宋诗转型的情感因素 唐宋三组昭君诗赏析 柳如是与宋徵舆、陈子龙交游考论 失节遗民的自赎 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的平民意识 近代编 龚自珍己亥恋情考 论《(昕夕闲谈)小叙》的理论创新 “西泠吟社”考 同光体之真本领、真道理、真怀抱 丘逢甲诗中的“沧海”意象探微 论丘逢甲诗中沧海意象与其他意象的组合关系 论丘逢甲诗中的英雄意象 从胜国故君之思到文化飘零之痛——政治遗民与文化遗民“落花之咏”的差异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任聪颖著的《中国文学识小录》以商周时代的文明突破、魏晋六朝的士风转移、唐韵宋调的递相争胜、新旧更替时的遗民心态为关键点,结合种种文学现象,意图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揭示担荷文化精神的士人的心灵世界,彰显我民族在时代危机下生生不息的刚健精神。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文学识小录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任聪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山西经济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678175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80 |
| 出版时间 | 2018-03-01 |
| 首版时间 | 2018-03-01 |
| 印刷时间 | 2018-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88 |
| CIP核字 | 2018034347 |
| 中图分类号 | I206.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5 |
| 印次 | 2 |
| 出版地 | 山西 |
| 长 | 240 |
| 宽 | 171 |
| 高 | 9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