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花腔(纪念珍藏版)(精)
内容
内容推荐
李洱著的《花腔(纪念珍藏版)(精)》讲述一个扑朔迷离的故事。葛任的外孙,“葛任研究会”的负责人,多年来一直穷力追究他外祖的生死之谜。白医生、特工阿庆、范将军三个人,立场不同,目的不同,三份珍贵的口述实录。故事与故事之间距离遥远,互相生发,却又蕴藏矛盾,又仿佛与历史过不去,它们与已书写的史料南辕北辙,迷雾重重。
作者简介
李洱,中国先锋文学之后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始终坚持知识分子写作立场,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中短篇小说集《午后的诗学》《饶舌的哑巴》《破镜而出》等。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时曾把德文版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一书送给中国总理温家宝。该书被《普鲁士报》称为“配得上它所获得的一切荣誉”。
目录
卷首语
第一部 有甚说甚第二部
第二部 向毛主席保证
第三部 OK,彼此彼此
附录
历史的花腔,花腔的历史——首发责任编辑手记(林宋瑜)
李洱与《花腔》(魏微)
序言
昨天我才意识到,我与这本书已经相伴十年了。
这让我感到惊讶。但是,如果能更深入地了解葛任的
故事,我就是再花去十年,也是值得的。
其实,这并非我一个人写的书。它是由众多引文
组成的。我首先要感谢医生白圣韬、人犯赵耀庆以及
著名法学家范继槐。他们不光见证了葛任的历史,参
与了历史的创造,而且讲述了这段历史。读者很快就
会发现,他们讲故事的能力足以和最优秀的侦探小说
家相比。他们的讲述构成了本书的正文部分。其次我
也要感谢冰莹女士、宗布先生、黄炎先生、孔繁泰先
生,以及外国友人安东尼先生、埃利斯牧师、毕尔牧
师、费朗先生、川井先生等人。作为本书的副本部分
,他们的文章和言谈,是对白圣韬等人所述内容的补
充和说明。
读者可以按本书的排列顺序阅读,也可以不按这
个顺序。比如可以先读第三部分,再读第一部分;可
以读完一段正文,接着读下面的副本,也可以连续读
完正文之后,回过头来再读副本;您也可以把第三部
分的某一段正文,提到第一部分某个段落后面来读。
正文和副本两个部分,我用“@”和“&”两个符号做
了区分。之所以用它们来做分节符号,而不是采用通
常的“一、二”这样的顺序未划分次序,就是想提醒
您,您可以按照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重新给本书划分
次序。我这样做,并非故弄玄虚,而是因为葛任的历
史,就是在这样的叙述中完成的。
有人说,葛任的生与死,其实也是我们每个人的
生与死。还有人说,葛任身后长着一条尾巴,一条臧
否各异、毁誉参半的尾巴,一不小心就会抽打住您的
神经末梢。前天早上,我打开电脑的时候,又看到一
位朋友在发给我的电子邮件中说,葛任是一块魔毯,
既能将你送上云端,也能将你推下幽谷。这些话准确
与否,读完本书的朋友或许都会有自己的判断。
最后必须说明的是,虽然我是葛任还活在世上的
唯一的亲人,但书中的引文只表明文章作者本人的观
点,文章的取舍也与我的好恶没有关系。请读者注意
,在故事讲述的时间与讲述故事的时间之内,讲述者
本人的身份往往存在着前后的差异。正是由于这一差
异,他们的讲述有时会出现一些观念上的错误。我相
信读者能正确地看待这些错误,所以我并没有做出太
多的纠正。我只是收集了这些引文,顺便对其中过于
明显的遗漏、悖谬做出了必要的补充和梳理而已。当
然,因为葛任是我的亲人,我对他的爱也与日俱增,
所以在与本书相伴的十年间,尽管工作的性质要求我
保持冷静和超然,但很多时候,我还是忍不住要放声
大笑,或低声哭泣,或在沉默中战栗……
导语
《花腔》是当代著名作家李洱的代表作之一,首发于《花城》杂志2001年第6期。《花腔》以破解葛任生死之谜为中心,通过三个身份、性格皆不同的人,讲述了在动荡的社会大环境下,葛任短短一生的境遇。情节虚虚实实,真实与虚构参半,三个口述者对葛任的评述不尽相同,葛任的故事仿似“罗生门”。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的语言修养和丰富性,对历史中贮存的各种
相关语言资源的开发与参悟,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
,巧妙的运用比比皆是。二十世纪中国各个历史时期
、各种主要文化身份的语言特色在小说中应有尽有,
并且很好地凭借小说叙述使其达到艺术的整合。它真
正实现了世界性小说形式与本土现实之间的统一。
——李洁非
精彩页
@消息
将军,有甚说甚,那消息是田汗告诉我的。那时我还在后沟。干你们这一行的,定然晓得枣园后沟。对,那里有一所西北公学,还有一个拘留所。我自然是在拘留所里。我在那里住了两个来月。那天晚上,当田汗来后沟看我的时候,我想,他定然是看着同乡之谊,来给我送行的。唉,我可能活到头了。按说,我是学医出身,也上过战场,死人见多了,不应该感到害怕。可是,一看到他,一闻到他身上的酒气,我的胆囊还是缩紧了,就像一下子掉进了冰窖。我做梦也没想到,田汗是来告诉我那样一个消息的。
他把我领了出来。走出那个院子,我看到了他的卫士。他们离我们十几步远,猫着腰来回走着,就像移动的灌木。此外还有几个站岗放哨的人,他们拿的是红缨枪。(在夜里)那红缨看上去是黑色的。此时,朔风劲吹,并且开始下雪。一个卫士走了过来,递给田汗一件衣服。那衣服是用斜纹布做成的,就像医院里的病号服。它比老乡织出来的土布软和,唯有首长和刚到延安的学者才有穿的份儿。不瞒你们说,当田汗把它披到我肩头时,我忍不住流泪了,鼻涕也流了出来。田汗看着我,想说些什么,但一直没有说。我的脑子更乱了。在外面站了一会儿,他说,这里太冷了,还是回后沟吧。他没有把我送进拘留所,而是把我带进了一间暖烘烘的窑洞。看到墙上贴的列宁像和教室分布图,我方才晓得那是西北公学的一间办公室。他把鞋脱了下来,掏出鞋垫,用火钳夹住,悬在火盆上方烤着。一个卫士进来要替他烤,他摆了摆手,命令他站到外面去,不许放一个人进来。窑洞被他的鞋烤得臭烘烘的,再加上炭火的烟气,我的眼睛就被熏得眯了起来。不怕你们笑话,当时我觉得那味道很好闻,很亲切。他翻开自己的裤腰,逮住一只虱子丢进了火盆,我听到叭的一声响。而后,他又逮了几只,不过,他没有再往火里扔,而是用指甲盖把它们挤死了。
他身上的酒气,让人迷醉。他掏啊掏的,从身上掏出一个酒葫芦。他把酒葫芦递给我,而后又掏出两只酒杯,用大拇指在里面擦了一圈。他给自己倒了一杯,也给我倒了一杯。他说:“喝吧。怎么?还得我给端起来?”这是两个月来,第一次有人请我喝酒。我又流泪了。当他又从怀里掏啊掏的,掏出两只猪蹄的时候,我赶紧咬住了嘴唇,不然,我的口水就要决堤而出了。田汗问我这酒怎么样,我说,好啊,真好啊。葛任没死的消息,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听说的。我刚啃了一口猪蹄,就听他说:“有件事,给你说一下,葛任还活着。”我吃了一惊,一下子站了起来,就像被火烧了屁股。
有甚说甚,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去年,也就是三十一年(注:即1942年)冬天,我从前线回到延安时,田汗噙着泪,向我讲过葛任的死。当时,他说得有鼻子有眼,说三十一年夏,葛任带着部队出去执行任务,黄昏时分,在一个叫二里岗的地方,遽然与一股日军遭遇了。二里岗有一个关帝庙,葛任的部队就是在关帝庙四周,与敌军激战了几个时辰,最后为国捐躯,成为民族英雄的。他告诉我,有人私下把葛任说成是关公似的人物,当地的民众还嚷着要在关帝庙里为葛任立碑。将军,田汗这么说的时候,我是边听边流泪呀,都不晓得说什么好了。有好长时间,我夜夜梦见葛任,每次从梦中醒来,我都唏嘘不已。唉,未曾想闹了半天,葛任竟然还活着。
这会儿,田汗讲完之后,一边用劲地拍着大腿,一边说:“驴日的,我真是太高兴了,太高兴了。葛任同志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是整夜整夜睡不着觉呀。”随即,他又提醒我,此事尚无人知晓。事不秘则废呀,一旦走漏了风声,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就会提前下手。那样一来,葛任同志可就性命难保了。
P3-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花腔(纪念珍藏版)(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85343
开本 32开
页数 42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74
出版时间 2018-04-01
首版时间 2018-04-01
印刷时间 201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26
CIP核字 2018049290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0.3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6
148
26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