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新社会主义文学的探索(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内容
作者简介
李云雷,1976年生,山东冠县人,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当代文艺批评中心主任,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在《文学评论》、《南方文坛》、《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上百篇,多次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部分文章被译为英文、韩文。曾获2008年“年度青年批评家奖”、“十月文学奖”等,著有评论集《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重申“新文学”的理想》。亦从事小说创作,作品曾被《小说选刊》选载,入选多种选本,译为多国文字。
目录
我们为何而读书?
我的“问题意识”及其形成
“新社会主义文学”的可能性及其探索
——读刘继明的《人境》
中国工人的“史诗”
新工人诗歌的“崛起”
全球化时代的“失败青年”
——读石一枫的《世间已无陈金芳》
在新的时代如何讲述抗战故事
——读范稳的《重庆之眼》
重新进入历史与故乡
——读蔡家园《松垮纪事》
“新工人美学”的萌芽与可能性
——《2013新工人文学奖作品集》序
新小资的“底层化”与文化领导权问题
“为谁写作”:命题的提出
回馈乡村,何以不可能?
中国电影:“大片时代”的底层叙事
工人生活、历史转折与新的可能性
——简评《钢的琴》
“我们坚持自己艺术梦想的道路不会改变”
——张猛导演访谈
看不到的“铁人”
抵达中的逃离,贴近中的遮蔽
——贾樟柯《二十四城记》观后
如何重新讲述革命的故事?
——电影《古田会议》观后
《白毛女》:风雨七十年
《智取威虎山》:文本与历史的变迁
论浩然的“自传体三部曲”
重温《青春之歌》
关于《我的阅读史》的答问
——洪子诚教授访谈
陈映真是一面精神旗帜
日本的“《蟹工船》现象”及其启示
肯·洛奇的双重挑战与超越
海伦·斯诺:“新世界的探索者”
赛珍珠: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
查韦斯:“我们是逆境中的斗士”
你好,卡米拉!
附录:历史与当代经验中的个人
——李云雷访谈录
内容推荐
李云雷著的《新社会主义文学的探索(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共分四部分,从文学、电影、文学史、海外等不同角度探讨了“新社会主义文学”的可能性。在书中,作者将40—70年代的中国文学称为传统社会主义文学,而将新世纪以来在新的语境中产生的带有社会主义思想因素或倾向的文学称为“新社会主义文学”。“新社会主义文学”与传统社会主义文学,相同的是坚持人民立场与社会主义理想,但不同之处在于:“新社会主义文学”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或者说是在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处于低潮的时期坚持探索社会主义的文学;“新社会主义文学”并非来自主流意识形态的倡导,而是作家与知识分子自发、自觉的一种创作趋向;“新社会主义文学”在创作方法上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需要从正反两方面借鉴、反思、总结传统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与实践。作者从文学、电影、文学史研究等领域中发现了“新社会主义”的萌芽,并以充满热情地笔调加以阐释与提倡,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倾向”,积极探索“新社会主义文学”的可能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新社会主义文学的探索(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著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云雷
译者
编者 郭运德//王杰//李心峰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联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039752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26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72
CIP核字 2018244636
中图分类号 I206.7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7
17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7: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