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欧也妮·葛朗台(名师导读美绘版)/亲近经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巴尔扎克一生负债累累,一辈子深受金钱折磨,对金钱威力的体会比谁都深,对金钱造成的种种危害深恶痛绝。在《欧也妮·葛朗台》中,这一主题得到极其深刻的表达。小说以暴发户葛朗台的家庭生活与剥削活动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和资本丰义社会白勺家庭、婚姻以及人与人之间极端丑恶的金钱关系,表达了巴尔扎克对大资产阶级独霸世界的强烈不满。从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金钱控制法律、政治、风俗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各种阴谋犯罪活动与金钱有关,伦理道德的沦丧与金钱有关,爱情、友谊、家庭遭到腐蚀与破坏也与金钱有关,金钱成了万恶之源。

内容推荐

如果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发展变迁的风俗史,那么《欧也妮·葛朗台》是这部风俗史中最精彩的篇章。它写的是金钱毁灭人性和家庭的悲剧故事,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庭、婚姻以及人与人之间极端丑恶的金钱关系,极为成功地塑造了葛朗台这样一个贪财好利而又悭吝成癖的世界文坛经典形象

目录

阅读准备

阅读指引

 资产者的面貌

 巴黎的堂兄弟

 外省的爱情

 吝啬鬼的许愿·情人的誓言

 家庭的苦难

 如此人生

结局

阅读拓展

阅读训练

后记

试读章节

巴黎的堂兄弟

沙尔·葛朗台先生是个二十二岁的俊俏后生,这时和那些地道的外省人形成奇特的对照;他的贵族举止足以引起他们的敌意,人人都在琢磨怎样嘲弄他。这需要作一番解释。

二十二岁的年轻人还很接近童年,免不了有孩子气。因此,他们一百个人当中,也许有九十九个会同沙尔·葛朗台一样行事。此前几天,他的父亲叫他到索缪的伯父家住几个月。或许巴黎的葛朗台先生想到欧也妮。沙尔头一回来到外省,很想露一手时髦青年的派头,摆摆阔气,让外省人自叹弗如,便把巴黎生活的新玩意儿带过去。归根结蒂一句话,他想在索缪比在巴黎花更多的时间刷指甲,在衣着方面不惮讲究,不像有的时候一个风流少年故意不修边幅,倒也不乏潇洒。因此,沙尔带来了巴黎最漂亮的猎装,最漂亮的猎枪,最漂亮的猎刀,最漂亮的刀鞘。他带来了一件件做工极其精细的背心:灰的、白的、黑的、金龟子色的、闪金光的、用闪光片装饰的、花色条纹的、重叠襟的、大开领的、直领的、翻领的,纽扣一直扣到脖子的、金纽扣的。他带来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各样硬领和领带。他带来了两件布伊松。制作的衣服和最精细的内衣。他带来了母亲给他的一套漂亮的纯金梳妆用具。他带来了花花公子的小饰物,没有忘记至少是他认为最可爱的女人送给他的漂亮文具盒;这个贵妇,他称为安奈特,正陪着丈夫在苏格兰旅游,心中却很烦闷,由于受到怀疑,不得不暂时牺牲自己的幸福。然后是极其漂亮的信笺,以便每隔半个月给她写一封信。总之,这是尽可能齐全的、巴黎浮华生活的全套货色,从决斗开场时使用的马鞭,一直到决斗结束时使用的、镂刻精美的手枪,一个游手好闲的青年打发日子必备的工具,一应俱全。父亲嘱咐他独自轻装出门,他是定了一辆驿站双座马车来的,很高兴不用糟蹋那辆定制的舒适的旅游马车,这是为了用来明年6月要到巴登。温泉和贵妇安奈特相会的。

沙尔预料在伯父家遇到上百个客人,在伯父的森林里围猎,领略一下古堡生活;他到索缪城打听葛朗台,只是为了问去弗罗瓦封的路;等他知道伯父就住在城里,便以为他住的是一座广厦大宅。无论是索缪还是弗罗瓦封,初次到伯父家总得体面一点,他便穿上最雅致的,最简朴又最讲究的,用当时人们形容一个人或一件东西尽善尽美的话来说,就是最可爱的旅行装束。在路过图尔时,一个理发师给他重新卷过他美丽的栗色头发;他换过内衣,系上一条黑缎领带,配上圆领,使他那张笑容满面的小白脸衬托得招人喜爱。一件旅行外套,纽扣只扣了一半,束紧腰身,露出一件圆领羊绒背心,里面还有一件白背心。他的怀表随便塞在一只口袋里,一条短短的金表链系在一个纽孔上。他的灰色长裤纽扣设在两边,黑丝线绣的图案装饰着缝线。他优雅地挥动手杖,镂花的球形黄金杖头丝毫没有改变灰色手套的新鲜感。末了,他的鸭舌帽品味高雅。一个巴黎人,一个最高层的巴黎人,才能这样打扮而不显得可笑,使所有这些无聊的装饰搭配得和谐而又能自鸣得意,再说,勇敢的神态,一个拥有漂亮的手枪、百发百中的枪法和美妇人安奈特的年轻人的神态,作为后盾支持。

现在,如果您真想了解索缪人和巴黎青年彼此感到的惊讶,想看清这位风度翩翩的来客在这灰暗的厅堂里投射的强烈光彩,想看清构成这幅家庭画面的人物,那就请竭力设想一下克吕绍一家的模样。这三个人都在吸鼻烟,早就不在想避免淌鼻涕,也不想避免玷污皱褶发黄、棕色的翻领衬衫的襟饰。软绵绵的领带一系上脖子就扭成一根绳子。数不胜数的内衣使他们只需半年洗一次,让内衣留在柜底,日子一久就印上了灰暗、老旧的颜色。在他们身上,邋遢和衰老和谐地结合。他们的面孔像他们磨损的衣服一样憔悴,像他们的裤子一样全是褶裥,容貌枯槁,干瘪,一副鬼脸相。

其余人的衣着也一律马马虎虎,完全不配套,一点也不光鲜,就像外省人的衣着那样,大家不知不觉都不再关心衣服要穿给别人看,而留意一副手套的价格;这种马虎和克吕绍一家的无忧无虑十分协调。唯有讨厌时装这一点是格拉散和克吕绍两派完全一致的。巴黎人拿起单片眼镜,观察厅堂的古怪陈设,天花板的梁木,护墙板的色调,以及苍蝇在墙板沾上的污点,数目多得足以标点《实用百科全书》和《箴言报》。那些在玩摸彩牌戏的人马上抬起头来,带着对一头长颈鹿表示出来的好奇心打量他。德·格拉散先生和他的儿子,虽然也见过时髦人物,但也跟牌桌上的人感到一样的惊奇,要么他们感受到众人情绪无以名状的影响,要么他们通过充满嘲讽的眼神表示赞同,对他们的同乡说:“巴黎人就是这种德行!”

再说,他们可以随意观察沙尔,不用担心让主人不高兴。葛朗台全神贯注地看手里的长信,为了看信,他拿走了桌上唯一的一支蜡烛,顾不上他的客人和他们的乐趣。欧也妮从未见过衣着和长相这样完美的男子,以为她的堂弟是从什么仙境降落下来的人物。她愉快地闻到了从他闪闪发亮和优雅地卷曲的头发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她多想抚摸这双漂亮精致的白皮手套啊。她羡慕沙尔的小手、他的肤色、他的娇嫩与细洁的容貌。总之,这个风流公子给无知的姑娘产生的印象可以概括成如此。她不停地专心织补袜子,缝补父亲的衣服,她的生活在这些污秽的护墙板下面度过,在这条静悄悄的街上一小时也见不到一个行人。看到这个堂弟,在她心里涌起柔情蜜意,宛如一个年轻人在英国画册上看到威斯托尔。绘画,芬登兄弟。手法灵活地刻制的版画上千娇百媚的女人,以致令人担心,在仿羊皮纸上吹一口气,就会把这些天仙吹走。

沙尔从兜里掏出一块由那个在苏格兰旅游的贵妇刺绣的手帕。看到这件为爱情做出牺牲,花上几小时情意绵绵地完成的漂亮作品,欧也妮望着她的堂弟,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使用它。沙尔的举止,他的动作,他手持单片眼镜的方式,他的故作傲慢,他对刚才使富有的女继承人多么喜欢的针线盒的不屑一顾,他显然感到这只盒子毫无价值,俗不可耐;总之,凡是克吕绍一家和德·格拉散一家反感的东西,都令她那样喜欢,以致睡觉之前,她不得不久久地想着这个堂兄弟之中的凤凰。

摸彩号码抽得非常慢,不久停下来了。大个子娜侬走进来高声说:

“太太,得给我床单和毯子,让我替这位先生铺床。”

葛朗台太太跟着娜侬走了。德·格拉散太太于是低声说:

“我们把钱收起来,歇了吧。”

每个人从缺角的旧碟子里收起当赌注的两苏。随后大家一起挪动,来到炉火旁,聊了一会儿。

“你们不玩了?”葛朗台说,仍然在看信。

“是的,是的,”德·格拉散太太回答,一面走过去坐在沙尔旁边。

欧也妮像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她离开厅堂,去帮助母亲和娜侬。如果她受到一个灵巧的听忏悔神父的诘问,她准会向他承认,她既不想她母亲,也不想娜侬,她是受到一股揪心的愿望的驱使,去照料她的堂弟,放上哪怕一点什么,以防有所遗忘,预先考虑到一切,尽可能使他的房间收拾得典雅而又干净。欧也妮已经自以为只有她才理解她的堂弟的趣味和想法。

P41-44

序言

在我们身处其中的这个泛娱乐化时代,读书似乎成了一种奢侈的追求。成年人忙于学习考证,忙于工作生活,忙于灯红酒绿;中小学生忙于功课作业,忙于考试补习,忙于网络游戏。生存竞争的压力中,多的是急促匆匆的脚步;快餐文化的挟裹下,有的是娱乐至死的狂欢。而需要充足时间,从容心境,细细咀嚼、慢慢品味的文化经典与文学名著,或被束之高阁,成为被人们遗忘的“典藏”,或被割裂阐释,成为当今娱乐文化的一部分。正应了马克·吐温那句颇具调侃意味的话:“所谓名著,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都没有读的东西。”但是,无论是时代文化氛围的变化,还是没有时间,没有心情,经典难懂等,都不是我们远离经典的理由。没有文化传承的社会发展,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论是文化的传承,还是创造我们时代的新文化,都需要经典的滋养。在这样的背景下,云南教育出版社组织开发这套亲近经典丛书,其意义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铺天盖地而来的信息,往往令人无所适从。比如出版市场,虽表面看来,出版物不胜枚举,繁荣异常,其实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开卷未必有益。因此,利用有限的时间阅读经典,无疑是一种明智选择。这里有神奇动人的童话寓言,有令人神往的神话传说,有幽默风趣的人物故事,也有好玩可乐的世间百态。借助这些经典,我们既可以跟着汤姆·索亚去历险,可以乘“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可以随孙悟空上天入地,可以与古圣先贤促膝晤谈,也可以在古今中外思想大师的引领下,饱览人类世界的精神宝藏,领略深刻与睿智,品味崇高与激情,从而获得精神的愉悦与人格的提升。此种乐趣,唯有读者方可享受。

作为一套学生课外读物,这套丛书既收入了中小学语文学习中所涉及的传统经典作品,也有一些新的,包括哲学、历史、科技、艺术等门类的经典作品。内容上与课堂学习相结合,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具有“亲和力”,不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负担,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展其知识面,拉近读者与经典的距离,使经典变得亲切、亲和,成为大家须臾不离的朋友。那么,这些“朋友”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

一是针对性。这套丛书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各自不同的学习要求,安排相关内容。适当增加课内教科书和语文读本上所没有,而又比较重要的内容。二是趣味性。编写者充分考虑了大多数读者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阅读基础,以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说经典,文心与文字兼美,知识与趣味并重,情趣盎然,胜意无限,以激发阅读兴趣。三是实用性。既考虑到中考、高考对学生语文阅读鉴赏、表达交流能力的要求,同时又注重文化内涵的滋养,使之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味和书卷气息。

阅读这套课外读物,不像读教科书,没必要正襟危坐,也不需要整块时间。精研细品亦可,浮光掠影亦可;挑灯夜读亦可,见缝插针亦可;“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亦可,“好读书不求甚解”亦可。即使随便翻翻,也定会有所收获。我相信,聪明的读者朋友一定会从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顾之川

2009年4月16日于京东大运河畔两不厌斋

后记

此书由刘永康负责编写组织工作。其中,刘永康负责撰写“阅读准备”部分并负责审稿;谢李丽、周瑾、廖群英负责统稿和校对;周瑾负责导读《资产者的面貌》;谢李丽负责导读《巴黎的堂兄弟》;张微微负责导读《外省的爱情》;徐丹凤负责导读《吝啬鬼的许愿·情人的誓言》;李景辉、廖群英负责导读《家庭的苦难》、“阅读拓展”及“阅读训I练”;何夕林负责导读《如此人生》、《结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欧也妮·葛朗台(名师导读美绘版)/亲近经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巴尔扎克
译者 郑克鲁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1540196
开本 16开
页数 1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7
出版时间 2009-12-01
首版时间 2009-12-01
印刷时间 2009-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39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0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