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修订版基础造型系列教材) |
内容 | 内容推荐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修订版基础造型系列教材)》属于日本著名设计教育家、构成教育家朝仓直巳先生对“三大构成”设计理论中“平面构成”部分的总结。全书从平面构成的目的及意义、造型要素、造型文法、技法的开拓等几个方面部分进行阐述,所选案例来自艺术名作和实物分析,举例丰富。 作者简介 朝仓直巳(1929-2003),日本构成教育家,日本筑波大学、文教大学教授,曾任亚洲基础造型学会酋任会长和日本构成协会理事长。20世纪80年代始,受邀访问我国各大院校几十次,将构成体系完整介绍到我国,影响深远。 目录 第一章 平面构成的目的 第一节 作为基础造型的平面构成 1.平面构成与基础造型 2.冠有“基础”二字的学问 第二节 平面构成追求的方向 1.平面构成的目标 2.平面构成的内容 第二章 造型的要素 第一节 材料与工具 1.平面构成的材料 2.平面构成的工具 第二节 形态构成的要素 1.点 2.线 3.面 4.立体、空间 5.半立体 第三章 造型文法A:构图 第一节 组合与复制(离心的构图) 1.各种组合 2.单元形的复制构成 第二节 分割与比例(向心的构图) 1.各种分割 2.比例与数列 第三节 调和与对比(构图的平衡感觉) 1.平衡、对比、统一 2.对称(symmetry) 第四章 造型文法B:幻象的创造 第一节 错视(错视与无理图形A) 1.关于错视的心理学 2.多意视图 第二节 无理图形(错视与无理图形B) 1.各种无理图形 2.其他 第三节 立体感的表现(三维的幻象A) 1.与形态、组合有关的立体感表现法 2.色彩与质感的三维表现 3.体系的破坏形成立体感的表现 第四节 透明感的表现(三维的幻象B) 1.点的表现 2.线的表现 3.面的表现 第五节 动势(四维的幻象A) 1.关于组合的探讨 2.关于形状的探讨 3.关于色彩的探讨 第六节 韵律(四维的幻象B) 1.反复 2.复杂的韵律 第七节 变形与变态 1.坐标变换(网格的变形) 2.失真画(利用镜子的变形) 3.变形(利用透镜形成的变形) 第五章 技法的开拓 第一节 构想法的开发 1.引入空间思考 2.结构创意的再探讨 第二节 材料的造型可能性研究 1.偶然形态的创造 2.质感 3.流线形与自由曲线 4.艺术、设计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修订版基础造型系列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朝仓直巳 |
译者 | 译者:林征//林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7880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8-05-01 |
首版时间 | 2018-05-01 |
印刷时间 | 201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本科及以上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98 |
CIP核字 | 2017307279 |
中图分类号 | J06 |
丛书名 | |
印张 | 18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朝仓荣子女士授权出版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