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忘初心的力量(12位时代奋进者的故事)
内容
内容推荐
王爽著的《不忘初心的力量(12位时代奋进者的故事)》所撷取的人物,皆为改革开放进程中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例如:何家英,著名工笔画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研究院院长;朱乐耕,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中国环境陶艺最早的开拓者之一;李希凡,当代著名红学家、理论家、文艺评论家、新中国红学的开创者;方李莉,费孝通先生的得意门生,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开创者、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李宏军,国际传染病放射学开创者、传染病放射学国际化学科建设奠基者、北京佑安医院医学影像学中心主任;等等。他们勇于思变,敢于求索,行于坚守。他们中有的声名赫赫,却一生淡泊名利,不仅以作品立言,更以操守立身;有的虽非星光熠熠,却在自己的领域开疆扩土,创造了诸多第一;有的默默无闻,却以己之思、聚合众之力,改写了一个群体的命运……可以说,他们在一路的惊涛骇浪中,始终坚守内心使命,将梦想家的气质和改革家的魄力尽情融合,他们的改革精神、创新意识、无畏勇气,无疑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录
何家英:形居尘俗 心栖天外——探寻中国当代工笔画的复兴之路
朱乐耕:中国陶艺的拓荒者
李希凡:时代的“战士”
田黎明:画一种心象——寻找时代的艺术语境
方李莉:艺术人类学的求索者——一个人类学家的足迹和深思
李宏军:让中国传染病放射学赢得世界尊重
孙旭光:恭王府的崛起之路
张丁:用生命抢救国家记忆
吴玉霞:以道驭技 人情入境
周尔均、邓在军:无法忘却的记忆,
孙玉明:独特的红学研究者
序言
翻开这本书,你希望看到什么?
我相信,无论你有怎样的期盼,只要用心走进他们的
故事,就会感到一股迎面扑来的力量。这份力量,或许是
中国崛起的信念,或许是文化自信的底气,更或许是某种
可能汇聚磅礴之力的呐喊……
也许,以“奋进者”作为标签,会让一些读者觉得太
过朴素,毕竟,本书中的文章所涉人物,均为各领域的代
表人物;毕竟,这是一个比噱头、拼创意、博吸睛的时代

但我们深知,朴素中自有生命的厚重。因为奋斗也好
、奋进也罢,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管哪个年代,
奋斗都需要长跑精神,所以,其所涵养的真、善、美,自
有万钧之力,这种力量,超越任何多余的修饰,便足以唤
起心灵的共鸣。更何况,奋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不渝前行
的精神力量,其更与时代同行,亦能感召每一个生命无华
的向往。
奋斗,从未有时代之限。奋斗,是奋发进取、开拓创
新、适变图强的概称。在中国儒家的话语体系里,奋斗被
表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了宋代,关学
的开创者张载,将奋斗与“平天下”表述为“四为”,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
尽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
担当,但总会有那么一群人,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给予
了这个时代某种变革之力,而这种力量,不仅能够打破一
种格局,更能够擎起一个时代的精神旗帜。
本书所撷取的人物,正是这样一批极具“中国力量”
的奋进者,他们勇于思变,敢于求索,行于坚守。他们有
的声名赫赫,但却一生淡泊名利,不仅以作品立言,更以
操守立身;有的虽非星光熠熠,却在自己的领域开疆扩土
,创造了诸多第一……
我们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的能力,
而在于我们的选择。杨绛先生曾讲,走好选择的路,别只
选好走的路。其实,无论你选择哪一条道路,都是荆棘与
鲜花同在,但他们却可以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至为难得的是,他们在一路的惊涛骇浪中,能够始终坚守
内心使命,将梦想家的气质和改革家的魄力尽情融合,他
们的改革精神、创新意识、无畏勇气……正是这个时代最
值得尊敬的奋进者的形象。
中国要完成的,是向现代化强国的凤凰涅柴,在这场
连绵起伏的接力转型中,我们需要涵养工匠之心,需要汇
聚实干能力,需要激扬思想风帆,只有凝聚了如此的磅礴
之力,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鲁迅先生曾言,前途很远,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
的人面前才会有路。就让我们以这些奋进者为灯塔,坚定
前行,相信在路的尽头,总会有梦想挥手相迎。
“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
,要幸福就要奋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
近平总书记对“奋斗”的寄予,也正是本书所寄望的。
文字当随时代,精彩必植根于纪实,今天,让我们以
“奋进者”的名义,去记录他们所走过的非凡之路,不仅
是为中国梦的实现凝心聚力,更是为历史留存一份珍贵的
底稿。
我很喜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马尔克斯的那句话:“文
字有一个极大的好处,它是水平和无限的,它永远不会到
达某个地方,但有时候,会经过朋友们的心灵。”
记录一个时代的奋进者,当是我们的责任!
导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总会有那么一群人,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给予了这个时代某种变革之力,而这种力量,不仅能够打破一种格局,更能够擎起一个时代的精神旗帜。
王爽著的《不忘初心的力量(12位时代奋进者的故事)》所撷取的12位时代奋进者,均为各领域的代表人物。正是这样一批极具“中国力量”的奋进者,他们勇于思变,敢于求索,行于坚守。他们有的声名赫赫,但却一生淡泊名利,不仅以作品立言,更以操守立身;有的虽非星光熠熠,却在自己的领域开疆扩土,做出了很多贡献……
奋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不渝前行的精神力量,其与时代同行,希冀能感召每一个读者内心的向往,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共同为中国梦的实现凝心聚力。
精彩页
风夹杂着雨,这是入冬以来最冷的夜。何家英如约出现在记者面前,丝丝凉意,让他忍不住多喝了几口还冒着热气的柠檬水。
这是北京工体附近一家酒店的茶座,他常常来这儿谈事、会友,这里简洁、安静,更重要的是离他的家很近。
若无俗务缠身,这该是何家英创作最安静的时间,可以抛开一切,静流也好、旋涡也罢,越孤独却越欢愉,“孤独才能产生意境,而热闹之下什么都没有了”,言语中,表露着对“热闹”一词的厌恶。
在他的创作体验里,寂寞是艺术家最大的财富,即便早已声名显赫,即便经常被簇拥包围,但这个时代的纷繁与喧嚣,他却从未习惯过。经常,夜半醒来,当脚碰触拖鞋的一刹那,他便会突生强烈的恐慌感,那份恐慌里,夹杂着对20世纪80年代创作氛围的怀念。
那时,尽管前路未知,尽管无名无利,但全情的创作投入和最贴近生活的真实感受,让他获得了对于艺术最深切的思考和最多的创作灵感。在他看来,这个时代对于创作者而言,缺少的正是对火热生活的真诚,以至于让现实生活失去了画意。
大抵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马克思曾言:“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所以,每个人都会身不由己地被时代的洪流裹挟,重要的是,你该如何选择自己的道路!
不忘初心,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是何家英内心始终的希冀。他的创作历程贯穿了改革开放的40年,而这正是中国美术发展的新时期。他坦言,40年来,自己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自己的路该怎么走,20世纪80年代就已想好,不为歌功颂德,不为哗众取宠,只为探求艺术真谛”。
振叶以寻根,观澜以溯源,民族自信心的提升,在于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这也是何家英在绘画之路上始终探寻的。
“对传统的东西首先要学习,你才会感到她的珍贵,否则自信从何而来?!作为一个中国画家,要在保持本民族绘画特质的基础上,汲取西洋东洋绘画中健康、有活力的因子,来矫治民族绘画的弊病,从而创造出更加完善的东西。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跟着西方人的屁股跑,不能为讨他们的好,来辱没自己的民族。”
不可否认,作为一个美术家,何家英更喜欢追寻毫无束缚的自由创作生活,但他深知,时代的浪潮中,身为一名有情怀的艺术家,必须于思辨中明事理,于争鸣中共进步,肩负起自己的社会之责,所以,在即将退休的年龄,他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支持下,创办了工笔画研究院,为中国工笔画的传承和发展做着真正务实的探索。
在采访的前期准备中,记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很吃惊的是,无论老一辈的美术家,还是与何家英同一时期的同行,对其都是一边倒的欣赏和褒扬。一直以为,再好的艺术也会有不同声音,但当记者试图寻找一些异议之音时,竟空手而归,显然何家英是一个例外。
“不要以为自己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那都是冥冥之中赋予的,要关注自己的行为,你仍然做一个好人,你的才华还在,你变得堕落了,你的才华就会被剥夺。”他经常讲,做人要有一个最基本的信条,就是要发善心,而不是起邪念。所以,大众眼中的何家英,永远是那个不喜钻营,也不愿争名夺利,更不会嫉贤妒能的有风骨的艺术家。
工笔画笔法精谨细腻,必须心平气和地慢慢渲染,沉静自然是优秀工笔画者基本的精神层面,这便不难理解,为何从他的身上会瞬间感受到那种骨子里释放出来的安静和内敛。这正是一个优秀艺术家的修炼之道,是一种看穿世事的坦荡,更是人生沧桑过后的一种淡定。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20世纪80年代之后,是何家英改变了中国工笔画的颓废之境,改写了水墨写意画大一统的局面,平衡了中国画的创作生态。他的工笔画更是毫无争议地被认为是当代的高峰,所以业界称其“新工笔人物画界的领军人物”“中国工笔人物画向当代转型的奠基人”,很多人甚至以“何家英现象”来研究他的艺术思想。
“领军人物,这个称呼我并不喜欢,我不想做一个旗手,我只是在尽力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盛名之下的冷静正是真实的何家英。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忘初心的力量(12位时代奋进者的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406273
开本 32开
页数 23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6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2019-02-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00
CIP核字 2018299303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8
11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