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看上去很高雅(新周刊艺术观)
内容
亮点展示

高雅.jpg

作者简介

《新周刊》属于时事生活类杂志。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彰显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并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是中国期刊市场上颇具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同时,《新周刊》享有传媒界“话题发源地”的美誉。

内容简介

   刘瑛、冯嘉安主编的《看上去很高雅(新周刊艺术观)》是《新周刊》二十周年系列丛书之一,以《新周刊》艺术观为主题,书中精选了《新周刊》创刊20年以来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改革开放以来30年间艺术发展历程及未来艺术发展方向的探讨文章,包括新闻报道、艺术评论、访谈等。

目录

前言 Ⅰ
兑现主义——重估中国当代艺术价值
005 当代艺术是看中国的最好角度
008 中国当代艺术价值榜
013 高名潞: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变迁
025 关于我们的事,他们通通都猜错
032 7位艺术批评家解读中国当代艺术
043 艺术圈是个什么圈?
059 迎接中国当代艺术的黄金时代:策展中国
066 中国当代艺术家谈艺录
疼痛——艺术家就是社会的痛感神经
078艺术家就是社会的痛感神经
083刘小东:我只是跟着这个社会一起纠结,一起想不通,于是奔赴现场
102许江:绘画是有肉身之痛的
107吴冠中:90 岁的艺术真言
113苏新平:风景也能隐喻社会
118张晓刚:纠结记忆 30 年
123徐冰:左脑毛泽东思想,右脑科学家创意
131蔡国强:他绝不是个烟火师
137邱志杰:他曾七十二变,现在是制图员
149何多苓:消极是恰到好处的生活态度
155周春芽:大家都说你画“开”了
167苏立文:徐悲鸿没做到的,林风眠做到了
诸神的黄昏——三十年艺术回望(1980—2010)
177 20 世纪 80 年代:现代艺术狂飙突进的十年
180栗宪庭:大浪淘沙,我这一辈子都是在做沙子
185高名潞:那个时候是干革命的感觉
191“’89 美术大展”20 年反思
198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艺术跑步进入后现代
204 吕澎:90 年代,艺术闻到钱的味道
210 张颂仁:让中国艺术家被世界看见
215 新世纪十年:艺术之花绽放在金钱山上
224 艺术品越来越甜,艺术家越来越贵
一群人染了艺术的病
233 昆明护城河畔,一群人染了艺术的病
238“所有杰作都出自精神病患之手”
247 艺术家与政治家如何相爱相杀
252 艺术家的 20 岁
256 穿在身上的耻感和灵感
261 达利帮你列食谱
266 大卫·霍克尼的 9 个关键词
271 “不要脸”的艺术
276 性冷淡,抑或艺术性冷淡?
283 藏掖家
287 美术馆装 x 指南
291 穷玩车,富玩表,真土豪玩美术馆
297 中国美术馆的 50 年捐赠史:我把名画献给你
302 笨贼一箩筐,安保“不设防”
308 “80 后”新玩法:买得起的艺术收藏
316 从不流拍的微信拍卖
艺术天问
324 为什么艺术青年爱巴黎?
331 中国人为什么总得荷赛奖?
336 假如有诺贝尔艺术奖
342 黑客大会为何邀请艺术家?
349 如何画好一朵花?
354 天才如何表达忧郁?
360 当诗人谈艺术,艺术家怎么看?

精彩书摘

兑现主义:重估中国当代艺术价值
  艺术,令世人刮目相看。
  中国当代艺术其实须臾未离中国的时代现场,艺术家的灵感喷涌,艺术的语言表达有力。但中国当代艺术一度在同时期的文学、电影、电视、音乐面前,显得弱势和边缘化。
  直到1992年,艺术市场的概念第一次被引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仅仅用了十年,中国就正式取代英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艺术市场,现当代艺术品与古董字画、全球交易商、醒过来和富起来的中国买家,共同创造了这一奇观。
  艺术品成了高端投资,艺术家成了VIP,艺术区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投资客、银行、政府、地产商、传媒络绎而来,画廊、展览、拍卖会数以千计。以2010年中国艺术市场交易总额来说,这是一个1700亿元的朝阳产业。各方力量把艺术创作的各种主义,统一成了现实名利场中的“兑现主义”。
  但这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价值无关,也与艺术家们苦心孤诣追求的艺术创见无关。在艺术的自在王国里,再成熟再成功的艺术家也面临着一堵高墙,即如何以今我超越故我,如何突破自身认知局限,如何创作出更个性更有力的艺术形象与社会共鸣,并昂然迈入艺术史。
  我们遍访中国当代艺术界的艺术家、批评家及各种角色的参与者,尝试还原和重估中国当代艺术价值,解剖当代艺术这枚奇异果。当世人惊羡中国当代艺术“现时的明艳”,却不见深夜里多少画室还灯火通明。
  中国当代艺术,还在野蛮生长中,有活力,未完成。
  当代艺术是看中国的最好角度
  学者李陀对当代艺术有个“烂西红柿理论”:“当代艺术好比一筐西红柿,有的是好的,有的是烂的;有的看着是烂的,擦擦看原来是好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好西红柿从筐里择出来,不受烂西红柿的传染。”
  当代艺术有价、有市、有标准,亦有滥竽充数、浑水摸鱼。有人说:“粗糙和混乱才有活力。”这正是当代艺术的现状:不完善、未完成、有活力。
  当代艺术30年,前半程是“理想主义的样板”。高名潞主持黄山会议,艺术家们搞达达主义,肖鲁在中国美术馆开枪,叶永青在重庆开火锅大会。当诗人芒克和北岛等人在白洋淀放歌时,艺术家们没闲着,从“文革”绘画、苏联绘画的时代醒悟,画《西藏组画》《春风已经苏醒》等,美术和诗歌,充当了时代变革前沿的发令枪。
  后半程,艺术家桥归桥、路归路,各奔前程:能出国的出国,不能出国的聚居——圆明园、东村乃至后来的宋庄、798以及八大美术院校的周边。艺术分化也逐渐开始:学术、商业,也有人在寻找学术和商业的平衡点。当单一的收藏模式被打破时,媒介、网络、画廊构成的网状收藏模式为艺术家的作品打开通路,一个艺术家只要有三五个收藏家认可和“供养”,便能生存下去,而且生存得很好。过去二十多年中,中国当代艺术的后半程可谓是“消费主义的狂欢”。
  无论是“理想主义的样板”,还是“消费主义的狂欢”,中国当代艺术有力佐证了当代中国(一个大时代)的变革,并且充当了显而易见的当代历史的说明书,中国人的一切心态、状态、生态都能从艺术家的作品中找到答案。急吼吼、闹哄哄、乱糟糟,作品中有;急中求慢、闹中取静、乱中从容,作品中也有。了解西方历史,读美术史和看美术馆,是一个最易进入的切口;要了解当代中国正在行进中的历史,当代艺术也提供了一个看中国现场的独特视角。
  艺术家徐冰说:“在没搞清楚什么是艺术的时候,做做环保、慈善总不会有错。”所以他做了《木林森》作品。一个大艺术家尚不敢说他搞懂了“艺术是什么”,对于众多艺术家而言,也只是老老实实的“艺术的学徒”而已。艺术,真不是艺术史论专家们能说清的。
  当代艺术可供利用的资源:一类是传统文化,一类是现行社会,一类是媒介理论,一类是消费理论,一类是后现代理论,一类是全球化理论,一类是体制异见。在这些的背后,是“世道人心”,是“通感”——感染别人。艺术家的手、艺术家的眼,决定了作品是否成立。
  而当代中国,提供了这样多的素材,对艺术家而言真是幸事。有人说:“回国最兴奋的事,是一闭眼,第二天醒来不知又会发生什么新闻。”
  21世纪初,一股海外艺术家回归浪潮涌起,在“不发生事”的西方,艺术家待不住了,搭着飞机回来,发觉“中国像个大工地”,每天都在变化,一个新鲜而问题多多的中国,等待艺术家发声。
  最多时,北京一天有300个展览同时开幕。极盛时,30家艺术杂志创刊。牛x时,顶级的MoMA策展人会来找私人收藏家管艺借作品。而拍卖会更是十年三级跳,从百万俱乐部到千万俱乐部,再到近期齐白石作品拍出4个多亿,杭州也花5个亿打包购买了包豪斯藏品。“亿元俱乐部”指日可待。
  有钱者投奔艺术,有学问的人也投奔艺术。这是精英荟萃的场合,在艺术社交场,没有娱乐界的尖叫,却比娱乐界更加VIP。都在投奔艺术,这是必然的。由富而贵,由GDP而中国形象,由硬实力而软实力,当代艺术和当代中国的关系绞在一起,既参与又旁观,
  既享受快感又目睹灾难,既得意又失落——西方人只有人性,中国人除了人性之外,还有中国性。
  从“理想主义的样板”到“消费主义的狂欢”,当代艺术提供了看中国的最好视角,“艺术眼”看到的是中国病痛和幸福的根源,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爱与怕”。
  ……

内容推荐
《看上去很高雅》一书, 遍访中国当代艺术界的艺术家、批评家及各种角色的参与者, 尝试还原和重估中国当代艺术价值, 解剖当代艺术这枚奇异果。了解当代中国正在行进中的历史, 当代艺术也提供了一个看中国现场的独特视角, 本书便是一个最易进入的切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看上去很高雅(新周刊艺术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瑛//冯嘉安
译者
编者 刘瑛//冯嘉安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126289
开本 32开
页数 3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2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38
CIP核字 2018175149
中图分类号 J052
丛书名
印张 11.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36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3: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