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农地流转的契约性质/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系列丛书
内容
作者简介
罗必良,博士。现为华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兼任广东经济学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组评审专家。
先后主持各类科研课题共计100余项,获得各种科研成果奖励70余项。迄今出版专(合)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
获得的主要荣誉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州十大杰出青年、广东青年五四奖章、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东省首届优秀社会科学家、全国先进工作者。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农地流转缔约对象
二、农地流转期限
三、农地流转租金
四、契约类型及其机理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农地流转:一个特殊的市场
第一节 农地流转交易的非市场性
一、农地流转交易:关系型定价现象
二、理论模型:修正的交易费用分析范式
三、实证分析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节 农地流转中的“禀赋效应
一、分析的起点
二、分析维度与推论
三、数据来源、变量定义与描述统计
四、模型选择与计量分析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节 农地流转的契约不完全与“空合约
一、不完全合约与农地流转契约
二、基本概念与逻辑推论
三、农地租约“短期化”倾向
四、农地租约中的“空合约”现象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章 农地流转的缔约对象及其“差序格局
第一节 农地租约及其对象选择
一、分析的起点
二、理论与假说
三、实证分析I:契约类型的选择——基于全国样本
四、实证分析Ⅱ:缔约对象的选择——基于广东样本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节 缔约对象及多重“差序格局
一、分析的起点
二、理论与假说
三、实证分析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节 “差序格局”的形成与破除
一、分析的起点
二、理论与假说
三、实证分析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章 农地流转的契约期限及其逆向选择
第一节 契约期限的确定:资产专用性维度的考察
一、理论线索
二、实证分析
三、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节 契约期限的选择:威廉姆森分析范式
一、理论线索
二、实证分析
三、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节 风险规避与农地租约期限选择
一、理论线索
二、实证分析
三、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节 农地租约期限的“逆向选择”
一、理论线索
二、实证分析
三、进一步的讨论
第五章 农地流转的租金决定与市场失灵
第一节 农地租约的租金决定:经典理论拓展
一、问题的提出
二、经典地租理论:交易客体的分析
三、“人—地”关系维度:禀赋效应对农地租金的影响
四、“人—人”关系维度:关系强度对农地租金的影响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节 农地流转、价格幻觉与市场“失灵”
一、问题提出
二、农地流转价格机制失效:依赖特征引致价格幻觉
三、数据来源与模型选择
四、计量结果及分析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六章 农地流转契约及其关联性
第一节 租约期限、租金及其相互关联性
一、问题的提出
二、租金与期限的决定:关联决策的一般原则
三、引入农地质量属性:模型扩展及其假说
四、实证分析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节 博弈均衡、要素品质与农地租约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二、风险费用和契约效率:对传统佃农理论的批评
三、模型扩展:要素品质及其博弈均衡解
四、模型综合:要素品质、信息结构与契约选择
五、实证分析
六、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节 理性与关系:农地租约的稳定性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理性逻辑:交易成本与租约稳定性
三、关系逻辑:社会网络、渠道行为与租约稳定性
四、进一步的讨论
第四节 农地租约、要素流动与契约关联性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
三、理论框架
四、理论拓展
五、进一步的讨论
第七章 策略选择:从流转契约到交易装置
第一节 产权强度、禀赋效应与交易抑制
一、产权强度及其生成机理
二、禀赋效应:一个认识维度
三、农地确权、禀赋效应与交易抑制
四、重新认识农地流转的市场性质
第二节 人格化产权交易与交易装置:对科斯定理的反思
一、重新思考科斯定理
二、农地的“确权”及其交易含义
三、人格化产权及其交易问题
四、交易装置问题:拓展科斯定理
第三节 农地产权的交易装置及其匹配:一个案例
一、“崇州试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探索
二、“农业共营制”模式的主要内容
三、“农业共营制”:“崇州试验”的有效性
四、“崇州试验”的创新价值:三大交易装置
第四节 进一步的讨论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农地流转的市场性质
二、缔约对象的差序化特征
三、契约期限及其“逆向选择
四、租金决定及其市场失灵
五、农地流转契约及其关联性
六、从流转契约到交易装置的市场设计
第二节 主要的政策建议
一、理解关系型契约的制度性意义
二、农地流转并非一个独立性事件
三、从关系交易转向契约化交易
四、从流转契约转向交易装置的机制构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近年来,我国农地流转速度不断加快。从流转耕地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比来看,中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迅速。农业部公布的数据表明,1996年,全国有2.6%的耕地发生流转,2006年农地流转率为4.6%,2016年则上升为35.1%,意味着全国超过1/3的耕地发生了流转。农地流转是农地经营权在转出户和转入者之间的交换,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有赖于对双方关系、流转期限、流转租金、流转契约形式等的决策匹配。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政策机遇,为发现农地流转中的契约特征及影响机制提供了研究基础。罗必良等著的《农地流转的契约性质》基于对农地流转市场特殊性的认识,分别从农地流转的缔约对象选择、契约期限的确定、契约租金的决定三个维度对农地流转的契约性质分别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从农地契约不同维度的相互依存性、农地契约的稳定性、农地租约与相关要素市场的相关性,讨论了农地流转契约的关联性逻辑,并由此提出了农地流转从契约选择到交易装置设计的操作策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农地流转的契约性质/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罗必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9251786
开本 16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0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2019-02-01
印刷时间 201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534
CIP核字 2019018716
中图分类号 F321.1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5: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