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经济猜想(变革的十年)
内容
编辑推荐

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大背影下,在经济呈现出愈加复杂的局面下,在国人对未来普遍踌躇满志时,本书作者以通俗易懂、幽默平和的方式,将未来十年的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全面展现出来,并有的话矢的将人们心中的疑虑、困惑进行了恰当的拨解,同时也为读者指明了发展方向。

内容推荐

在纷繁复杂的经济乱象中,只有把握规律才能不败!

过去,那些发达国家,因为懂得发展规律才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

如今,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也应抓住规律,成为世界的领跑者!

2000年,我们进入了“伟大复兴”的冲刺阶段。

2008年,光荣与梦想让我们安危度过了金融危机,享受着奥运辉煌。

2010年,全世界普遍认为我们将在经济规模上超过日本。

2015年,《华尔街日报》于2009年8月发表IHS Global Insight的报告预计,中国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制造业强国。

2020年?毋庸置疑!中国将更加强大。

2020年,是一个值得人们期盼的年代。因为,十年足以让一个一贫如洗的穷汉成为亿万富翁,十年足以让一位豆蒄年华的灰姑娘成为风华绝代的美丽王后。到2020时,我们将身在何处?

目录

前言中国经济的下一波

第一章 中国经济的秘密(上)

 1.一个不确定的时代

 2.变化的中国

 3.隐性规律之一:新体制下的新经济意识

 4.隐性规律之二:新阶级下的新社会秩序

 5.隐性规律之三:新思潮下的新经营思维

 6.隐性规律之四:新技术下的新生产格局

第二章 中国经济的秘密(下)

 1.隐性规律之五:新观念下的新商业文明

 2.隐性规律之六:新规则下的新资本环境

 3.隐性规律之七:新模式下的新增长方式

 4.隐性规律之八:新伦理下的新人际关系

 5.隐性规律之九:新思维下的头脑碰撞

 6.隐性规律之十:新冲突下的全新人文景观

第三章 中国谜局解读

 1.迷局里的中国

 2.为后十年而探寻

 3.谜局解读之一:规则的故事

 4.谜局解读之二:制度的故事

 5.迷局解读之三:观念的故事

 6.迷局解读之四:资本的故事

 7.迷局解读之五:资源的故事

 8.迷局解读之六:模式的故事

 9.迷局解读之七:技术的故事

 10.迷局解读之八:潮流的故事

 11.迷局解读之九:伦理的故事

 12.迷局调查之十:世界看中国

第四章 中国式败局:未来十年行业分析

 1.银行业——财神的黯然离场

 2.软件行业——昔日的科技贵族

 3.医疗保健行业——“拯救者的出局”

 4.房地产业——一次没有技术含量的失败

 5.电信业——轰然倒地的垄断巨头

 6.娱乐行业——全民娱乐盛宴的缺席者

 7.汽车制造业——世界贸易的牺牲品

 8.工业材料与设备行业——戛然而止的工业发动机

 9.公共事业行业——宏观调控的分水岭

 10.纺织业——棋局中的一枚棋子

第五章 中国式成长:未来十年行业分析

 1.生活消费品行业——稳定与繁荣的象征

 2.教育业——开创未来的希望

 3.消费者服务业——产业中的革命

 4.资产管理业——用别人的钱壮大自己

 5.粮食产业——未来的财富粮仓

 6.硬件行业——赢在缝隙问

 7.证券行业——资本的极限运动

 8.商业服务业——行业间的打工皇帝

 9.能源行业_永恒的工业燃料池

 10.互联网行业——第二个黄金时代

第六章 中国经济大未来

 1.中国经济往何处去

 2.中国经济的发展路径

 3.未来猜想之一:产业的振兴

 4.未来猜想之二:体系的流通

 5.未来猜想之三:民富的时代

 6.未来猜想之四:技术的嬗变

 7.未来猜想之五:消费的社会

 8.未来猜想之六:资源的分割

 9.未来猜想之七:财富的整合

 10.未来猜想之八:一个大国的崛起

试读章节

(3)民与官的博弈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

当我们从一间黑暗的屋子中走出,走到光明的地方时,眼睛一定会感到本能的不适应,甚至会习惯性地继续向暗处流连,以克服强光带给我们的刺激。

当我们都习惯于把眼睛紧紧地盯向政策,形成了对政策依赖时,往往就会忽视市场经济的核心与关键,忽视掉市场规律。

与“黑屋”到“阳光”的转变不同,适应一个新经济体制需要更漫长的周期,加之我们原本的一无所知,因此,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们对于市场的畏惧感和对市场规律认知的无力感也就越来越深刻。

当计划经济的列车,在固定轨道上隆隆驶过数十年的时候,想要在一瞬间将它推向另一条轨道,就自然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摩擦、甚至是碰撞。

在这个已经过半的大时代中,发生的任何一次碰撞与摩擦,在今天看起来都是那样的激烈,关于这些事件的讨论直到今天还在进行,在某种意义上,它们都具有相当鲜明和独特的中国式特征。

在2002年的1月份,给中国企业家们带来寒冷的不止是冬季,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于昔日的饮料产业明星健力宝上。

在这一年里,健力宝不再是因为它骄人的销售业绩,也不是大手笔的广告造势而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此相反,全社会讨论的是它的产权归属。

在这场政商博弈之中,地方政府与健力宝之间发生了产权明晰化思路上的分歧,最终前者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抛弃后者,这样的破裂,直接导致了企业的快速衰败。

政商破裂!

但最终,我们却还是容忍了这样的事件,并眼睁睁地看着科隆电器、华晨汽车等名噪一时的优秀企业,一步步地踏进末路。

政商破裂只是新旧经济体制转型下,政商博弈的一个景象之一,由这种博弈所引发的失败与出局,只不过是大时代中体制转轨所碰撞、摩擦出来的几点火星而已。

而这种历史性的事件,恰恰证明了一点,那就是体制不但在变革,而且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变革。

更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发现了规律的运行方向。

(4)三大资本的互博

说到规律的大方向,我们就必须要认清身处的环境,因为那是一个纷乱复杂、风险重重的世界。

市场经济的大幅度铺陈,固然是导致我们茫然无措的原因,而为了去追求自由经济所带来的利益,我们就不得不承受与整个旧经济体制的剥离,甚至是对抗。

在我们的经济体制下,还存在着一支强大的力量。这就是国有资本集团。

正是这股力量,支撑了我们的国家经济体系运行长达数十年之久,直到现在,它们都还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资本支柱,更是国家所直接掌握的战略性资源。

对于这样一位曾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共和国长子”,对于这样一棵曾果实累累、根深叶茂的老树,相信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国有资本的变革、壮大和保护都将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最主要方针。

在中国的经济体制下,来自国际的资本,一直受到税收等多个方面的优待,这使得本就显示出极强实力的国际资本,变得更加气势凌人。

如此一来,萌芽于民间的民营资本力量,就这样在成长的过程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而我们眼之所见的种种景象,统统可以归结为一点:  三大资本在中国经济体制下的博弈,构成了所有经济现象的内因!

于是,我们终于成功地找到了这一切的症结,找到了那个隐藏于迷雾之下的规律。

(5)逝去的政策时代

2006年火爆于中国的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中有这样的台词:

“形势逼人,形势喜人。”

同样的,越是处于纷乱之中,我们就越是容易占到最大的便宜。

在我们的文化中,有着对“快刀斩乱麻”的崇尚,更有着对“杀出重围”的期许,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任何时代,这样的英雄气质都在我们身上存在着。

而面对纷乱的形势,这样的气质正是成功所必需的心态。

更值得我们欣喜的是,尽管形势逼人,经济体制转型的大方向却是毫无疑问的,这种渐变的端倪,已经在过去的大时代中露出头角。

回顾已经走过的2008年,那无疑是危机重重的一年。保证就业、保证经济增长、保证社会稳定、保证民众生活水平等话题,已经从过去的巷议杂谈,悄悄地上升到了政治议题。

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挽救股市、挽救楼市、挽救出口企业、挽救中小企业的救市政策陆续出台。

于是我们看到,银行降息了,房贷宽松了,出口退税优惠了,企业贷款审批了,面对着越来越恶劣的国际经济形势,以及来自社会内部的危机,面对各方利益群体的自我救赎,政府终于不得不重拾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

然而和过去不同的是,在政策的刺激下,股市却仍然萎靡不振,楼市春天迟迟不至,出口企业仍然举步维艰,中小企业继续山穷水尽,可以说,这些政策的效用已经大不如前。

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

答案肯定是前者!

原因很简单,当我们的经济体制逐渐转向市场经济的时候,政策的效用必然会逐渐减弱,一切行动与趋势,都不得不唯市场规律马首是瞻。

可以预见的是,那个期待着用政策博弈来获取自身利益的依赖时期,正随着体制的转型而逐渐成为过去时。未来10年的全新产业,未来10年的全新规则,就这样随着时间的远去,逐步向我们走来。

然而,我们将会以怎样的实力去应对?

我们不清楚,除非我们努力找到其他的规律。P10-13

序言

不论用怎样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它的变化是绝对无法否认的。

仅仅在这十余年里,中国已经彻底告剐了短缺经济,从封闭的农业国成为了“世界工厂”,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中国的产品如同潮水般涌向全世界,中国的经济也已经成为了全新的一极。

并且,这是令人生畏的一极。

一个现象很能说明这一点的真实,比如在美国、在欧洲,人们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提起一个话题:如何应对来自中国的冲击,如同在1990年那个时候,谈论如何应对日本一样。

这种如同波涛般具有冲击力的势头,构成了中国经济在过去岁月中的巨大成长。

现在,在2010年的节点上,中国的经济现实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貌。

悲观的人看到,中国的人民币持续升值,石油、矿产等战略资源价格飙升,资源外流,土地,劳动力与环境成本上升迅速,原本保有的低成本优势正在被削弱;而与此同时,民众的生存状态却越来越值得担忧。

除此之外,中国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末端地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仅仅是低成本的制造能力,而在出口受挫的大前提下,这种能力为经济所提供的贡献越发变得微弱。

在这样斑驳的表象之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现实?中国经济是否会如同某些观点所分析的那样,在下一个十年里变得一蹶不振,或者爆发出更大的潜能,创造出下一波凌厉的增长势头?

在这些问题的督促下,找到理解现实的钥匙就变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兴盛与衰落、繁荣与萧条、辉煌与暗淡,这一切变故,本是周而复始的社会规律,然而却总是在我们措手不及的时候来临。

我们之所以目不暇接,应对失措,原因并不在于变故来得突然,而是因为我们对社会运行的规律缺乏认识,对时代中闪现而过的特征更缺乏把握。

我们可以淡忘过去遭遇过的成功与失败,却不能对这些变故背后的规律熟视无睹,否则我们便很难获得成功,更可能遭受失败。

我们可以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看作历史,却不能不知道主导社会进程的力量来自何处。

我们对于未来的把握,关键就在于我们对规律的认识上。

任何事件的变故,都要受到规律的操纵,各种各样的事件花样迭出,规律却是一成不变的,假如我们能够掌握规律,便足以在纷乱的形势中保持心明眼亮,在中国经济的下一波浪潮中笑看风云际会。

我们必须找到规律,将其一条条梳理成线,辨别出是哪一条规律牵动命运,哪一条规律推动社会,哪一条规律引发变革,哪一条规律颠覆世界。

究竟是资本,还是技术,是自然法则,还是思维方式,无论谁主沉浮,我们都必须找到它们。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对过去的时代有所认知,认识到从2000年开始,到十年后终止,在这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社会经历了怎样的一场变革,我们的起点起于何处,我们又将在何处落足。

我们需要理性的思考,只有这样,方能在果断的行动中出奇制胜,因此我们需要一次全方位的洞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抛开表面的问题,以十年的时间为资本,以细致的考量为手段,围绕制度、思想、观念、伦理、技术、资本、文化等多个领域,铸就一把饱经磨砺的规律之剑,再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未来十年的征途。

在这部凝结了思考与论证的书中,我们正在与自己进行一场智慧的厮杀。

所谓的厮杀,也就是以不同视角对于社会规律的探讨,需要知道的是,规律绝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磨灭,相反,鉴于规律的普适性,前人的行为、动机与思维,与我们现在没有任何区别,也正因为如此,本书写作的目的并不在于做出预言,而在于强调培养前瞻性的方法。

正如你所知道的那样,在这本书中,你可能会找到自己的道路。

道之所存,心之所存。

是为序。

陈斯文

2010年4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经济猜想(变革的十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斯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85765
开本 16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0-09-01
首版时间 2010-09-01
印刷时间 2010-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3.2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40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8: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