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民主与再分配/东方编译所译丛 |
内容 | 内容推荐 国家何时实现民主化?是什么使得威权政体得以存在?时常导致类似苏维埃那样左翼政权的革命何以爆发?自亚里士多德到当代政治科学,大量文献试图回答这些问题,然而我们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关于政治发展过程的令人信服的解释。借用博弈论的分析工具,卡莱斯·鲍什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政治转型理论:政治制度取决于经济资产的属性、资产在个体间的分配情况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均势。《民主与再分配》追溯到19世纪中叶,通过详尽的历史研究和大量的统计分析,提出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什么民主在19世纪农耕为主的挪威,瑞典、美国东北部取得胜利,却在地主势力强大的地区失利?本书阐明了民主在发达国家传播的原因,澄清了为什么富裕的产油国盛行威权主义,同时解释了过去两个世纪革命爆发与政权更迭的分布状况。为了进一步探究政治制度的本质,本书还对民主和专制的分配及统治后果作了评估。 目录 中文版前言 致谢 导论 理论与经验之争 本书的观点 本书的计划 第一章 政治转型理论 资产的初次分配和对再分配的需求 政治制度的选择 不平等度、资产专用性和镇压成本的探讨 中产阶级的作用以及跨阶级联盟的形成 结论 附录1.1 验证初始模型的结果 附录1.2 发展一民主关联性的其他解释 第二章 经验证据 1800年以来的政治制度与政治转型 对“二战”后时期的经验分析 对19世纪中叶以来的经验分析 革命与内战 附录2.1 政治制度一览表1800~1994年 第三章 历史证据 瑞士诸州的民主 美国的民主 结论 第四章 理论延伸:增长、贸易、政治制度 经济增长与可信承诺 社会流动性与民主 贸易与民主 政治制度 结论 第五章 民主与公共部门 公共部门的发展 数据与方法 经验分析结果 结论 第六章 国家、没收威胁与发展的可能性 国家与没收的威胁 经济改革与民主制度的可能性 不平等的起源与资本流动性 结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导语 鲍什的书将传统发展主义者关于政权变更研究的观点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发展主义者看来,如果先前没有发生从威权主义的转型,经济富裕会导致民主政权不可逆转的胜利。基于一个严密理论框架下的资产属性、所有权分配和对资产的控制,卡莱斯·鲍什在巴林顿·摩尔关于政权变更的历史——比较经典著作与道格拉斯·诺思的新制度主义政治经济分析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在《民主与再分配》中鲍什能够从自己简约的框架中得出一系列可验证的假设,并且通过经验方式对其进行考察。 社会与经济不平等、再分配压力、政治暴力以及民主的拓展与巩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就这一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卡莱斯·鲍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全新参考点。他提出平等与资产的流动性有益于民主,这还依赖于政治动员和镇压的成本。这本书综合运用了制度选择的博弈论、参与者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描述、历史和定量数据等方法来支撑他的论点。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民主与再分配/东方编译所译丛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卡莱斯·鲍什 |
译者 | 译者:熊洁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81520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1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4 |
CIP核字 | 2018105522 |
中图分类号 | D08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29 |
宽 | 15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