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刑事制裁体系变革论/法学与法治建设研究文丛
内容
内容推荐
《刑事制裁体系变革论》是一部系统研究我国刑事制裁体系变革问题的学术著作。作者敦宁在对刑事制裁体系的概念和构造进行深入解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传统刑事制裁体系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在刑事制裁范围方面,应当实现从“恪守谦抑”到“法网严密”的转变,主要措施就是以人身自由罚为标准,对犯罪与行政违法的范围进行重新划分。在刑事制裁方法方面,应当实现从“隐性双轨制”到“显性双轨制”的转变,核心就是在我国刑法中专章规定保安处分制度。在刑事制裁制度方面,应当实现从“平面化”到“层次化”的转变,最终目标是建立系统化的犯罪分层制裁制度。
作者简介
敦宁,男,1980年生,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大学刑事法治与犯罪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法学博士、博士后,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访问学者,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长期致力于刑法学和刑事政策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学术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和市厅级奖项。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界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刑事制裁体系的概念解析与范式考察
第一节 刑事制裁体系的概念解析
一、刑事制裁体系概念的提出
二、刑事制裁体系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
三、刑事制裁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
第二节 刑事制裁体系的域外范式
一、法国的刑事制裁体系
二、德国的刑事制裁体系
三、日本的刑事制裁体系
四、美国的刑事制裁体系
第三节 刑事制裁体系的中国特色
一、刑事制裁范围划定:“定量”因素支配下的狭窄犯罪圈
二、刑事制裁方法建构:重刑主导下的“隐性双轨制”
三、刑事制裁制度设计:“平面化”格局下的部分区别对待
第二章 劳动教养废止、刑法修正与我国传统刑事制裁体系面临的挑战
第一节 劳动教养制度的废止
一、劳动教养制度从形成到废止的历程
二、劳动教养制度废止的原因分析
三、劳动教养制度废止体现的制裁理念转变
第二节 刑法的两次全面修正
一、《刑法修正案(八)》的主要内容
二、《刑法修正案(九)》的主要内容
三、两个刑法修正案体现的刑事立法趋势
第三节 我国传统刑事制裁体系面临的挑战
一、紧缩性的刑事制裁范围面临的挑战
二、以重刑为主导的刑事制裁方法体系面临的挑战
三、“平面化”的刑事制裁制度设计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 刑事制裁范围调整:从“恪守谦抑”到“法网严密”
第一节 刑法谦抑主义的西方立场与中国贯彻
一、刑法谦抑主义的西方立场
二、刑法谦抑主义的中国贯彻
第二节 实践与立场的“形式背离”:我国历次刑法修正的犯罪化趋向
一、犯罪圈的横向拓展
二、犯罪圈的纵向延伸
三、学界对刑法修正犯罪化趋向的批评
第三节 刑法谦抑主义西方立场的中国反思
一、倡导“入罪谦抑”不应忽视犯罪体系的中西差异
二、过度强调“入罪谦抑”未必有利于保障人权
三、过度强调“入罪谦抑”也不利于法治社会的规则建构
第四节 刑法谦抑主义的正确认识及我国的立场转换
一、刑法谦抑主义的正确认识
二、刑法谦抑主义立场的重心转换
第五节 通过犯罪化严密刑事法网的路径选择
一、一般犯罪化与行政违法行为犯罪化
二、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划分标准问题
三、以人身自由罚为标准重新划分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
第四章 刑事制裁方法建构:从“隐性双轨制”到“显性双轨制”
第一节 保安处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一、保安处分制度的形成
二、保安处分制度的发展
第二节 刑罚与保安处分的关系
一、刑罚与保安处分“二元论”——旧派的刑法观
二、刑罚与保安处分“一元论”——新派的刑法观
三、刑罚与保安处分关系的正确认识——折中主义的视野
第三节 域外保安处分制度的基本构造
一、保安处分的措施与对象
二、保安处分的适用程序
三、保安处分的适用原则
四、保安处分的执行制度
第四节 我国建构保安处分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我国建构保安处分制度的必要性
二、我国建构保安处分制度的可行性
第五节 我国保安处分制度的完整建构
一、在刑法典中专章规定保安处分制度
二、集中规定保安处分的具体措施及其适用对象
三、全面实现保安处分适用程序的司法化
四、明确规定保安处分的适用原则
五、合理设计保安处分的执行制度
第五章 刑事制裁制度设计:从“平面化”到“层次化”
第一节 犯罪分层制裁制度的实践功能
一、犯罪分层制裁制度与刑事政策的贯彻执行
二、犯罪分层制裁制度与司法资源的合理分配
三、犯罪分层制裁制度与罪刑观念的转换更新
第二节 我国的犯罪轻重分层
一、轻罪与重罪的概念界定
二、轻罪与重罪划分标准的域外考察
三、轻罪与重罪的中国划分
第三节 我国重罪制裁制度的完善
一、继续削减死刑配置
二、完善无期徒刑制度
三、改革重罪减刑、假释制度
四、严格重罪司法程序
第四节 我国轻罪制裁制度的建构
一、完善轻罪刑罚方法
二、规范并扩大缓刑适用
三、设置多样化的轻罪简易程序
四、限制轻罪的处罚范围
五、构建轻罪前科消灭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刑事制裁体系变革论》作者敦宁在对刑事制裁体系的概念和构造进行深入解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传统刑事制裁体系在新形势下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内容包括五章:刑事制裁体系的概念解析与范式考察;劳动教养废止、刑法修正与我国传统刑事制裁体系面临的挑战;刑事制裁范围调整:从“恪守谦抑”到“法网严密”;刑事制裁方法建构:从“隐性双轨制”到“显性双轨制”;刑事制裁制度设计:从“平面化”到“层次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刑事制裁体系变革论/法学与法治建设研究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敦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9728304
开本 16开
页数 2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8-12-01
首版时间 2018-12-01
印刷时间 201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416
CIP核字 2018244118
中图分类号 D924.04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1
14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16: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