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举世公认的现代经济学之父,同时他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一生大部分心血都倾注在《道德情操论》的修订上,从1759年首版到去世,他对《道德情操论》先后进行了6次修订,正是在修改过程中完成了《国富论》,甚至《国富论》首页上还强调“《道德情操论》的作者”。
| 图书 | 道德情操论 |
| 内容 |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创立者、举世公认的现代经济学之父,同时他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奉献了两部传世经典:《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又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他一生大部分心血都倾注在《道德情操论》的修订上,从1759年首版到去世,他对《道德情操论》先后进行了6次修订,正是在修改过程中完成了《国富论》,甚至《国富论》首页上还强调“《道德情操论》的作者”。 书评(媒体评论)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已” 目录 卷一 行为的合宜性 第一章 论合宜感 第二章 达到合宜性的各类激情的程度 第三章 处境对行为合宜性的影响 卷二 优点和缺点,或奖赏与惩罚的对象 第一章 认识优点与缺点 第二章 正义与仁慈 卷三 自我评价的基础,兼论责任感 卷四 与美德相关的品质 卷五 道德的学说 第一章 美德品性的各类学说 第二章 探讨赞许原理的学说 精彩页 人性中总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无论在我们看来某人如何自私,他总是会对别人的命运感兴趣,会去关心别人的幸福,尽管他除了因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即当我们看到、真正感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这种人性中固有的感情绝不是良善君子的专属,尽管他们可能对此最为敏感,即使是一个罪大恶极、无视一切社会规范的无赖也会心怀一定程度的同情。 导语 《道德情操论》是亚当·斯密的伦理学著作,从人类的情感和同情心出发,讨论了善恶、美丑、正义、责任等一系列概念,进而揭示出人类社会赖以维系、和谐发展的秘密。本书对于促进人类福利这一更大的社会目的起到了更为基本的作用,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堪称西方世界的《论语》。 序言 《道德情操论》是18世纪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和 内容推荐 《道德情操论》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有“现代经济学之父”美誉的亚当·斯密的传世经典。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道德情操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英)亚当·斯密 |
| 译者 | 译者:胡乃波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龄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910061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47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5 |
| 出版时间 | 2018-10-01 |
| 首版时间 | 2018-10-01 |
| 印刷时间 | 2018-10-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74 |
| CIP核字 | 2017143919 |
| 中图分类号 | B82-095.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4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