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华严学/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
内容 | 内容推荐 龟川教信著的《华严学》是真理的直证,也体现了智慧学的佛教特殊性,亦同时为依据实践之行道,更能深一层增加其本质的明鲜。哲学,是成为一切文化的基础,从而究讨幽远的真理;伦理学,则是树立人间的行为,引导人类走向真正的幸福与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作者简介 印海,江苏省如皋人,俗姓刘。号圆修。生于一九二七年。十三岁依止定慧寺智明法师出家。一九四七年受具足戒于南京宝华寺,后至常州天宁佛学院求法。一九四九年春赴台,先后依止慈航法师及亲近印顺导师。曾任福严精舍与慧日讲堂监院与住持,并筹办太虚、福严二佛学院,任职二院副院长。又讲学于基隆正觉佛学院等。一九六七年游化东南亚各地。一九七六年应纽约东禅寺之请,讲说《弥勒上生经》。一九七七年再度赴美,创建法印寺于南加州洛杉矶。译有《中印禅宗史》《中国净土教理史》《佛教唯心论概述》等。 目录 成一法师序 原序 第一章 序说 1 教学特征之把握 2 象征主义之哲学 3 修观实践之行学 第二章 教学之基本 1 《华严经》之本相 2 本经之成一 3 本经之传译 4 本经之构成 第三章 传统与己证 l讲解与注疏 2 中国五祖之传承 3 五祖以外之讲学 4 日本传持之消长 第四章 教相与批判 1 华严教判之性格 2 五教判与十宗判 3 同别二教判 4 三乘对一乘之问题 第五章 缘起与性起 1 出典与相承 2 意义与内容 3 二起之关系 4 二起之课题 第六章 四种法界之体系 1 一心法界 2 传承与解释 3 体系的关联 4 理事无碍之理解 第七章 空观与有行 1 普贤行与空观 2 有空思想与缘成 3 三性与真妄 4 生的形式与因门六义 第八章 事事无碍之构造 1 相即与相入 2 同体与异体 3 无碍之论证 4 十玄缘起与六相圆融 第九章 断惑与观法 1 《华严经》与行道 2 断惑与行位 3 华严观法之特色 4 华严观法之部门 第十章 证果之依正 1 佛身之表法 2 佛土之现示 译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华严学/中国佛学经典宝藏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龟川教信 |
译者 | 译者:印海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086059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4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72 |
CIP核字 | 2015249269 |
中图分类号 | B94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9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上海大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