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园城市/21世纪城市新形态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一个时空倒错、道路迷茫、条件苛刻、、进程更快速的城市化的中国,如何走出一条独特的科学发展的城市道路?如何避免重蹈西方"先污染、后治理"或者"先圈地、先破坏、后建设"甚至"建设性的破坏、破坏性的建设的城市发展老路?

本书讲述了一条城市乡村化道路,即一种生态化、休闲化后现代城市形态的家园城市。城市由水泥灰森林变成放眼绿空间,彰显城市化发展的人文关怀,使当代中国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家园城市概述(1)

 第一节城市发展的历史抉择(2)

 第二节家园城市的建构理念(24)

 第三节家园城市的打造原则(34)

第二章家园城市的目标(44)

 第一节家园城市目标的选择(45)

 第二节家园城市发展指标的构建(57)

 第三节家园城市发展的价值考量(68)

第三章家园城市的基本内容(74)

 第一节富裕的家园(75)

 第二节平安的家园(79)

 第三节绿色的家园(82)

 第四节温馨的家园(89)

 第五节诚信的家园(95)

 第六节健康的家园(100)

 第七节创业的家园(104)

 第八节休闲的家园(111)

第四章家园城市的构建(116)

 第一节主体性塑造(119)

 第二节市场化运作(125)

 第三节有情化操作(128)

 第四节个性化打造(137)

 第五节理性化思考(143)

 第六节社会化发展(149)

第五章家园城市的运行机制(158)

 第一节统筹发展的加速器(160)

 第二节生态环境的净化器(166)

 第三节社会文明的稳定器(174)

 第四节优质服务的调控器(184)

 第五节特色文化的推进器(195)

 第六节心态调节的平衡器(198)

 第七节突发事件的控制器(202)

 第八节美好生活的放大器(206)

第六章家园城市规划的实施(213)

第一节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路径转向(214)

第二节家园城市的具体实施(228)

主要参考文献(245)

后记(250)

试读章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

真正正确的行动体系更需要的不是人为的支撑,而是正确的思想体系。

——埃比尼泽·霍华德

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了充满挑战又充满希望的21世纪。

一部城市文明史,始终是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城市和怎样建设城市”这个基本问题而展开的。5000多年前,人类为了更好地生活,以其伟大的智慧和力量创建了属于自己的城市。正如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所说:“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①

然而,在漫长的农耕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城市化进展十分缓慢。进入18世纪以后,工业文明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快速跃升,引发了社会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工业化使人类真正站立了起来,人们不再受大自然的束缚。与此相联,工业化不仅促进了原有城市规模的扩展,而且迅速导致现代意义上城市的生成。城市不仅成为一定区域人口的集中聚居地,而且逐渐成了区域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中心。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城市的繁荣,提高了经济运行水平,带来了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但伴随而来的却是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减少、人们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等问题。时任联合国安理会助理秘书长的沃利·恩道指出:“城市化既可能是无可比拟的未来之光明前景所在,也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灾难之凶兆,所以,未来会怎样就取决于我们当今的所作所为。”①人类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没有处理好人与城市的关系,走了一条畸形曲折、片面发展的道路。人类究竟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究竟怎样创造更为理想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究竟怎样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生活,这是现代城市发展所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P1-2

序言

当代中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毋庸置疑,中国城市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无论是发展规模还是发展速度都是以往历史不可比拟的。但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诸多的遗憾,也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书是对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问题反思的产物。在城市化发展新的实践中,中国不仅要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成功的有益做法和实际经验,自觉加快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而且要深刻体现并实现城市化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既打造完善而优美的物质家园,又塑造温馨而可爱的精神家园。21世纪城市规划师宣言指出,构建21世纪城市规划的三大和谐纲领,一是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相协调,即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实现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延续性,即达到实践上的和谐;三是城市中各社会集团之间、人与人的社会和谐①。和谐是城市文明的基石,是现代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家园城市是21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理性选择。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家园城市概述,着重阐述家园城市是人类城市文明发展的历史必然,要建设家园城市,就必须更新城市发展理念,确立新的城市打造原则;第二章家园城市的目标,着重探讨了家园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不仅提出家园城市建设的根本目标,而且阐述了家园城市建设的具体目标,还比较系统地设计了家园城市发展的具体指标,确立了家园城市发展的价值考量原则和方法;第三章家园城市的主要内容,集中讨论了家园城市丰富的内涵,提出了构建家园城市的各种元素、要件,为搞好现代文明城市提供了新的视角;第四章家园城市的构建,明确了家园城市构建的思路,搭建了城市化发展的新的平台;第五章家园城市的运行机制,揭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内在联系,推出了处理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第六章家园城市规划的实施,具体分析了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状,特别强调中国城市化发展要实现路径转向,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推进社会善治,着力解决城乡居民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和难题。

本书的写作目的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彰显城市化发展的人文关怀,使当代中国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温馨的家,都能过上有尊严、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体面生活,使我们的城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变得更安全、更繁华、更平等、更美丽,真正成为人们共同的理想家园。

后记

本书的写作目的是为了揭示一种新颖的城市建设理念,探求2l世纪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要旨和根蒂,明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实质在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建设家园城市的目的是为了坚持以人为本,更好地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的完善,使城市不仅成为人富裕的物质生活家园,而且成为人理想的精神生活家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科学地设计城市、民主地管理城市、齐心协力营造家园城市被提上了日程。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家园城市的形成,家园城市的内容,家园城市的功能,家园城市的机制,家园城市的价值,家园城市的目标和家园城市的实施等。打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家园城市,虽不能代表明日中国城市发展的全部,也不能展示明日城市建设的全貌,但却是今日中国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客观选择,家园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及努力的方向。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苏州大学校长助理、我的导师任平教授的悉心指导,得到了苏州大学中国农村城镇化研究中心、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苏州大学苏南发展研究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热情帮助,在此向关心本书写作和出版的各位领导和老师表示诚挚的谢意!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中国计划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同志的大力支持,中国计划出版社领导和责任编辑为本书的出版进行了精心指导、认真修正,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在此谨向付出大量辛勤劳动的中国计划出版社各位领导和编辑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重要文献、专著、论文和资料,有些已经在正文后列出,有些暂时无法找到出处。在此,特向在本书中所有被我引用过的研究资料的原作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对我所引用但没有列入参考文献的其他作者表示深深的歉意!

由于时间仓促,加上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漏之处,敬请各位同仁赐教。

姜建成

2004年清明节于姑苏东吴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园城市/21世纪城市新形态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姜建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74170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8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