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梅光迪学案(精)/浙大先生书系 |
| 内容 | 内容推荐 陈静、张凯编的《梅光迪学案(精)》收录了梅光迪先生发表于各种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以及私人的信函、日记。能够使得我们对于梅光迪先生的思想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进一步促进对于其文化思想、文学思想、教育思想和生平事迹的研究。 作者简介 梅光迪(1890—1945),字迪生,一字觐庄,安徽宣城人。著名学者、西洋文学家。出生书香世家,宋代梅圣俞、清代梅文鼎等为其先祖。1911年考取第三届庚子赔款留美生,同年赴美入威斯康星大学。1913年夏转入芝加哥的西北大学。1915年夏,转往哈佛大学深造,专攻文学。1920年夏自美归国,应刘伯明邀,到南京高等师范任教。1921年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办中国第一个西洋文学系,并和胡先骗、吴宓、柳诒徵、刘伯明等人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之志创办《学衡》。1924年到美国哈佛大学任教。1927年归国,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不久,再往哈佛大学担任汉文副教授,于1936年夏自美回国,应浙江大学竺校长聘,任文理学院副院长兼外国文学系主任。1938年当选为国民参政员。1939年浙大文理学院分为文学院与理学院,被任为文学院院长。1945年12月27日在贵阳病殁。 目录 导论 梅光迪与近代中国人文主义 序与胡适交谊的由来 民权主义之流弊论 自觉与盲从 女子与文化 评提倡新文化者 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 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 中国文学在现在西洋之情形 现今西洋人文主义 安诺德之文化论 孔子之风度 九年后之回忆 中国古典文学之重要 西方在觉醒吗 人文主义和现代中国 爱国主义之今昔 非常时期与历史教训 言论界之新使命 斥伪教育 近代大一统思想之演变 英美合作之必然性 卡莱尔与中国 评《白璧德:人和师》 英国文人生活之今昔 国民参政会提案三件 致胡适四十六通 致张晓峰(其昀)四通 致竺可桢二通 日记选录 附录 梅光迪的矛与梅光迪的盾 评梅光迪之所评 评梅光迪底《女子与文化》 梅迪生先生传略 梅迪生先生文录序 悼梅迪生先生 哭梅迪生先生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梅光迪学案(精)/浙大先生书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梅光迪 |
| 译者 | |
| 编者 | 陈静//张凯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182843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98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255 |
| 出版时间 | 2019-01-01 |
| 首版时间 | 2019-01-01 |
| 印刷时间 | 2019-0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488 |
| CIP核字 | 2018120621 |
| 中图分类号 | C5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9.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浙江 |
| 长 | 217 |
| 宽 | 151 |
| 高 | 21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