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虚假的民主
内容
作者简介

威廉恩道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学士、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比较经济学硕士,长期旅居德国,从事国际政治、经济、世界新秩序研究近40年。

代表作品:《目标中国——华盛顿的“屠龙”战略》、《石油战争——石油政治决定世界新秩序》、《石油大棋局——下一个目标中国》、《政府外脑——影响美国决策的智库》

内容简介

美国政府打着民主的旗号招摇过市,却通过中情局等机构对人权进行控制。美国的大财团、大资本家通过对政府的渗透、控制,不断为自身牟利。本书揭露了美国政治非人性化的一面,以及所谓的民主的虚伪。

目录

·第一章

干中央情报局的活儿,但秘而不宣……

中央情报局被偷走的信

“国家安全政府”的诞生

北约冷战:美国的“生存空间”

需要全新的措施

·第二章

教皇、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和波兰的

“休克疗法”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首个目标:波兰

政治性的波兰教皇

经济“休克疗法”

·第三章

中央情报局的叶利钦政变:抢劫俄罗斯

俄罗斯的叶利钦灾难

布什的中央情报局“老伙计”

中央情报局发动的叶利钦“民主”政变

“铁锤行动”

“马里克”黄金的黑暗来源

腐败的克格勃将军和他们的“小家伙”

里格斯银行:躲在暗处的人物

里格斯维美德SA公司

梅纳捷普银行、Runikom银行和RKB银行

精彩书摘

作为总统,罗纳德·里根被人们记住的是播下军事对抗的种子,在1989年离开白宫仅数月之后就结束了与苏联的冷战。里根总统提高军费开支,在阿富汗利用穆斯林“圣战者”开展秘密恐怖战争对付苏联军队,提出“星球大战”导弹防御计划,这些都在莫斯科1989年11月决定听任柏林墙倒塌上发挥了作用。然而,在里根总统任期之初一个很少为人所知的决定,导致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不稳定,激起越来越多的地区战争、混乱,以及假冒“伊斯兰圣战”名义、四处扩散的恐怖主义,如后来广为人知的“基地”组织或“伊斯兰国”。

1984年,一个叫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的新设非政府组织在华盛顿开张了。它的名称故意起成听起来“高尚而仁慈”,类似于设在华盛顿的“国家艺术基金会”或“国家人文基金会”。

然而,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做起事来却既非博爱也不人道,它对促进我们在通常意义上理解的民主也根本不感兴趣。它的使命是系统地虚假宣传美国,以此作为武器来颠覆世界各地那些不愿意顺从华盛顿的战略目标的政权,这些政权有的是反对有利于美国跨国公司的贸易全球化,有的是为保证国民健康和公民安全拒绝美国的转基因食品。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是一个工具,是推行我们所说的“虚假民主”的政策工具,目的是推进华盛顿的全球目标。

很快,华盛顿的“促进民主”就会有更具渲染效果的名称——“颜色革命”,这与麦迪逊大街的颜色主题有关。所谓“颜色革命”,实质上就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和与他联手的美国政府支持的非政府组织,在其他国家牵头实施美国政府策动的政变。

1983年年初,当时在里根政府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的比尔·凯西说服里根总统创建某种影子中情局,看上去像私人拥有的非政府机构,这样可以躲避当时中央情报局正在遭受的审查和批评。用参与起草美国国会设立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法案的艾伦·温斯坦的话说,1991年接受《华盛顿邮报》采访时他就是这样坦率地说:“我们今天做的许多事,25年前都是由中央情报局秘而不宣地做的。”[2]

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美国政府秘密间谍机构来说是段难熬的时光。来自中央情报局内部的告密者或揭露真相的人员,如詹姆斯·阿格利、弗莱彻·普劳蒂或维克多·马尔凯蒂都公开发表了中情局某些秘密行动的细节,包括给国际学生组织经费,进行致幻剂(LSD)药品试验,中情局在肯尼迪总统遭暗杀事件中的作用,中情局在伊朗、越南、危地马拉、智利和其他地区策划的政变。

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美国国会被迫设立了两个委员会,一个是弗兰克·丘奇参议员领导的“丘奇委员会”,另一个是在国会众议院领导下的“派克委员会”,来查证针对中央情报局非法秘密行动的指控。除其他指控外,对中央情报局的指控还包括非法编制美国公民的档案,向美国国内反对越南战争的政治组织渗透。

为向公众表明政府真的要改变这个失去控制的机构,杰拉德·福特总统提名他的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在艾森豪威尔总统任内曾是中情局与白宫的联络人)来领导对中情局的第三个、据称是独立的调查,这就是1975年设立的“洛克菲勒委员会”,负责调查中情局的非法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洛克菲勒委员会报告公布之前,一位名叫迪克·切尼的白宫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删除了86页中情局暗杀活动的详细情况。洛克菲勒委员会后来提出的报告并不真实。[3]

20世纪70年代,作为副总统纳尔逊·洛克菲勒领导的中央情报局非法活动调查委员会,对中情局的罪恶活动进行了清洗漂白

然而,即便是中情局的罪恶活动被清洗漂白,这也对中情局在世界各地的秘密行动带来严重影响。为了继续实施政变行动,一旦曝光后又不带有中情局的痕迹,中情局局长比尔·凯西和中情局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个小团体设立了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这个机构。

在1983年致里根总统的白宫办公室主任爱德温·米斯三世的一封信中,比尔·凯西提出建议,设立一个看起来像私人的“支持民主”和“支持人权”的机构,来推进在世界关键地区发动政变、扶植对美国友好的政府的华盛顿日程。

比尔·凯西和中情局高级宣传专家沃尔特·小雷蒙德提出这样的主意,创建一个融资结构来支持已有的中情局的掩护机构“自由之家”,以及在美国正式政府机构序列之外的其他组织。这些“私人”组织将在特定国家开展宣传和政治行动,以往中情局曾秘密组织和资助这类活动。[4]

他们的主意是设立一个由美国财政部出资,但表面看起来属私人的实体,作为输送资金的渠道。这些资金通过美国新闻署(USIA,美国国务院的官方宣传机构)被“赠予”“私人”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用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早期支持者、与中情局有联系的“自由之家”新保守主义分子约书亚·穆拉夫奇克的话说,设立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用意是“在美国政府和美国政府经费的接受者之间再设一个隔离层……来自美国政府、但由与美国政府任何机构都没联系的独立私人机构来派发的资金,更好接受”。[5]

“一带一路”:共创欧亚新世纪

内容推荐
  
\t21世纪成了以美国为仅有霸权出现的单极世界,并以“民主”的政治诉求不断颠覆人类旧有的秩序,也引发一连串的抵制与忧思。威廉?恩道尔《虚假的民主》为人们揭示了从不同层面的国家、社会与生存的镜像间,对现代人类的民主与专制、文明与野蛮的现象提出了观察、比较和批判的视角。为了共同的利益,伪造民主,奉行霸权主义,在世界各国推行颠覆政权行为。本书围绕美国的决策部门与相关智囊机构、基金组织,如何形成共识输出各种匪夷所思的颜色革命,展现了一个涉及广泛、细节丰富并且惊心动魄的暴烈的“民主”进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虚假的民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威廉·恩道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6218297
开本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千字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71.22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25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6: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