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万有汉字:《说文解字》部首解读
内容
编辑推荐

 《万有汉字》为何大齐先生数十年教学的结晶,他认为理解汉字发展的源流,一定要从许慎《说文解字》入手,而《说文解字》中基础的,莫过于540个部首。本书是中国语言文字方面的普及读物,但在同类书籍中是颇为罕见的精品,只有对《说文解字》融会贯通,并且兼擅书画者才能胜任。经由书中简洁的形式、精到的内容,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文字知识,联想、生发出许多有意思的字形、字义问题,这也是《说文》之学的魅力所在。何大齐先生用简便直观的方式,将《说文解字》的精髓传达给了读者。

作者简介

何大齐:1940年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北京市特级教师,还著有《老北京民俗风情画》《燕京往事》《〈骆驼祥子〉何大齐插图·注释本》《〈茶馆〉何大齐插图本》等。

内容简介

读书须先识字。汉字,特别是汉字字源,蕴含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说文解字》这部中国最古老的字书是理解汉字的首要经典,但是由于生僻字多,释义古奥,现代人已经不易读懂。   

本书发凡起例,抽取《说文解字》全部540个部首,也就是540个最具代表性的汉字,做音、形、义的解释,结合文字演变、插图释义,让今天的读者得以理解汉字的字源、意涵和构成。本书篇幅虽然简短,但没有失去《说文》全书的基本面貌,以更加简便、直观的方式,将《说文》的精髓传达了出来。这些《说文》部首,组成了一万多汉字,包罗“天地鬼神、山川草木、世间人事”,说是“万有”,一点也不夸张。   全书由何大齐撰著、录写、插图,他的著述与其书法、绘画珠联璧合,也使本书成为融会了知识性与美感的艺术作品。

目录

前言

凡例

备注

说文一

说文二

说文三

说文四

说文五

说文六

说文七

说文八

说文九

说文一〇

说文一一

说文一二

说文一三

说文一四

检字表

书摘 

另见附件

前言

前言(节选)

汉字是一个宏大的代表音节的表意文字系统。中国第一部同时也是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字书是东汉人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许慎之子许冲在给皇帝的上书中自豪地介绍这部书,“天地鬼神、山川草木、鸟兽昆虫、杂物奇怪、王制礼仪、世间人事,莫不毕载”。这话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汉字又被人们称为方块字,它是由横、竖、点、撇、捺、挑、钩、折等基本笔画组成一个个模件,再采用左右组合、上下组合、包围组合等灵活多变的方式组合成一个个汉字。有的模件在漫长的书写过程中渐渐在固定位置出现、具有稳定表意功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部首”,如人字旁“亻”,水字旁“氵”。汉字系统就像一张大网,部首如同网上的节点,笔画构成的成千上万的字符可以藉着这些节点向四面八方延伸,把世间万物网罗殆尽。我们中国人是通过汉字把握万物的。

 《说文解字》这部书

关于汉字形成的规律和法则,我们的祖先在两千年前就已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做了透彻精辟的分析和总结,其代表著作就是东汉的经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读音的字典。

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今河南漯河)人。《说文解字》始作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完成于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前后历时二十二年。书写成之后,许慎已然病重,他的儿子许冲代他将书进献给皇帝,使这本书进入官学视野。

《说文解字》收录汉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异体字一千一百六十三个,共一万零五百一十六字,再按字形分成五百四十个部首,“分别部居”,“据形系联”,成为有系统的部首编字法。

《说文解字》是对汉字音、形、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字典。我们知道,每个汉字都具有三个因素:读音、字形、字义。文字学家黄侃说:“三者之中,又以声为最先,义次之,形为最后。”可知,读音对于认识汉字最为直观。面对一个字,我们首先要知道它的发音,但是读音与此字的形、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读音代表某个事物,完全是“约定俗成”的。这个读音一旦被大众所承认,这个声音就和这个文字所反映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了。这就说明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文字的目的即在于将语言记录下来。因此语言就成为可以看的视觉图形(文字)。文字较之口语可以传播得更加久远。我国五千多年悠久的文明史就是依靠汉字流传下来的。

按照《说文解字》对汉字发展史的理解,分为“文”“字”两个阶段。“文”代表的是字源,是汉字的形体根源、声音的根源、字义的根源。由“文”到“字”是汉字发展的方向。“文”是“依类象形”的简单图画符号,“字”是在“文”的基础上“形声相益”衍生扩充的复杂符号。在《说文解字》中,“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左右。而从“文”到“字”这一发展过程,又是和“书于竹帛”的历史密不可分。许慎说,经历了三皇五帝的漫长岁月,有的字改动了笔画,有的字产生了新的异体,看看泰山上的封禅石,七十二代君主们留下的石刻,字体都各不相同。谈汉字,绝对绕不开它的写法。

许慎对汉字史的整理,背后是汉代今、古文经学对峙的历史,更关系到经学家对经典阐释权的争夺、对当代政治理念的发挥,绝不仅仅是为了官学教育与行政官员选拔时能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时移世易,失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之后,《说文解字》的影响越来越限制在学院和专才之间。而我这本小书对汉字进行整理和书写,重新追述许慎的功业,怀抱的是完全不同的文化承担:我要写一本人人可读,能够轻松、正确、全面地破解汉字构成“密码”的普及性读物。

我眼中的汉字危机

我从事语言文字和书法教学已经五十余年,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汉字的篆、隶、楷、行、草各种字体和书体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对所讲的每一个汉字都按“六书”的造字法则进行说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深感汉字的博大精深,也常常感到学无止境!

但使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的大众教育长期忽视对汉字造字原理和法则的讲授,造成了国人对于汉字的字形与音义的关系缺乏基本认识,更遑论对“六书”的了解,所以现在写错别字的现象很普遍。例如:盲人摸象的“盲”与病入膏肓的“肓”不分;针灸的“灸”和脍炙人口的“炙”不分;“己、已、巳”相混;把“文采”的“采”写成“辨”的古字“釆”……目前国家大力提倡弘扬“国学”,加强文化自信,可是“国学”是以汉字作为载体的,不能正确掌握使用汉字,怎么传承国学,又怎么能有“文化自信”呢?许慎说“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这是至理名言,不能轻视。

除此之外,更有甚者,现在在各种媒体上还会经常出现一些对汉字望文生义的既错误又庸俗的曲解,误导青少年,影响极坏。例如某报刊上公然这样曲解汉字,仅列举“俗、雅”两例:“‘俗’字是一个人一个‘谷’,人吃五谷,就是‘俗’。谁能脱俗?除非不食人间烟火……”“俗”字正确解释为:形声字,从人、谷声,本义为“习惯”,引申义为“大众化的”。“谷”字本义为“山涧泉水”,和“五谷”无关,只因音同而作为“谷”的简化字;“‘雅’字是一个牙一个佳,要想雅,就要先吃饱了。所以雅从俗中来。要想成为一个雅士,就先做好一个俗人……”其实“雅”亦是形声字,从“隹”(意指短尾巴的鸟)“牙”声。本意是乌鸦。后被假借为古代的一种乐器。这是雅乐的由来,又引申为正统的、高尚、美好等义。“隹”与“佳”两个字音、形、义都不同,不能混淆。

上面所举“望文生义”是对汉字曲解的一种,而由“望形生义”带来的对汉字的歪曲亦不鲜见。汉字最初起源于图画,但是图画不等于文字。文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一个字必须有读音,有字义,字形则必须线条化、符号化。汉朝时,汉字由篆书发展成隶书,蜕变为不象形的线条化符号,文字学上称之为“不象形的象形字”。从图画到文字,是一个飞跃的质变。从象形的“文”向表意的“字”的衍变,是汉字不断发展成熟的正确方向,是绝不可以逆转的。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觉醒也伴随而来。但由于基本知识和文化素养的缺乏,在试图追寻传统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不堪卒读的事实。以举世瞩目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其徽标为一镌刻在印章上呈跳跃人形的“京”字,名曰“舞动的北京”。这个徽标寓意如何暂且不表,其造型的蹩脚却是不言而喻的。“京”为象形字,本义是指建在高台上的建筑,因此这个字的结构特征为带有耸立感的左右对称形。奥运徽标把“京”字的下半部臆想演绎成了跑起来的两条人腿,不啻于把步辇安上轱辘改装成了板车。文不对题自然不伦不类,而汉字构成的高明之处本在于从具象到意象的转换与升华,反其道而行则只能使之矮化,这种做法本身即是庸俗化的表现

说说我这本书

学校不教,媒体的误导,加重了汉字正确使用和传承下去的危机。但是,必须得承认,以往严肃的文字学书籍往往偏重考据和训诂,与普通读者确实存在着一定的距离;而通俗读物又大都是把复杂的汉字构成简单地统统附会成象形、会意两类,就字论字并加以简单、庸俗的图解,其不得要领必然错误百出。写一本人人可读,能够轻松、正确、全面地破解汉字构成“密码”的普及性读物是我多年的夙愿,我也为此做了大量的积累和长时间的准备。

在这本书中,我把五百四十个《说文》部首做音、形、义的通俗讲解,并为其中大部分配画了插图。《说文》部首,有很多是可以用图画来佐证其形义关系的,例如“马、羊、牛”等象形字,自然有其物象原形。而对于会意字,例如“印”,其形为一只手按着一个跪坐人的头部,本义是“按压”。生动地画出“印”字的本义,对于人们更直观地理解这类字的形义关系是大有裨益的。

插图使深奥难懂的文字学一看就能明白,使其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但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插图只是围绕着如何直观生动地诠释汉字而作,并非古代物质生活的名物考证。汉字发轫于高古,在动态中逐渐发展成形,若一定要为某一个字找到其确切对应的图解则无异于刻舟求剑,并不可为。因此,这些插图可谓“写实其表,写意其心”,而由此产生的不够确凿或可商榷之处,还请读者方家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万有汉字:《说文解字》部首解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何大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62598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6: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