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伯乐(完整版)
内容
产品特色

5bc03e88N1f8d0031.jp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萧红的粉丝与读者们;一切喜爱文学的读者朋友们

我将与蓝天碧水用处,留下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萧红绝笔。

《马伯乐》是萧红生前未完成之作,第九章完全文未完。

葛浩文爱萧红,如子善老师爱张爱玲,由研究而生爱,跨越七十多年的书写,只为圆一个致敬知音的梦。

我们读过了萧红,却不知她将如何安排《马伯乐》的命运,也许不再有人会如此书写了,读完它,需要勇气。

萧红误死庸医之手,如今《马伯乐》有了完整版,慰藉萧红,也慰藉我们的情结。

内容简介

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具才华的女作家,《马伯乐》是其代表作品之一,也是她的绝笔之作。第九章未写完被庸医误诊而去世。

故事的情节是这样的:

马伯乐出生于青岛一个有钱而且信洋教的家庭里,是“五四”以后成长起来的新青年,他没有任何谋生能力,仅凭借父亲的资本过日子,他依靠家人,却鄙视家人,家人的白眼和轻视实在忍受不下去时,他“出逃”到大学去旁听,不仅没能赚上钱,反而灰溜溜地回家来。但他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这种在家的窝囊处境,又跟家人说要去上海开书店,结果仍然是以灰溜溜回来而结束。“卢沟桥事件”一发生,马伯乐即刻从青岛逃到了上海,住在一个没有窗子、没有光线的房子里,吃的永远是蛋炒饭,却自我安慰说不吃饱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可以说,马伯乐在行为上都倒退到和叫花子相媲美的程度,可在精神上却欣赏着叫花子受过训练的饥饿“美”,欣赏着叫花子吃不饱也不哭,也不想法子再吃的“优美”。

萧红在创作完第二部第九章就去世了,使本书成为一部未完之书。葛浩文续写了第十章到第十三章,约3万字。英文稿完成后,葛浩文先生的夫人、翻译家林丽君(Sylvia Li-chun Lin) 女士将此作由英文译成汉语,这一跨越世纪的书写终于圆满完成。但续写的内容究竟是什么,马伯乐结局如何,留给读者们自己去读。

作者简介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6月2日生于黑龙江呼兰县,原名张道莹,笔名萧红,悄吟。1933年开始文学创作,与萧军出版作品合集《跋涉》。1934年到上海,次年中篇小说《生死场》在鲁迅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一种出版,这部作品使萧红在上世纪30年代文坛上崭露头角。1936年,萧红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抗日战争爆发后,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与萧军离异,与端木蕻良结合。1940年春与端木同抵香港,之后发表小说《马伯乐》《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1939年生人,印第安纳大学博士,圣母大学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早年以《萧红评传》闻名,后以翻译中国文学为读者称道。经他译成英文的中国作家有数十位之众,按译文出版先后:朱自清、黄春明、谢霜天、陈若曦、萧红、李昂、白先勇、东方白、萧军、袁琼琼、杨绛、林斤澜、王蒙、端木蕻良、汪曾祺、高晓声、王安忆、刘宾雁、萧飒、艾蓓、闻一多、阿成、莫言、刘恒、苏童、王朔、李锐、刘心武、王祯和、潘人木、格非、虹影、朱天文、巴金、施叔青、朱天心、贾平凹、刘震云、姜戎、老鬼、毕飞宇、老舍、阿来,等等。葛浩文还是研究者,尤其在现当代中国文学方面,数十年如一日,成绩斐然,说他是中国文学的海外传人也不过分。

序言

葛浩文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一九四〇年,东北作家萧红逃难暂居香港时写了一本名为《马伯乐》的长篇小说,第二年在重庆出版。同年续写《马伯乐》第二部,在香港的文艺刊物上连载发表,末了有“第九章完全文未完”的标记。可惜小说尚未续完,日本袭击香港,香港沦陷一个月后,作者因庸医开刀之误不幸去世,享年三十一岁。

之后由于种种环境因素,萧红的作品几乎无人问闻。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加州的旧金山州立大学攻读中文硕士时,偶然发现她的小说,阅读之后爱不释手。在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写博士论文时,决定研究她的生平与作品,写成英文版的《萧红传》,于一九七六年出版。后来我也翻译了她的两本长篇,《呼兰河传》及《生死场》,都陆续通过美国的出版社介绍给英文读者。接着想把《马伯乐》也翻译成英文,但教学研究及其他杂事繁多,进度很慢,又是未完的作品也怕很难找到出版社。有一年夏天,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的翻译研究中心做一些翻译工作,一天跟朋友聊起《马伯乐》时说,我读过萧红所有的作品,觉得我和她简直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她没写完的小说,我来替她完成吧。朋友相当赞成,认为这会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首例,完成了,我就是当代的高鹗。那我倒是不敢当。

说时容易做时难,我没写过小说,不知自己是否有写作天分,不敢斗胆动手,因此拖了将近二十年,直到几年前出了一本自己写的极短篇小说集后,才有信心提笔让马伯乐一家继续“活”一段时间。如何续《马伯乐》?小说家的想象力可谓天马行空,自由创造,可是也得创造得有“道理”。要怎么样才能让《马伯乐》续篇有道理?最初的想法是:不是有人认为萧红的《马伯乐》是一九四〇版的《阿Q正传》吗?相对于阿Q的低下背景,马伯乐的确可以说是一个中产阶级的阿Q,或许可以让马伯乐有类似阿Q的下场,也算是延续萧红对恩师益友鲁迅的怀念与景仰。但后来放弃了,主要是因为我觉得萧红是一个创造力十分丰富的作家,我认为她绝对不会满足于仅仅是模仿鲁迅的作品,她一定会另出奇想给读者一个惊艳的作品的。

考虑了很久之后的构想是这样的:续篇的故事发生的地点都是萧红本人去过的,如从上海到汉口,武昌到重庆而后转赴香港。如果《马伯乐》是萧红对鲁迅《阿Q正传》的一种回应,那我在续篇纳入萧红个人的逃难过程,也可喻为是我跟萧红的生平作品的隔代对话。续篇描述的事件有真也有假,增添的人物有真人也有纯属虚构的。另外,我也尽量收入萧红一些散文的片段,如“长安寺”“滑杆”等等。最让我头疼的是马伯乐这个人物的下场。在此不揭露,读者必须读到结尾才能知道我如何处理。

当然我无法知晓萧红会有什么反应,或她是否同意我续《马伯乐》的方式,只知道我这翻译以及创作的始末是完全出于对她的尊敬,希望读者看完后会觉得萧红如果地下有知也认可我的用心良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伯乐(完整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萧红 葛浩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203487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8-09-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