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达·芬奇日历(2019年):光耀五百年纪念(限量版)
内容
前言/序言

  身体、偏执和神性——达·芬奇500年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张晓凌
  2016年深秋的一个夜晚,我们一行人在淅沥小雨的伴随下,拜谒了卧居在芬奇镇建筑群落中的达·芬奇博物馆。因交通不便,晚9点方至。虽略带倦意,但工作人员依然微笑着将我们带进温暖的展厅。昏暗的灯光下,浸染着古典气息的500年前的科学殿堂缓缓地向我们敞开:飞行器、潜艇、坦克、攻城器械、水利装置……还有那座永远也不可能实施的“永动机”。在那一刻,历史的通道似乎一下子变得狭窄了。同行的朋友提出一个问题:在文艺复兴时代,这些发明既无实用价值,也不可能在市场上售卖,达·芬奇为什么还要鼓捣这些玩艺?我给出的答案有些妄加揣测:达·芬奇发明它们,是一个先知先觉对未来发现与狂喜的结果,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天才的拥有者;当然,还可能为了输出自己体内过剩的精力。从博物馆出来,已是深夜,一盏孤灯鬼眨眼般地在细雨中闪烁着。我忽而有一个奇怪的念头:那微弱的光如此神秘,如此捉摸不定,难道是达·芬奇的眼神,以穿越500年的疲惫与智慧,打量着我们这些异乡客?情境亦真亦幻,难以言说,能以这种心理感知与达·芬奇交流,也算不虚此行。
  文艺复兴的三杰都很孤傲,但自诩在科学和艺术两个领域都达到高峰的,却只有达·芬奇一人——说到科学和稀奇古怪的发明,米开朗基罗和拉菲尔只好闭嘴。
  科学和艺术两座高峰都涉及了身体——人的身体和地球的身体。公元1510年左右,近60岁的达·芬奇在研究人类心脏及体格3年后,所绘制的人体骨架和肌肉结构,在观察的敏锐性、结构功能的准确性和表现的美感上,皆傲视古今。差不多同一时期,达·芬奇对“地球的身体”进化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成果详尽地记录在《莱切斯特手稿》中。500年后,另一位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比尔·盖茨,以超过300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收入囊中。这既是一位天才对另一位天才的仰慕与致意,也是两颗孤独心灵的隔空共鸣。
  我们似乎没有必要以现代知识来验证达·芬奇的科学研究,也不必过度从专业科技史的角度来评价他,尽管科技史家们对他的成就赞不绝口,甚至喋喋不休。在我看来,达·芬奇的卓越之处在于他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思维,一种观察人体和地球的方法论。难道不是吗?达·芬奇的观察,拥有真正的洞察之美——这是洞察至真理领地时所升华出的超自然之美,它一点不比达·芬奇的绘画美学逊色。英国心脏科医生弗朗西斯·威尔斯近年来将他的临床经验与达·芬奇的人体手稿,尤其是心脏解剖图手稿作了对比,发现了科学家、艺术家们在阅读达·芬奇手稿时所忽略的细节。科学飞速进步的500年后,一位“同行”仍然在达·芬奇手稿中获得启发与益处,这不能不让人从心灵深处产生震颤——尽管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感受。
  对于达·芬奇,我们必须习惯于将科学家、工程师的名称放在艺术家身份之前,因为我们使用“天才”一词时,更多的是指前者。事实上,即便是艺术上所体现出的天才般的成就——比如“晕涂法”,也是达·芬奇观测天体时对自然之光领悟的结果。所谓“天才”,通常被认为是具有神秘的超自然天赋的人,他们似乎总是被神灵所眷顾。但在15世纪以前,“天才”(genius)一词拉丁文的词源意为“一种指导性的精神”,适合所有的人。
  从这个角度理解,天才即是对一切画地为牢思维具有反叛精神的人,他总是在所有事物上洞察、领悟到真理与规律。无论是被神灵眷顾的“天才”,还是具有世俗反叛精神的“天才”,皆适宜于用来指称达·芬奇。在达·芬奇那里,艺术和科学、工程之间的桥梁,正构筑于这种天才的终极形态之上。
  通俗一点理解,达·芬奇的天才源于他的好奇心、野心和意志力,而他在科学、工程方面的灵感则往往来自于他在大自然中所做的白日梦。比如,蝙蝠的翅膀激发他设计出手动滑翔机;枫树种子从树上掉落的现象为他提供了直升机的原型;乌龟坚硬的外壳则成为他设计坦克的起点。正如《列奥纳多·达·芬奇传》(原书名Leonardo da Vinci,西蒙和舒斯特出版社,2017年)一书的作者沃尔特·伊萨克森所说,达·芬奇的创造力在于“他把人类的想象力变成了可供人们学习的知识”。将对自然的观察与无边的想象融汇,把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事物贯通,从而实现意想不到的飞跃,是达·芬奇天才的标志,也是后来天才的标志。这一秉性在爱因斯坦、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及史蒂夫·乔布斯身上得以完美地体现。
  应该说,现代人对达·芬奇的理解仍存在着偏差。他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文艺复兴的典范、后继者的楷模;但他也是一个极端偏执的人,一个孤独而自由的灵魂。这个童年时期只会讲托斯卡纳方言,只能通过绘画来沟通的人,与美第奇家族发生过冲突,和米开朗基罗相互讥讽。总之,他搞不好人际关系。达·芬奇的偏执还表现在绘画上。虽然达·芬奇是解剖学、色彩学、光影学、透视法的建立者之一,但我们在他的画面上看到的更多的是视觉上的嬉戏,对理性的蔑视以及在混乱中所获得的乐趣。这种对形式和意义破坏的怪诞行为与理念,只有在400多年后的现代艺术那里才能得以勉强的解释。然而,正是偏执和偏执带来的孤独,成就了这一伟大的天才。幸运的是,达·芬奇孤独与偏执的背景是文艺复兴,在那个奔放、自由、阳光普照的时代,意大利的美第奇宫乃至整个佛罗伦萨、米兰,甚至法国王宫皆以宽容的胸怀拥抱了他,理解、原谅、容忍了这位偏执狂所有的脆弱的人性——这才是一个民族文艺复兴的根基。它给予我们的忠告是:对于一个民族的文艺复兴而言,所有的文件、报告、口号都远不如宽容的力量。
  奇怪的是,弗洛伊德从来没有在他的理论中赞赏过达·芬奇。在他的研究中,仅仅相信达·芬奇将精神的创伤升华为了永恒的艺术。但弗洛伊德在1910年对达·芬奇的定义却是伟大的、无与伦比的——“一个彻底变态的心灵”。这一判断准确地道出了达·芬奇这颗头脑的神性所在:它意味着对尘世的离经叛道,意味着对超验世界的感知以及与神灵的拥抱。从这个意义上讲,达·芬奇超越了文艺复兴和所有时代,他是一个可怕的“时代无差别”的天才,换言之,他是最接近神的人。
  2018年8月

作者简介

  达芬奇,全名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画家、科学家、发明家、生物学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完美的代表”。他的成就是绘画,他的杰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等作品,体现了他精湛的艺术造诣。

亮点展示

5be92141N6d7d286c.jpg

目录

序1:身体、偏执和神性——达·芬奇500年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 张晓凌

序2:荣耀光辉中的达·芬奇 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院长 丁方

内容简介

  2019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本书是结合这一重大纪念年,限量发行、具有收藏价值和日历功能的达·芬奇作品集。全书以时间为序,征集全球27个地区37座博物馆365幅达芬奇罕见珍贵手稿,并附有作品阐释文字,从“艺术+科学”的角度反映达·芬奇百科全书式的艺术生涯、还原达芬奇的365天。

编辑推荐

  ☆ 限量| 达·芬奇粉必买!纪念2019年达·芬奇逝世500周年特别定制限量版!
  无论你是否学画,在大师面前,我们都是他的学生。
  ☆ 罕见| 征集全球27个地区37座博物馆365幅达芬奇罕见珍贵手稿,
  128元=逛遍全球37座博物馆达芬奇罕见手稿!
  ☆ 实用| 日历+手帐功能,从“艺术+科学”的角度,还原达·芬奇百科全书式的艺术生涯!
  编排顺序以时间为序,从1月1日达芬奇可考的第一张画作开始,
  到12月31日达芬奇可考的一张画作,用365天还原达芬奇的一生。

内容推荐
2019年是达?芬奇逝世500周年,张晓凌、丁方、薛晓源主编的《达?芬奇日历(2019光耀五百年纪念限量版)(精)》是结合这一重大纪念年,限量发行、具有收藏价值和日历功能的达?芬奇作品集。全书以时间为序,征集优选27个地区37座博物馆365幅达芬奇罕见珍贵手稿,并附有作品阐释文字,从“艺术+科学”的角度反映达?芬奇百科全书式的艺术生涯、还原达芬奇的365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达·芬奇日历(2019年):光耀五百年纪念(限量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君涛
译者
编者 张晓凌,丁方,薛晓源,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报,中国人民大学文艺复兴研究院
绘者 达·芬奇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4616668
开本 32开
页数 76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0000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鉴赏收藏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P195.2J234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18cm
整理
媒质
用纸 特种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3: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