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全球史评论(第15辑)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刘新成主编的《全球史评论(第15辑)》致力于在中国历史学界推进全球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提倡有关跨文化、跨国家、长时段的历史现象的研究,汪重揭示全球视野中的文明互动与交往,探寻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全球化进程,及其与地方特性的相互影响。 目录 论文 “帝国”概念在西方和中国:历史渊源和当代争鸣 刘文明 互动视角下东亚文明史的空间结构——兼论中国的历史空间 魏孝稷 全球史视野下的元明清“译”与“驿” 乌云高娃 泰西与远东之外:在华耶稣会士学术中的印度、美洲与中亚 吴蕙仪 闽南华侨的跨境流动与追求“幸福”的家庭策略——以20世纪20-80年代石狮永宁蔡氏家书为中心的讨论 丁汀 张侃 20世纪初中国革命辩论中的“亚洲故事”——以康有为与其弟子的辩论为中心 张翔 古犹太人人华时间考论 李大伟 白鸽长音:卫三畏与美国排华运动 李彬 民族海洋与海洋民族:近代以来的韩国海洋史研究 黄普基 西方全球史中的中国书写:学术史视角的思考 荆玲玲 评论 全球化背景下中外文明互动的多维阐释——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发展》谈起 曾金花 历史社会学视域下的亚洲传统与未来——读杜赞奇《全球现代性的危机——亚洲传统与可持续的未来》 张连伟 书评 评李伯重《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龚树川 评科朗克《法律与发展的徒劳:中国与输出美国法的危险》 滕凯炜 评杰弗里·冈恩《第一次全球化:1500-1800年亚欧大陆的交流》 陈强 评羽田正《东印度公司与亚洲的海洋》 黄冠朝 评阿斯特丽德·斯温森《文化遗产的兴起:保存法兰西、德意志、英格兰的过去(1789-1914)年》 陈介雄 评基兰·佩特尔《新政:一部全球史》 陈希 评葛兰丁《必要的帝国:新世界的奴隶制、自由和欺骗》 万澍 评埃里克·R.杜斯特勒《威尼斯人在君士坦丁堡:早期近代地中海的民族、认同和共存》 马伊兰 学术信息 “全球史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学术论坛综述 续娜 全球史研究的新趋势与新思考——第六届全球史学术论坛综述 刘文静 Contents and Abstracts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全球史评论(第15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刘新成 |
| 译者 | |
| 编者 | 刘新成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33443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330 |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550 |
| CIP核字 | 2018256969 |
| 中图分类号 | K107-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0.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40 |
| 宽 | 170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