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孟子论君子人格与人性/中国人格读库
内容
编辑推荐

高占祥主编周殿富注解的《孟子论君子人格与人性/中国人格读库》是其中“百家论君子之道”之一。系自《孟子》节选了有关君子的言论,选编直解,共四十余篇。全书所选,紧扣“人格”之主题,以“原文”、“直解”与“绝非说教”三部分各自构成篇章,解析入理,释意合理,语句顺畅。全书结构严谨,具有借古鉴今的意义。

内容推荐

高占祥主编周殿富注解的《孟子论君子人格与人性/中国人格读库》从诸子百家的视角解读中国五千年文化,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书的出版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促进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录

[总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人格

[代序]东方柏拉图

——孟子其人生平述略

一、人性本善,本无君子小人之分

二、性善天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三、君子贵“仁义行”而非“行仁义”

四、君子不患所不能,而患不为不求

五、人性如水,虽有势变而非关本性

六、人皆有“四心”,惟君子能扩充之

七、扩充之道:不忍达于忍;不为达于为

八、天下鞋相似于足同,心相似于理同

九、“夜气说”:良心失养则消

十、君子以德修“天爵”必得“人爵”

十一、从其大体为君子,从其小体为小人

十二、君子成其正途无非收其走失之心而已

十三、养心莫善于寡欲

十四、不失赤子之心者可为君子

十五、君子反身而诚、强恕而近仁

十六、君子以道修身可左右逢原

十七、君子贵心居仁而行由义

十八、君子异与人在知忧无患

十九、君子凡事不遂都去反省自己

二十、君子之道有二:守善心、行仁义而已

二十一、天下事成于专、恒两字

二十二、五谷不熟,不如草稗

二十三、自暴者不可救,无耻者必遭辱

二十四、自侮者人必侮之,自毁者人必毁之

二十五、不学而能为良能,不虑而知为良知

二十六、事亲为万事之本,养亲以顺者为孝

二十七、君子之孝当去“五欲”存“五思”

二十八、君子之德在人以伪来,我以诚往

二十九、君子以亲亲之心去待人接物

三十、薄于亲者怎会厚于他人

三十一、君子何必言利,利心生于物我之私

三十二、君子合于义可舍生取义,可避死就生

三十三、君子大丈夫人格的“三大操守”

三十四、君子有“三乐”而不为帝王

三十五、君子之性在仁义礼智存于心

三十六、君子得志当有“三不为”

三十七、“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三十八、“君子创业垂统,可为继也”

三十九、君子不以“饥渴”为心害

四十、霸道以力服人,王道以德服心

四十一、君子之言存道,君子之守在身而不责人

四十二、君臣之道,法尧舜而已

四十三、君子依天性而行后听天由命

四十四、古之清、任、和、时四圣的风格

四十五、三圣之道无非善与人同舍己从人

四十六、君子善养浩然之气

四十七、人品之“善、信、美、大、圣、神”六境界

试读章节

公孙丑又问道:“对此不动心有什么道法吗?”孟子说:“有。但不动心也有种种不同。如齐国的勇士北宫黝很有勇气,肌肤伤了也不屈不挠,眼睛受到刺激也不转睛逃避。如果有一点受辱,就如同被人在大街上打了,而不肯受那些穿长短衣服贱民的嘲笑,也不肯受万乘之国君主的耻辱。把刺杀万乘君王就当成刺杀一个平民一样。也不惧怕诸侯们,一旦有不敬的声音入耳,就一定去报复而不肯放过。而孟施舍的勇气就不同,他自己说:‘我把打不胜也看成是能胜。如果算计好敌人少才敢进攻,先考虑胜败才敢去迎敌接战,是怕敌人的三军之势众了。我怎么能知道会必胜呢?但我能做到无所畏惧而已。’孟施舍的勇道很像曾子,而北宫的勇道很像子夏。这两个人的勇道,不知哪个更贤,然而孟施舍所信守的似乎更得要领。

“从前,曾子对他的学生子裹说过:‘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听过孔夫子讲过什么是真正的大勇:如果自思觉得是自己理不直的,那么哪怕面前是一个长袍短袖的布衣百姓,我也不去以强凌弱,不怕别人嘲笑我胆小。如果自思自己的理直,虽然面对千军万马的强敌,我也会勇往直前。’如此看来,孟施舍所信守的一身勇气,又不如曾子的守理来得更切要。”

公孙丑又问道:“敢问老师您的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的道理,能够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道:“告子说:‘不得他人的善言相加,也不要老于自心中去反求原因;不得他人的善心相待,也不要求助于怒气。’告子所讲的不得他人的善心相待,而不动气,是可以的;但不得他人的善言相加于己,而不反求于自心,则不可以。一个人的心志,是气的主帅;喜怒之气,则是充满于身的。志最为重要,而气则受心志主导的。所以说:‘人当守志,也不可自弃气节。’”

公孙丑叉问道:“既然说‘志至焉,气次焉’,叉说要 ‘持其志,无暴其气’的说法,是怎么回事呢?”孟子说: “心志专一时也当有心气为之动,凡心气专一时也有心志随之活动。现在比喻说人跌倒了、奔走,是气所至,但反过来也影响到人的心理活动。”

公孙丑又问道:“敢问老师您能不动心的长处是什么呢?”孟子说:“我知道话中的是非。我善于存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叉问道:-“敢问老师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回答道:“这很难用言语来表述。这种气极大而无量,极刚而不可屈。如果顺其而蓄养,叉不妨害它,便可充斥于天地之间。这种气,再加上义理与天道,就没有什么可以气短胆怯的了。这种正气是义理的集合积累所成,并非是做一义事就可以得到的。所行如有不合于义处,心有所亏,也就胆怯了。我所以说告子还不曾知道义存于心,就是他把义当成身外的了。

“养浩然正气必得多积仁义善事而不能只是凭期待,不可以忘怀于心,也不可以心存助长之意。千万不要像宋国的那个人。宋国有个人愁庄稼苗长的不够快,便去拔苗助长。自以为聪明的回家了,对家人说:‘我今天很累啊,我拔苗助长了。’他的儿子急忙跑到地里一看,苗全都干巴了。天下人有几个不是常干这种助长的蠢事呢?养气也同样,不能以为不能马上受益的事就放弃,这就如同不肯去付铲地培土的辛苦,而只想去拔苗助长的人一样。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于小苗。”

公孙丑又问道:“什么是‘知言’呢?”孟子说:“所谓知言,就是听到偏颇的话,就知其被蒙蔽之处;听到放荡不经的话,就知其深陷在哪里;听到歪理邪说,便知其是离经叛道;听到逃避的话,便知其理屈辞穷。这四种毛病一旦发生在心里,便一定危害到政治;一旦发生在政治中,那么便会危害到一切事。就是圣人兴起,也一定会同意我的这种说法。”

公孙丑又向孟子问道:“在孔子的弟子中,宰我和子贡这两个人擅长于口才;冉牛和闵子、颜渊这几个人长于德行。他们的老师孔子则兼俱二者,但却自谦地说:‘在说辞方面我很欠缺啊!’但是老师您既能养浩然正气,又能知人之言,就可以称得上是圣人了吧?”孟子说:“怎么可以这样说呢?从前予贡曾经这样问孔子:‘先生当是圣人了吧?’孔子说:‘要说到圣我是不行的,我不过是自己求学问从不厌弃,对别人讲说传授从没有倦怠过而已。’子贡又说:‘自己学而不厌,是智慧的事;对别人诲而不倦,是仁德。既仁又智,老师您就是圣人啊!’这个圣字,连孔子都不敢自居,你怎么可以说我是圣人呢?”

P165-167

序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六十余年,而我们党则在本世纪初叶提出了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课题,显然是其来有自。

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在新中国的蔚然兴起,曾经那样地风靡于上个世纪中叶。邓小平同志曾经在改革开放中讲过,当年“这种风气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而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然而可惜的是,这个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实践中,同步兴起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成长道路,却是一波四折。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先是与共和国一道遭受了十年“文革”的毁灭性浩劫;接着便是全党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进程中,欧风美雨“里出外进”的浸洗濡染;再接着便是西方“和平演变”在东欧得手的强烈震荡与冲击;接着便是市场经济中那两只“看不见的手”在搅动着、嬗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至少在国民中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多层次化,传统美德的弱化,社会道德文明水准的退化,光荣革命传统的淡化,这也许正是中央在本世纪初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吧。

不管怎么“变”,怎么“化”,当我们回首来时路,却不能不说,中华民族真的很强大,很值得骄傲。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堪称世界文化之源的“五大文明古国”,其他四大古国文明都已被历史淘汰灭亡,只有中国成了唯一的延续存在。近现代即使那般的积贫积弱,西方列强瓜分豆剖弱肉强食,想亡我中华都不可能,就连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最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都成为我们的手下败将,而且打出了一个新中国,且跨过整整一个历史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西方敌对势力几十年不遗余力地对新中国百般围剿,“冷战”“热战”“和平演变”手段用尽,连如此强大的前苏联乃至整个苏东阵营都被瓦解了,而社会主义的旗帜仍旧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高飘扬,而且昂首挺胸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真的是太强大了。几十年来的瞩目成就,竟然令西方发出了“中国威胁论”。你管他别有用心也好,言过其实也好,总比让别人说我们是“瓷器”、是“东亚病夫”好吧?1 840年以来的一百年间,中国尽受别人的欺负、“威胁”了,我们也能让那些昔日列强有点“威胁感”,又有什么不好?更何况这是他们自己说的啊!我们并没吹嘘,也没有去做。几千年来我们侵略过谁呢? “反战”, “非攻”, “兼相爱,交相利”,中国古有墨子,近有周恩来同志、邓小平同志。这也是中华民族所固有传统美德的延续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当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吧?几十年来尽管中国如此繁荣兴旺,但从邓小平生前一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哪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国之忧患。忧在何处,患在何处呢?

邓小平同志在上个世纪末发生的“六·四”之后,曾经在半年的时间内四次提到:中国改革开放十年最大的失误在教育,在“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 “对人民的教育不够”,足见他的痛心疾首。而且他在晚年又提到了“国格”与“人格”的问题。他讲道:“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只有中国独具的道德人格。什么是人格?人格就是原始戏剧中各不同角色的本来面目。

综上所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内含如下的成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国人民近现代反帝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几十年光荣革命传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中国梦”远大目标相适应的时代精神。由这些内涵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来干什么呢?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化人”、“育人”,把它再具体化一下,无非是打造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代表中国形象的国格、人格。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在思想道德层面上,也只有在人的身上才能体现,所以,我们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策划了《中国人格读库》这样一套大型系列选题。

本套书承蒙全国少工委、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三家共同主办推广,并积极提供书稿。难得高占祥老前辈热情出任该套书的编委主任,且高占祥同志不辞屈就而加盟主创作者队伍。一些大学、中学教师与青年作者也积极加盟此套书的编写。该选题被国家广电出版总局列为2014年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选题,在此一并鸣谢。

希望本套书的出版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促进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欢迎广大读者与作家对不足之处批评教正,多提宝贵建议与指导意见。

谨以此代出版前言并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孟子论君子人格与人性/中国人格读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周殿富选注直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1849
开本 16开
页数 1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6
出版时间 2016-01-01
首版时间 2016-01-01
印刷时间 201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58
CIP核字 2015137008
中图分类号 B222.54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8: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