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琼斯
论莎士比亚
论培根
亚伯拉罕·考利
论农事
理查德·斯梯尔爵士
旁观者俱乐部
塞缪尔·约翰逊
爱迪生的一生
戴维·休谟
论审美趣味的标准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论诗歌或艺术
威廉·哈兹里特
论想见之人
利·亨特
论夭折
论想象力的真实性
查尔斯·兰姆
论莎士比亚的悲剧(舞台表现的适应性)
托马斯·德·昆西
女性的悲伤
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
马基雅维利
图书 | 英国古典名家随笔 |
内容 | 目录 本·琼斯 论莎士比亚 论培根 亚伯拉罕·考利 论农事 理查德·斯梯尔爵士 旁观者俱乐部 塞缪尔·约翰逊 爱迪生的一生 戴维·休谟 论审美趣味的标准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论诗歌或艺术 威廉·哈兹里特 论想见之人 利·亨特 论夭折 论想象力的真实性 查尔斯·兰姆 论莎士比亚的悲剧(舞台表现的适应性) 托马斯·德·昆西 女性的悲伤 托马斯·巴宾顿·麦考利 马基雅维利 精彩页 论农事 很快你会在维吉尔的诗歌中发现,他的第一愿望是成为一位优秀的哲学家,第二是成为一位农夫。他好像比大多数有学问的不信上帝的人更懂得上帝在和他打交道,就像他和所罗门打交道一样。因为他首先祈求智慧,当然也祈求了其他他想要得到的东西。于是上帝让他居于最好的哲学家和最好的农夫之间,也让他成为最好的诗人,来装饰和沟通那两个才能。除了这点,上帝还让他成为一位富人,一位不曾渴望变得富有的人—— “哦,幸运极了,谁会知道他如此好运!”改编自维吉尔的《农事诗》第2卷,458行。 做个农夫,不过从城市退隐;做个哲学家,就是遁世隐居;或者更确切地说,从凡人的世界退避到上帝的世界。 但是,既然大自然否认大多数人的能力或欲望,而财富也只令极少数人有可能或有机会全部专注于哲学,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把人类事务做最好的结合,即乡村生活。正像科鲁迈拉所说,“毫无疑问这件事是最密切的,并作为与血液相对的智慧”。农业与哲学关系最为相近,或者说,在血缘上,仅次于哲学。瓦罗马库斯·特伦提乌斯·瓦罗说,工作原理如同恩纽斯所说的,与大地、水、空气和太阳等所有自然法则一样。在这个世界上,乡村生活的确能比任何一种职业、技艺或学科让人领悟更多的哲学内容。世上除此之外,西塞罗说,一个农夫的快乐,“对我来说,最简捷的做法,是智者的人生”,这都非常接近那些哲学家的观点。再没有其他类型的生活能为撰述赞词的人提供那么多的素材颂词:对个人而言是效用性;对所有人类来说是有用性,或者说必要性、纯真、快乐、古老、尊严。 现在效用(我的意思显然是指它的收益),在我们的国家没有那么大,它来自城市的商品和贸易,王国许多最好的庄园和主要荣誉都源于此。在罗马,农夫可成为执政官和独裁者,但现在没有人会从耕犁的农夫成为贵族。究其原因,我想就像从一个邪恶的习俗演化为强大的法律。也就是说,像其他行业一样,有人愿意把孩子送去培养,但没人愿意去当农业学徒。因为那些很穷苦的人,当他们长大成人,没有钱来从事其他行业,所以只能耕种一些小块地。佃户除了刚好够维生以外,其余的租金都被吞噬:虽然他们是土地的所有者,但他们或者太骄傲,或者因缺乏那样的教育,太无知而不能提高土地的产值,而这种维生之道同任何其他的行业一样,是很容易而且会被肯定的。如果有两三千个年轻人,用七年或八年的时间,坚定地从事这个行业,他们可能了解整套技艺,然后可以精通这个行业。毫无疑问,经过适度的积累,我们应该看到他们的财富并不亚于国家许多议员拿的俸禄,或者城市商人在商品买卖中获的利。致富或者更富裕的方法很多,只要没有闪失,既不找借口,也不抱怨,就不可能贫穷。毫无疑问,一小块土地就能养活一小家人,生活中多余的东西(现在很多情况下指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必需品)一定因行业和工业的过剩而得以弥补,或者被伟大的哲学家所蔑视。 谈到这种行业的必要性,显而易见的,这种行业无需其他行业而存在,但是其他行业都离不开这种行业。这就像是语言,没有它,人类社会的文明就不能被保存下来。而其他艺术,如语言修辞,只是服务并修饰语言而已。许多国家都存续下来,但是许多国家没有其他行业,只有这种行业仍然能存续下来:我承认虽然不是很体面,但它仍然存续着;而被积极从事的其他一切行业,也正因为需要农业提供的资源而对它有所关注。 接下来我要赞美这种生命的纯真。如果农夫继续从事这个行业,他们不应受到责备,因为凡人都受罪孽的诱惑。他们依靠在土地上勤劳的收获来生活,而其他人依靠计谋从他人那里攫取东西来生活;他们依靠母亲给的地产来生活,而其他人要依靠从同胞那儿骗来的财产来生活;他们像牛羊一样靠大自然的恩赐来生活,而其他人像狐狼一样要通过掠夺攫取来生活。这里没有任何冒犯大多数人之意,我敢断言,牛羊是非常有用的动物,而狐狼也并非有害的生物。农夫无疑是所有人中最安静的人,是对英联邦政府的干扰最不易情绪激动的人。他们喜欢自己的生活方式,并热爱和平。在我们后来的疯狂而悲惨的内战中,其他所有的行业,即便是最差的行业,也组织了部队,招募了一些伟大的指挥官,他们因自己所做的恶行而名噪一时、趾高气扬。然而,我们没有记住任何一位农夫的名字,他们既要承担自己国家二十年没落中的大部分债务,又要承受同胞们的诅咒。 如果清白无辜就会享受到巨大的快乐,那么我认为不带农夫到这里是人们的不当行为。在这里他们如此温顺,随叫随到,而不应在法院和城市里寻找他们;在那里他们是如此野蛮,追赶他们又是那么麻烦而危险。 在这里我们置身于广阔而高尚的自然场景中,在那里置身于可怜的政策转变中;在这里我们走在神圣而慷慨的光明之路上,在那里我们摸索在黑暗混乱的人类恶意迷宫中;在这里我们的感官尽情享受清晰事物与真实的味道,而在那里一切都是复杂的。在这里,在我看来,快乐看上去像一位美丽、忠实、谦逊 导语 《哈佛经典》涵盖了历史、哲学、宗教论著和诗歌、传记、戏剧散文等文学样式,甚至随笔和讲演录也是超一流的,它们都是那个时代精品中的精品。 《哈佛经典》第19卷《浮士德》中有这样一句名言,“理论是苍白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让我们摒弃说教,快一点地走进《哈佛经典》,尽情地享受大师给我们带来的智慧的快乐,真理的快乐。查尔斯·艾略特主编刘旭彩译的《英国古典名家随笔》内容为选自哈佛经典中的部分大师如戴维·休谟、查尔斯·兰姆、本·琼森等人的随笔。 序言 这里向各位书友推介的是被中国现代新文化运 动先驱者的胡适先生称为“奇书”的《哈佛经典》 。这是一套集文史哲和宗教、文化于一体的大型丛 书,共50册。这次出版,我们选择了其中的《名家( 前言)序言》《名家讲座》《英美名家随笔》《文学 与哲学名家随笔》《美国历史文献》,这些经典散 文堪称是经人类历史大浪淘沙而留存下来的文化真 金,每一篇都闪烁着人类理性和智慧的光辉。有人 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国。因为在建校370多年的历史 中,哈佛培养出7位美国总统,40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政界、商界、科技、文艺领域的精英不计其数。 但有一点,他们都是铭记着“与柏拉图为友、与亚 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的校训成长、成功 的。正像《哈佛经典》的主编,该校第二任校长查 尔斯·艾略特所言:“我选编《哈佛经典》,旨在 为认真、执着的读者提供文学养分,他们将可以从 中大致了解从古代直至十九世纪以来观察、记录、 发明以及想象的进程,作为一个二十世纪的文化人 ,他不仅理所当然地要有开明的理念或思维方法, 而且还必须拥有一座人类从荒蛮发展为文明进程中 所积累起来的、有文字记载的关于发现、经历,以 及思索的宝藏。”这些文字是真正的人类思想的富 矿,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宝藏,具有永恒的 文化魅力。 从文献价值上看,它从最古老的宗教典籍到西 方和东方历史文献都有着独到的选择,既关注到不 同文明的起源,又绵延达三个世纪之久,尤其是对 美国现代文明的展示,有着深刻的寓意。 从思想传播上看,《哈佛经典》所关注到的, 其地域的广度、历史的纵深、文化的代表性都体现 了人类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思想巅峰 ,并用那些伟大的作品揭示出当时人类进步和文明 的实际高度。 从艺术修养的价值来看,《哈佛经典》涵盖了 历史、哲学、宗教论著和诗歌、传记、戏剧散文等 文学样式,甚至随笔和讲演录也是超一流的,它们 都是那个时代精品中的精品。 《哈佛经典》第19卷《浮士德》中有这样一句 名言,“理论是苍白的,只有生命之树常青”。让 我们摒弃说教,快一点地走进《哈佛经典》,尽情 地享受大师给我们带来的智慧的快乐,真理的快乐 。 内容推荐 查尔斯·艾略特,美国著名教育家,哈佛大学第二任校长,主张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并重,著有《教育改革》《自传》,主编《哈佛百年经典》系列丛书。 查尔斯·艾略特主编刘旭彩译的《英国古典名家随笔》内容为选自《哈佛经典·英国名家随笔》中的部分大师如戴维·休谟、查尔斯·兰姆、本·琼森等人的随笔,内容涉及历史、教育、评论、诗歌等诸多领域,完美展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可谓经典,值得读者一读再读,一品再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英国古典名家随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查尔斯·艾略特 |
译者 | 译者:刘旭彩 |
编者 | (美)查尔斯·艾略特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82163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 |
出版时间 | 2018-08-01 |
首版时间 | 2018-08-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04 |
CIP核字 | 2017314277 |
中图分类号 | I561.6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