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名家与河南大学/河南大学档案学编研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河南大学建校以来,先后有成千上万的专家学者在学校执教,培养出了50多万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这其中不乏各方面的名人名家。他们的成长、成功、成名与母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探求其成长、生活的家庭背景和社会环境,回忆他们在母校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挖掘其成才、成功的秘密,展示其为母校发展、社会革命、国家和民族振兴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以充分发挥这些名人名家的精神引领、典型示范作用,使广大读者增加对这些名人名家的了解和敬仰之情,增强“河大人”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自信心。
邓明灿主编的《名人名家与河南大学》所列的名人名家,一是对其事迹叙述得比较细致全面,大多都是其完整一生的总结;二是将人物与河南大学的密切联系作为重点内容来写,抓住了人物性格形成、人生选择的关键点;三是试着写了部分尚健在的名人名家的事迹,使读者既阅其文又可见其人,感到名人名家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倍感亲切。
目录
李时灿:河南大学前身河南优级师范学堂、河南法政学堂的创办者
张嘉谋:河南大学附中前身北仓女中的创办者
林伯襄:河南大学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任校长
李廉方:“廉方教学法”的创立者
王拱璧:河南省乡村教育的奠基者
张鸿烈:河南大学从“预校”到“大学”的见证人
王广庆:抗战时期的河南大学校长
李敬斋: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的规划与设计者
田培林:国立河南大学复校时期的校长
范文澜:河南大学的游击战术专家
嵇文甫:河南大学早期发展转型的重要见证者
罗章龙:从河南大学开始的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生涯
赵慎枢:最早跨出国门的河南大学优秀学子
杨亮功:贯通中西教育理念的先导者
杨廷宝:河南大学第一届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萧一山:清史研究第一人
方镇中:国立河南大学校务维持委员会主任
刘焜、刘耀、刘涑:刘氏兄妹与河南大学
于安澜:潜心治学60余载,多个领域成就卓著
樊粹庭:河南大学培养的第一位文科硕士
王鸣岐:河南大学农学院毕业生中的翘楚
王实味:河南大学的真诚赤子
任访秋:河南大学文科学人的杰出代表
姚雪垠:曾被学校开除,终成文学大师
王国权:从象牙塔里走出的外交家
邓拓:河南大学培养的人民新闻家
周守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大学经济学科的奠基人
袁宝华:从河南大学附中走出来的青年革命者
马 可:从化学实验室走出来的音乐家
李润田:获得中国地理杰出成就奖的老校长
朱绍侯:获“中华文化人物”殊荣的首位河南人
吴祖谋:河南大学法学系恢复重建后第一届系主任
李丙寅:河南大学的老年活雷锋
张今:河南大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
党鸿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省高校第一位全职院士
马佩:我国逻辑学界“三马之一”
朱自强:河南大学理科复兴之路的开启者
佟培基:汽车司机出身的博士生导师
王立群:从河南大学走上央视百家讲坛的“最学术”主讲人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前几天,河南大学档案馆的邓明灿同志送来由他
任主编,齐彦波任副主编的《名人名家与河南大学》
的书稿,要我读读,并让我写个序言。为这类书写序
言,似应有比我更合适的人选,但鉴于明灿情意切切
,我实在难以推却,故只好应允写点读后感。
首先,谈谈编撰这部书的意义。河南大学作为
105年的老校,在发展的进程中,曾汇聚了许多名人
名家。对于他们呕心沥血为河南大学的建设发展所做
出的贡献,我们不仅要铭记于心,记录在册,而且还
应对其中所包含的精神,有更深入的阐释。继往开来
,薪火相传,才能使一所大学保持它生生不息的旺盛
活力。
办好一所大学,离不开广大教师,更离不开其中
的名人名家,特别是一些领衔的大师。说到这里,我
想起了山东大学原校长徐显明对大学内涵的一段阐释
,他说:“大学之‘大’首先在大德。一个大学有大
德,才受人尊重,主要表现在大学里面有大爱,要能
够承担国家和民族的责任,要对物质利益有最正确的
态度。其次,大学之‘大’在于‘大学问’。社会解
决不了的问题要在大学里获得答案。这个大学问里还
包含有大思想,大学是产生学问和思想的地方,大学
的魅力即在于它是学术渊薮,是学术摇篮。把大德和
大学问集在一起的人,才叫作‘大师’。最后,大学
之‘大’还要有‘大树’。这不是指植物,而是指学
校的优良传统,也可以称作大学的学统。一所大学一
定要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并且要守护住它。大学的‘学
’怎么理解?首先是学府。大学不是政府,不是食府
,更不是企业。政府内的最高权威始终是上级,命令
与服从是基本行为模式;企业的价值以利益为导向,
利益决定一切。而学府的特征是以学术为导向。谁是
最高权威?那应该是学人,即一部分是学者,另一部
分是学生。学人、学者、学生所从事的活动都叫学术
,而学术的最终标志是形成学科,这就是大学的‘学
’字。我们讲学术本位、学术立校,就是要用学术的
标准和尺度,使学人、学者、学术受到尊重,使学科
立于中心地位。”(《大学何谓“大”、“学”?》
,载《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7期)
从以上这段话里,我们看到,徐显明校长所说的
大德、大爱、大学问、大思想、大树以及培养人才、
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等,都离不开“大师”。“大师
”是一所大学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对于这些资源,
我们要充分珍重,忽视不得,一旦忽视,就会使这所
大学走向衰竭。清华大学之所以至今仍在国内保持着
领先地位,能与国际一流大学竞争,就是因为梅贻琦
先生在任清华校长的十多年间,宁愿牺牲自己的学术
,用尽心力为清华大学铺就了人才的雄厚基础,就是
因为清华大学始终保持和发扬了梅先生珍重人才、爱
惜人才的优良传统。正因如此,直到今天还有人写文
章怀念说:“梅贻琦一生几无学术成果,也从来没有
被称为‘大师’,但在他任期内,不仅为清华请来了
众多大师,还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大师。身为一名教
育家,这就是梅贻琦的伟大之处。”(高毅哲:《梅
贻琦:“制造”大师的大师》,载《中国教育报》
2016年8月21日)
延揽名家大师,珍重名家大师,保护名家大师,
继承与发扬名家大师的道德、学术传统与精神,这是
我们办好一所大学的历史经验。这也是邓明灿诸君之
所以要编撰《名人名家与河南大学》的动因与目的。
明灿说,有许多曾在河南大学任教的大师级人物,如
冯友兰、董作宾、白寿彝,等等,并没有在本卷书中
展示,并非有意漏掉,而是正在搜集他们的材料,拟
出续集。正在岗位上工作的,尚未人选本书的,以及
正在引进和培养的名人名家,也将陆续载人这一系列
书中。
其次,谈谈这部书与先前所出版的《群星灿烂》
《薪火集》《百年学人》《河南大学百年人物志》等
书的不同之处。本书主编、副主编与我交流时曾说,
这部书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对所撰之人物的事
迹叙述得比较细致全面,大多都是对其完整一生的总
结,而此前的几部书对每个人物都写得比较简约;二
是将人物与河南大学的密切联系作为重点内容来写,
抓住了人物性格形成、人生选择的关键点;三是先前
出版的几部书,多是写故去的名人名家,这部书试着
写了部分健在的名人名家,让一些年轻的学人,感到
名人名家就在身边,便于学习。”除了本书编者自己
所总结的这三个特色外,我觉得还应特别值得提出的
,即是参与这部书的所有撰稿者,为了全面准确地反
映传主的面貌,都在资料的发掘与求证上下了很大功
夫。在叙述与评价上,力避虚浮之词,不拔高,不夸
大,坚持了写人物的实在性这一根本原则。同时,在
遣词造句上也很讲究文章的可读性。我读了这些人物
的生平事迹后,很受教益,很受启发,故愿推荐给广
大读者。
王文金
2017年5月26日作于河南大学
(王文金教授1996年5月至2001年9月任河南大学
校长,并曾任河南省政协常委)
导语
河南大学前身河南优级师范学堂、河南法政学堂的创办者李时灿、河南大学附中前身北仓女中的创办者张嘉谋、河南大学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任校长林伯襄、“廉方教学法”的创立者李廉方、河南省乡村教育的奠基者王拱璧、河南大学从“预校”到“大学”的见证人张鸿烈、抗战时期的河南大学校长王广庆、河南大学近代建筑群的规划与设计者李敬斋……他们都是河南大学的名人名家。
邓明灿主编的《名人名家与河南大学》对所撰之人物的事迹叙述得比较细致全面,大多都是对其完整一生的总结,而此前的几部书对每个人物都写得比较简约;将人物与河南大学的密切联系作为重点内容来写,抓住了人物性格形成、人生选择的关键点。
后记
河南大学档案馆在张德昌同志任馆长时,创设了
校史资料室。齐彦波同志任馆长期间,将该室更名为
校史资料与实物档案室,划归文书档案室管理,并指
派专人具体负责,将室内物品细致分类,并设立名人
专柜。为征集校史资料和珍品档案,馆领导想方设法
,不遗余力。就是在馆领导的重视、感召和支持下,
我产生了带领档案馆同志们撰写《名人名家与河南大
学》的念头。
今天,在本书付梓之际,我心中充满感激之情:
感谢档案馆、校史馆领导的鼓励和支持以及科室主任
的大力协助,没有领导和同志们的热忱帮助,这本书
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感谢我的恩师——老校长王文
金先生,他不仅欣然答应为本书写序言,而且他的热
情、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
象。由于领导和同志们平日忙于工作,大家都是利用
业余时间撰稿。对于大家的辛勤付出,我表示由衷感
谢!河南医药技师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韩冰先生对母
校感情深厚,主动要求参与撰稿工作;本书转载刘增
杰先生、刘卫东先生的文章各1篇,在此一并谨致谢
忱!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疏漏和
谬误之处在所难免,祈望方家、读者和校友批评指正

邓明灿
2017年6月16日
精彩页
张嘉谋:河南大学附中前身北仓女中的创办者
张嘉谋(1874~1941),字中孚,号梅谿先生,晚年自号梅谿钓徒,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白庄人。中国近现代著名的进步教育家、学者、方志和考古学家、藏书家。他毕生从事教育文化工作,50年如一日,兴办学校,亲主教席,同时又致力于方志、考古事业,对河南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建树颇多。他与在卫辉府竭力创办新学的李时灿齐名,被时人誉为“北李南张”。他不仅是河南大学附中前身北仓女中的创办者,而且还是河南大学前身中州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是4位常务董事之一,为中州大学的创办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学有所成,创办新学
张嘉谋出生于1874年3月29日,祖籍河南濮阳,高祖父张瑛迁居南阳,遂为南阳籍人。5岁入学,随南阳名士南荫堂读书,学习勤苦,成绩优异,17岁即以南阳府儒学生员(秀才)资格补入廪生。在府学阶段广览群书,博闻强记,为文别具风格,对事理别具卓识。他为了增长见闻,加深造诣,乃游学开封,人明道书院读书,深得书院山长名儒黄曙轩先生的器重。1897年丁酉科考试中选拔贡,又得中河南乡试举人。由于他科场连捷,得到河南学使徐又樨的赏识,遂被荐为陕州三门书院主讲、淅川丹江书院讲席。在教学中,他教导学生经世致用,对国学与西学、精神与物质,能够正确地对待,批判地接受。在这一阶段,他与著名学者孙佩南先生相交游,谈经论道,相互激励,使本身的学业更臻精粹。社会名流争与交之,他与杞县蒋恢吾、固始万纯安、通许胡石青、巩县王抟沙、商丘井伟生、信阳刘邃真、南阳熊绍龙合称“中州八大名流”。
他拥护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并身体力行创办新学。因有感于国家已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文化落后,人才缺乏,青少年无校上学,本着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精神,他决心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振兴国家的教育文化事业。从1902年起,他拿出了自己的家财,并多方筹措经费,购置学舍,延聘教师,先后在南阳办起了敬业小学堂、劝忠小学堂,又与杨鹤汀先生创办了宛南中学,并担任总教习,为南阳的青少年开辟了多处学习文化科学的阵地。自张嘉谋首创新学以来,南阳人才辈出,这不能不说是他热心兴办地方教育事业的功劳。
他大力倡办女子教育,以为要拯救国家,改良社会,必自家庭教育始;而妇女没有文化,要搞好家庭教育是不可能的。1907年他被清廷委以内阁中书(相当于秘书长),并出任河南学务公所议绅,协助李时灿议长掌管河南省教育行政。次年,他与李时灿一起,在开封创办了河南省第一所女子中等学堂——中州女子学堂。为创办这所学堂,他精心擘画,煞费苦心。筹措经费,延聘教师,租开封旗纛街民房为校舍,招收简师、小学等班。当时河南民风未开,女孩子只能在深闺绣户中生活,走出家庭上学的绝无仅有。张嘉谋动员未婚儿媳刘立先带头到女子学堂报名,还亲自提着点心去亲友家劝学,很多家长深受感动,纷纷送女儿到学堂读书。1910年,他与在荥阳举办新学最力的张润苍、许子猷、阎春台等人,将中州女子学堂改为河南官立女子师范学堂,校址迁至信陵书院,为推动河南女子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年,他又在南阳创办了南阳最早的女子小学端阃女子学堂。翌年,河南官立女师学堂更名为河南省立女子师范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更名为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开封地区师范学校、开封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并入河南大学。
张嘉谋反对帝制,赞成共和,至清末曾任河南咨议局议员、副议长、议长。辛亥革命中,受袁世凯之误导与王祖同等人在河南进行密谋活动,结果河南不得宣布独立。民国初年,任河南临时省议会副议长、首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后曹锟贿选,他迫于军阀淫威,同其他多数议员一样,接受贿选银五千。此款得来不义,却用得光明正大。他用此款大部在开封创办了河南私立第一女中,还在南阳创办了一所南都小学。冯玉祥任河南督军时,他又征得冯同意,将前河南督军赵倜汝南老家之逆产良田50顷拨归女中作办学基金,从而使女中得到发展。私立第一女中初办时,政府只补助给一个班的经费,所以女中分春秋两季招生。两年之后,官办部分成立了河南省立女子中学(即后来开封女中前身,现为开封25中),私立部分迁入开封三皇庙街北仓旧址,改名为私立开封北仓女中(即今河南大学附中前身)。官私两校,教育质量一向较高,近百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北仓女中分校设立后,一直是全省私立中学中办得最好的一个。为办好北仓女中,张嘉谋不仅亲任领导(初办时张自任校长),延聘名师任教,还投入了全家的力量。特别是张嘉谋本人为此费尽了心血。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教导有方,常常用慈祥的面孔望着学生说:“好好读书,机会难得啊!”见了不用功的顽皮学生,就轻轻地扯住小辫子,带到图书馆去,亲自辅导补课,讲授诗文,并限期背诵,使多数学生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培养了良好的北仓校风。
1909~1910年,张嘉谋在开封与清廷法部主事南阳人彭运斌创办河南省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名家与河南大学/河南大学档案学编研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明灿
译者
编者 邓明灿
绘者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932275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6
出版时间 2018-07-01
首版时间 2018-07-01
印刷时间 2018-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412
CIP核字 2018023609
中图分类号 K820.7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40
171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1: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