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建文皇帝全传/明史纪实小说系列
内容
内容推荐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除开国皇帝朱元璋、末代皇帝朱由检外,本套书为其他十四个皇帝(包括武宗)的全传。本套书名为皇帝全传,不是局限地写每个皇帝,而写的是每个皇帝的整个时代,可称为明史纪实小说。

廖心一著的《建文皇帝全传/明史纪实小说系列》全景展示了建文朝的各个重大历史事件,对该朝的重要人物做了生动的描写与刻画。

作者简介

廖心一,1946年生。197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师从王毓铨先生学习明史。曾担任《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分册》和《中国通史·明史分卷》(白寿彝主编)编委;有《明朝文职的升迁》《明朝的宦官制度》《明朝的宗藩制度》等文章发表;曾为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通史小丛书》撰写《明朝》册;专著《正德皇帝全传》1998年由现代出版社出版。1988年移居香港,此后近三十年的时间,一直致力于以皇帝为中心的明史纪实小说系列的创作,在写作过程中,秉承一贯的理念:言必有据和全景描写。

导语

廖心一著的《建文皇帝全传/明史纪实小说系列》为“明史纪实小说系列”第一本,以明代建文皇帝为核心人物。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作品迥异于如今流行的戏说类、穿越类历史小说,实是以小说的体裁书写历史。

精彩页

第一章
   皇帝在纸上写了“齐黄”二字,二字中间留些空隙,然后留更大的空隙,又写“黄齐”二字,二字中间仍然留些空隙。
   

他把纸举起来给侍驾的司礼太监庆童看。庆童心想,这是在考我吗?皇祖那么厉害的主子也伺候过,还伺候不了你这么个年轻的主子?
   

“爷要宣召此二人?”他问。
   

皇帝点了点头。
   

“爷想一起宣召,还是一个一个宣召?”庆童问。
   

皇帝拿笔蘸点墨,在二字中间画一横线。     

“爷想先宣召齐,还是先宣召黄?”庆童问。如果皇帝只写齐黄,那就不用问,既然第二遍是掉过来写的,可见先见哪一个,皇帝有些犹豫,所以他得问个明白。
   

皇帝拿笔在前面两个字右侧画一竖道。
   

齐是齐泰,原官兵部左侍郎;黄是黄子澄,原官太常寺卿。皇帝登极后,他二人的官职首先变动,齐泰升任本部尚书,黄子澄兼任翰林院学士。有意思的是,他二人升职的前一日,才定保举法,令天下官吏,各举贤才。他二人是皇帝亲自保举的,要给天下官吏做个表率。
   

齐泰被引进文华殿,跪拜行礼。
   

“爱卿平身。”皇帝命道。
   

齐泰谢过恩,站起身来,躬立一旁。
   

“齐卿昨日去兵部坐衙了?”皇帝问。
   

齐泰一愣,不知该如何回答。从任兵部主事至今,他在兵部任职有十年以上,哪一天不得去坐衙!
   

“朕知你每日要去兵部衙门办事,但自昨日始,你再去,和以前不同。兵部的事务,须你当家。”皇帝自己把话题展开。

“兵部现有二尚书。”齐泰奏道。另一个尚书茹瑺,掌兵部六七年,要说当家,应该是他当家。
   

“茹尚书迟早是要调任的。”皇帝似乎想给齐泰一个保证。
   

“臣并非此意,”齐泰忙解释。“臣是说,臣茹瑺任兵书多年,该部事务,办起来得心应手。”
   

“朕要的不是熟悉事务的兵部尚书,朕要的是见识过人的兵部尚书。”皇帝一句话,判定出两名兵部尚书的高下。他问,“六部排序,吏部第一,兵部第四,爱卿可知,今日朕视哪一部为第一衙门?”
   

齐泰反应并不迟钝,当然听得懂皇帝的意思。但他不能说:臣知道,是兵部。于是,他很机警地说:“臣只怕德菲才薄,有负陛下重托。”
   

“重托二字,爱卿说的很是;至于德菲才薄,未免太谦。”皇帝说着,忽问,“有两个缘故,朕让你掌兵部,你可知是哪两个缘故?”    

“臣想,第一个缘故是太祖高皇帝拣臣顾命。”齐泰说。
   

太祖高皇帝最早器重齐泰,是因他勤于职事,为官九年,未有过错。他原名德,今名泰即太祖高皇帝所赐。后来太祖高皇帝向他询问边事,他出所录手册以进,简明扼要,太祖高皇帝立即将他由兵部郎中擢为兵部左侍郎。故在病危之际,拣选他为顾命大臣,再自然不过。
   

“不错,”皇帝点头。“皇祖考阅人无数,独对齐卿另眼相待,委以顾命之寄,一定是不会看错的。”说罢又问,“第二个缘故呢?”
   

“臣愚驽,乞陛下谕示。”齐泰道。
   

“前两日北平有司奏报,朕的四叔未奉旨,擅离藩国,往京师来奔丧。按照里程计算,有司奏报到时,他已快到淮安。廷臣闻讯,或惊慌失措,或无动于衷,皆无所言。独卿言于朕,宜亟降旨,着燕王回藩。故朕知道,卿不但见识高于他臣,且敢于进言。”皇帝说。
   

“先帝遗诏所言‘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大有深意。臣不过请遵遗诏行事。”齐泰说。
   “你说遵皇祖考遗诏行事,但朕知道,皇祖考在遗诏中加上这两句,实是你意。朕正想听听,这两句有何深意。”皇帝道。
   

“臣所虑有三:一是诸藩皆陛下叔辈,若以哭丧为名,别有所图,必将乱朝廷;二是诸藩皆拥重兵,一旦殿下们离藩,恐乱各藩国;三是诸藩多坐镇北边,一旦殿下们离藩,恐北虏趁虚而入。”齐泰说。
   

“齐卿所虑,甚是深远,”皇帝称赏。又问,“皇叔们各守藩国,卿以为,天下是否就太平?”
   

“臣以为,仍不得天下太平。”齐泰道。
   

“为何不得太平?”皇帝问。
   

“诸藩势重,终是朝廷大患。”齐泰说。
   

“依卿看来,怎样方得太平?”皇帝问。
   

“先遵照遗诏办事,陛下再颁新诏。”齐泰说。
   

“齐卿所谓遵照遗诏办事,特别是指‘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一事吧?”皇帝问。
   

“诚如圣谕。”齐泰应道。
   

“朕颁新诏,要办的是哪一件事?”皇帝问。
   

“遗诏曰: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唯护卫官军听王。此因诸藩守边,不得不然;但臣以为,诸藩握兵,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须于适当之机,朝廷收回兵柄。”齐泰说。
   

“也就是说,先削诸藩用人之权,再削诸藩用兵之权。齐爱卿,这话要是传出去,朕的叔父们可饶不了你。”皇帝道。
   

“为大明江山社稷,为先帝重托,为陛下信用,臣粉身碎骨,在所不辞。”齐泰的回答铿锵有力。    

“有爱卿这等社稷之臣,朕大可安心。”皇帝欣慰地说。
   

与黄子澄单独见面,皇帝会多一份亲切感。黄子澄曾以翰林院修撰伴读东宫,与昔日的皇太孙有过一段难忘的交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建文皇帝全传/明史纪实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廖心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17391
开本 16开
页数 1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39
出版时间 2019-01-01
首版时间 2019-01-01
印刷时间 2019-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22
CIP核字 2018217452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0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