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深圳科技创新之路/中国道路的深圳样本系列丛书
内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中国“硅谷”成长历程与模式创新
第一节 中国“硅谷”——深圳创新发展另辟蹊径
第二节 中国“硅谷”——深圳科技成长历程
一 初创阶段:开放包容促进经济发展
二 发展阶段:创新制度助力技术升级
三 嬗变阶段:完善体系强化自主创新
四 提质阶段:夯实基础支撑创新引领
第三节 科技创新深圳模式的关键要素
一 坚持企业主体 激励自主创新
二 坚持市场导向 推动产业升级
三 坚持制度变革 优化创新环境
四 坚持创新至上 确保创新活力
五 坚持人才优先 保障创新供给
六 坚持载体建设 提升创新平台
七 坚持知识共享 丰富创新资源
八 坚持资本力量 助推创新转化
第二章 开放式多样性强竞争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
第一节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理论与实践
一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创建实践
二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理论研究
三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基本特征
第二节 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各种群的功能及其演化机制
一 科技创新人才种群
二 科技创新载体种群
三 科技创新产业种群
四 科技金融种群
第三节 深圳“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的主要优势
一 综合创新能力提升快
二 引领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三 创新载体建设提质增量
四 创新人才集聚能力显著增强
五 企业占据自主创新主体地位
六 创新群落生机盎然
第三章 深圳科技产业:从“引进”到“引领”
第一节 科技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一 深圳科技产业发展历程
二 深圳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三 深圳科技产业发展特点
第二节 助力科技产业的深圳经验——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角度
一 政府有形的“手”做好顶层设计
二 政府围绕产业需求提供服务
三 市场配置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资源
四 企业自由竞争谋求发展
第三节 深圳科技产业的未来发展
一 引领式创新带动科技产业发展
二 多个科技产业集群相互支撑发展
三 与周边城市产业协调发展
四 产业企业向高科技服务业发展
五 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完善
第四章 深圳科技载体:从“铁皮房”到“高大上”
第一节 深圳创新载体生态体建设成果
一 大学:创新人才和成果培养载体从0到20Il
二 工程技术中心:产业技术研发载体达到569家
三 重点实验室:源头创新载体平地崛起
四 虚拟大学园:产学研合作创新载体探索成功
五 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创新服务载体质量国内领先
六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前沿创新载体实现零突破
七 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创新创业载体享誉全球
八 科技创新载体已自成体系:整体创新能力快速跃升
第二节 深圳创新载体建设的新模式
一 加强政府顶层设计,保障载体规范有序
二 强化企业创新载体建设,激活科技创新活力
三 引进大院名校资源,共建科技创新载体
四 探索载体建设新模式,提升科技创新效率
五 布局前沿科技领域,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第三节 深圳创新载体建设未来展望
一 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多所高校入选“双一流”
二 拓展升级双创空间,释放全民创新创业活力
三 载体建设模式多元化,源头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四 打造高水平创新载体,积极布局未来科技领域
第五章 深圳科技金融:从“复制”到“突破”
第一节 深圳科技金融在学习中成长、在探索中成就
一 三阶段从无到有打造一流科技金融生态
二 高效的科技金融体系助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
第二节 深圳科技金融发展中的有益探索
一 构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全方位制度保障
二 自上而下创立三级管理制度,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三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助力科技创新
四 政企合作大力发展科技信贷,拓宽间接融资渠道
五 引导创业风险投资发展,多方资本助推创新创业
六 鼓励科技金融产品创新,完善科技金融的新业态
第三节 深圳科技金融发展展望
一 科技金融体系建设系统化和均衡化
二 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成熟化
三 数据驱动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第六章 深圳科技人才:从“人才荒地”到“人才旺地”
第一节 深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历程
一 探索起步阶段:改革传统体制(1979一1991年)
二 助跑加速阶段:首创引才政策(1992一-2002年)
三 质量提升阶段:完善人才体系(2003年至今)
第二节 深圳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成果
一 高端人才聚集加速
二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
三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四 人才政策更加开放
第三节 深圳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展望
一 合理改革分配制度,强化人才法制保障
二 全面落实人才政策,塑造良好用才环境
三 创建招才引智机制,营造人才发展环境
四 合
内容推荐
王苏生、陈搏等著的《深圳科技创新之路》以中国共产党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基于创新生态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挖掘深圳科技创新发展“四十年”发展历程中成功基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科技创新不断取得引领性成果的重要经验。深圳围绕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建设了创新主体相互依存、创新要素协同的开放性、多样性、强竞争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正是有了这样的创新体系,深圳的科技创新有了自己的特有基因,形成了科技创新城市的特色,并将通过创新生态体系的演化确立其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本书以创新生态视角,分别从科技产业发展、创新载体建设、科技金融发展、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深港澳台及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深圳在这几个方面的主要成就,概括了主要发展经验,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深圳科技创新之路/中国道路的深圳样本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苏生//陈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31104
开本 16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7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450
CIP核字 2018204637
中图分类号 G322.765.3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3: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