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文集
内容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作家、诗人、中国第壹位女性建筑学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建筑师梁思成的妻子。1928年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1949年受聘为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担任《中国建筑史》课程并为研究生开《住宅概论》等专题课。1953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担任《建筑学报》编委、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对中国古建筑的保护及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精彩书摘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文集》:
  但这感悟情趣的闪动,若激越澎湃来得强时,可以如一片惊涛飞沙,由大处见到纤微,由细弱的物体看它变动,宇宙人生,幻若苦谜。一切又如经过烈火燃烧锤炼,分散,减化成为净纯的茫焰气质,升处所有情感意象于空幻,神秘,变移无定,或不减不变绝对,永恒的玄哲境域里去,卓越隐奥,与人性情理遥远的好像隔成距离。身受者或激昂通达,或禅寂淡远,将不免挣扎于超情感,超意象,乃至于超言语,以心传心的创造。隐晦迷离,如禅偈玄诗,便不可制止地托生在与那幻想境界几不适宜的文字上,估定其生存权。
  写诗……
  总而言之,天知道究竟写诗是怎么一回事。在写诗的时候,或者是“我知道,天知道”;到写了之后,最好学Browning①不避嫌疑的自讥的,只承认“天知道”,天下关于写诗的笔墨官司便都省了。
  我们仅听到写诗人自己说一阵奇异的风吹过,或是一片澄清的月色,一个惊讶,一次心灵的振荡,便开始他写诗的尝试,迷于意境文字音乐的搏斗,但是究竟这灵异的风和月,心灵的振荡和惊讶是什么?是不是仍为那可以追踪到内心直觉的活动;到潜意识后面那综错交流的情感与意象;那意识上理智的感念思想;以及要求表现的本能冲动?灵异的风和月所指的当是外界的一种偶然现象,同时却也是指它们是内心活动的一种引火线。诗人说话没有不打比喻的。
  我们根本早得承认诗是不能脱离象征比喻而存在的。在诗里情感必依附在意象上,求较具体的表现;意象则必须明晰地或沉着地,恰适地烘托情感,表征含义。如果这还需要解释,常识的,我们可以问:在一个意识的或直觉的,官感。情感,理智,同时并重的一个时候,要一两句简约的话来代表一堆重叠交错的外象和内心情绪思想所发生的微妙的联系,而同时又’不失却原来情感的质素分量,是不是容易或可能的事?一个比喻或一种象征在字面或事物上可以极简单,而同时可以带着字面事物以外的声音颜色形状,引起它们与其他事物关系的联想。这个办法可以多方面地来辅助每句话确实的含义,而又加增官感情感理智每方面的刺激和满足,道理甚为明显。
  无论什么诗都从不会脱离过比喻象征,或比喻象征式的言语。诗中意象多不是寻常纯客观的意象。诗中的云霞星宿,山川草木,常有人性的感情,同时内心人性的感触反又变成外界的体象,虽简明浅现隐奥繁复各有不同的。但是诗虽不能缺乏比喻象征,象征比喻却并不是诗。
  诗的泉源,上面已说过,是意识与潜意识舶融会交流错综的情感意象和概念所促成;无疑地,诗的表现必是一种形象情感思想合一的语言。但是这种语言,不能仅是语言,它又须是一种类似动作的表情,这种表情又不能只是表情,而须是一种理解概念的传达。它同时须不断传译情感,描写现象诠释感悟。它不是形体而须创造形体颜色;它是音声,却最多仅要留着长短节奏。最要紧的是按着疾徐高下,和有限的铿锵音调,依附着一串单独或相联的字义上边;它须给直觉意识,情感理智,以整体的快惬。
  因为相信诗是这槎繁难的一列多方面条件的满足,我们不能不怀疑到纯净意识的,理智的,或可以说是“技术的”创造——或所谓“工”之绝无能为。诗之所以发生,就不叫它做灵感的来临,主要的亦在那一闪力量突如其来,或灵异的一刹那的“凑巧”,将所有繁复的“诗的因素”都齐集荟萃于一俄顷偶然的时间里。所以诗的创造或完成,主要亦当在那灵异的,凑巧的,偶然的活动一部分属意识,一部分属直觉,更多一部分属潜意识的,所谓“不以文而妙”的“妙”。理智情感,明晰隐晦都不失之过偏。
  ……

目录

诗歌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八月的忧愁
 一首桃花
 深夜里听到乐声
 山中的一个夏夜
 六点钟在下午
 静坐
 深笑
 十月独行
 莲灯
 仍然
 那一晚
 雨后天
 过杨柳
 风筝
 激昂
 情愿
 去春
 除夕看花
 笑
 诗(三首)
 中夜钟声
 年关
 灵感
 昼梦
 秋天,这秋天
 城楼上
 冥思
 红叶里的信念
 题剔空菩提叶
 时间
 记忆
 无题
 黄昏过泰山
 哭三弟恒
 别丢掉
 空想(外四章)
 前后
 古城黄昏
 桥
 孤岛
 病中杂诗(九首)
 昆明即景
 一串疯话
 吊玮德
 我们的雄鸡
 山中
 古城春景
 忆
 静院
 微光
散文
 悼志摩
 窗子以外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蛛丝和梅花
 彼此
 惟其是脆嫩
 山西通信
 《文艺丛刊小说选》题记
 一片阳光
 究竟怎么一回事
 设计和幕后困难问题
 和平礼物

内容简介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文集》是民国时期诗人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作品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商籁体诗歌对韵律的追求完美地结合起来,是一首可以不断吟诵、可以不断生长出新意的天籁之作。

精彩书评

   她是具有创造才华的作家、诗人,是一个具有
丰富的审美能力和广博智力活动兴趣的妇女,而且
她交际起来又洋溢着迷人的魅力。
   ——费正清
   她天生是诗人气质、酷爱戏剧,也专学过舞台
设计,却是她的丈夫建筑学和中国建筑史名家梁思
成的同行,表面上不过主要是后者的得力协作者,
实际却是他灵感的源泉。
   ——卞之琳
   她是耐得住学术的清冷和寂寞,又受得了生活
的艰辛和贫困的女人。
   ——李建吾

编辑推荐

     风华绝代,她的美丽惊艳了岁月;蕙质兰心,她的才情穿越了流年。《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文集》是林徽因的一本诗歌、散文集。她的诗曼妙飘逸,如浅吟低唱,似轻声呢喃。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一代才女林徽因百年经典全收录:诗歌、散文,完美收藏精装版。            

内容推荐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近七十篇。她的诗歌玲珑剔透, 感情细腻, 风格婉丽, 具有新月派典型的韵律感 ; 她的散文注重抒发真情实感, 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作者由于其创作上的天赋和成就, 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你是那人间四月天/林徽因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徽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23279
开本 32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8-10-01
首版时间 2018-10-01
印刷时间 2018-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76
CIP核字 2018234297
中图分类号 I226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