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思著的《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
文若愚编的《中庸》以大量生动的事例阐释了《中庸》蕴含的博大智慧,对《中庸》中如何提升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挖掘,是现代读者领悟《中庸》精髓的理想读本。科学简明的体例、充满哲思的文字、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全面提升本书的艺术价值,值得终生收藏、品读。
图书 | 中庸 |
内容 | 内容推荐 子思著的《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著作,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集中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等,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头。 文若愚编的《中庸》以大量生动的事例阐释了《中庸》蕴含的博大智慧,对《中庸》中如何提升自我修养、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做了全面深入的挖掘,是现代读者领悟《中庸》精髓的理想读本。科学简明的体例、充满哲思的文字、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全面提升本书的艺术价值,值得终生收藏、品读。 序言 《中庸》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被朱熹列为 其实,《中庸》就是孔子及其高徒日常教学生活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 从古至今,无论在士人还是在老百姓当中,《中 本书除了《中庸》原文之外,还包括注释、译文 本书是现代读者领悟《中庸》精髓的理想读本。 导语 子思著的《中庸》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和思想已浸透到中国两干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中。从古至今,无论是在士人还是在老百姓当中,《中庸》都是一部不可逾越的圣典,很多人通过研读《中庸》获得了成功的智慧和方法。 文若愚编的《中庸》的智慧具有普适性,它不仅是一部哲学经典,更是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所以,它能够跨越时空,到今天仍可以给我们的心灵注入鲜活的生命力。只要你进入《中庸》的世界,就能获得智慧的启迪。 精彩页 文中子王通 在隋朝,有一个人名叫王通。在中国历史上,王通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建立功业的方式比较特殊,故而不为人知。在隋朝治乱转折之际,王通不仅看清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看清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于是,他毅然放弃文事武功,转而进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育,最终对唐代政治文化的兴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通出生于山西河东,其父王隆是一个负有盛名的学者。由于学识渊博,王隆曾被任命为国学博士。因为长在书香门第,王通小时候就酷爱读书,学习十分刻苦,经常废寝忘食。据说他曾经有6年时间寝不解衣,学累了就躺下眯一会儿,然后起来再学。到15岁的时候,他已经是满腹经纶。许多人开始拜他为师,向他讨教学问。由于饱读圣贤之书,王通悟透了天命人性的玄机,确立了很强的人生使命感,立志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有一番作为。 隋文帝仁寿三年(603年),王通考中秀才,随后到长安游学。当时,隋王朝正当盛世,但由于上层人物的贪婪自私,繁盛之下深藏危机。王通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心怀忧惧,便向隋文帝献上《太平十二策》,提出了“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验今,运天下于指掌”的治国方略,受到文帝的赞赏。隋文帝把他的奏章下发,让公卿们评议,王通却因此受到冷落和排挤。王通怀才不遇,便想返乡兴教。当时的权臣杨素一向仰慕王通大名,便邀请王通到他的府邸,想收为己用,但被王通拒绝了。不久,朝廷任命王通为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任职期间,他把形势看得更清楚了,见杨广和权臣杨素等人相互勾结,料知隋朝大乱将至,危机灾祸不远,便辞官归乡。 回到河东老家之后,王通决心效法孔子,把精力放到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孔子曾编订六经,王通便决定续述《六经》。他一面聚众授徒,一面潜心著述,9年之后,著成《续六经》80卷,人称《王氏六经》。在书中,他坦言自己的志向:“服先人之义,稽仲尼之心。天下之事,帝王之道,昭昭乎。”也就是要学习孔子,振兴儒学,探索统一国家和治理社会的王道。王通收徒众多,讲学不辍。在他去世后,其弟子门人为了纪念他,便仿效孔子弟子作《论语》,收集他的言论答问,编订《中说》一书,又称《文中子))c该书用讲授记录的形式,系统保存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与众弟子友人的对话等内容。王通的学术成就和思想,主要体现在《续六经》和《中经》之中。 通过对魏晋六朝数百年动荡原因的分析,王通以睿智博通的头脑,提出了重建统一国家的思想和主张。他首先抨击了东汉以来儒学神学化的弊端,提出“穷理尽性”的观点,引导社会风气朝着理性和务实方向发展,为社会走向稳定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魏晋以来贵族们变乱伦理纲常、追求功利私欲的生活,王通在个人修养上提出防止“人心”、扩充“道心”的主张,也就是防止个人私欲泛滥,加强社会道德和责任感教育,并指出实现这一主张的原则和方法对扭转放荡腐朽的社会风气起着积极作用。东汉到隋朝几百年的政局大分裂与思想上的大分裂互为表里。当时,儒学衰落、道教兴起、佛学广播,三教相互斗争,社会思想混乱不堪。中国历史证明,没有思想的统一,就没有国家的统一。王通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明确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为唐宋时期的思想统一奠定基础。至此,率性而为的王通在理论上出色地完成了为盛唐奠基、开宋代理学先河的历史使命。(P6-7)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战国)子思 |
译者 | |
编者 | 文若愚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西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04631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6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8-05-01 |
首版时间 | 2018-05-01 |
印刷时间 | 201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38 |
CIP核字 | 2018026162 |
中图分类号 | B222.1 |
丛书名 | |
印张 | 2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西 |
长 | 200 |
宽 | 141 |
高 | 46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