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大通史(12-13宋上下)(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张其凡主编的《中国大通史(12-13宋上下)》关注了南宋、北宋时期治理范围内的社会结构特征和变化,设:综述、治乱兴衰编、经济编、国家控制编、社会结构编、精神文化编、社会生活编等六个类编,书后附录为参考史料和王朝世系表。“综述”对本卷所属的历史时段进行统揽归纳,对此时段的历史特点、重要事项、发展规律进行梳理,达到引领阅读的目的,并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类编”专题融入了社会史、文化史、生活史等理念,体现了本通史内容的广泛性和多样性,视野的整体性和多角度。 目录 综述 一、辽宋夏金时期概述 二、宋朝历史发展大势 三、宋朝历史发展的特点 (一)政治方面的变化 (二)经济发展的特点 (三)社会结构 (四)司法成就 (五)文化特点 四、宋朝的历史地位 治乱兴衰编 第一章 两宋兴亡(上)——北宋政治概况 一、宋朝的建立 (一)新皇朝的诞生——陈桥兵变 (二)新政权的确立——平定二李 (三)防止割据局面重演——加强中央集权 (四)基本统一——削平诸国 (五)九原遗恨——争夺幽云失利 二、文官统治的确立 (一)太宗之继位 (二)文官统治的确立 (三)太宗后期的危局 三、从澶渊之盟到濮议之争 (一)北方战争的结束——澶渊之盟 (二)绝世闹剧——天书封祀 (三)濮议 四、北宋之党争 (一)寇丁之争与刘后专政 (二)“朋党论”与庆历党争 (三)熙丰、元祜时期的新旧党争 (四)旧党内部的政争 (五)哲宗亲政与新党重新崛起 (六)调和党争的建中靖国之政 (七)党争的影响 五、北宋的覆灭 (一)宋徽宗的统治与“丰、亨、豫、大” (二)北宋王朝的覆灭 第二章 北宋的政治变革与反复——“庆历新政”与“熙丰变法” 一、政治危机的显现 (一)“天书封祀”的恶果 (二)“三冗”之弊 (三)变革的酝酿 二、庆历之治 (一)政治变革的尝试——庆历新政 (二)学统、学风、士风、文风的重大转变 (三)人才辈出的时期 三、大变革时代——熙丰变法 (一)变法的兴起——王安石的任用 (二)变法的高潮——熙宁变法 (三)变法的余波——元丰改制 四、变革的反复 (一)元秸更化 (二)变革的反复 (三)蔡京掌政后新法的变质 第三章 两宋兴亡(下)——南宋政治概况 一、南宋统治的确立 (一)即位南京到定都临安 (二)任用李纲至赵鼎罢相 (三)宋金和战 (四)绍兴十一年和议 …… 经济编 社会结构编 国家控制编 精神文化编 社会生活编 附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大通史(12-13宋上下)(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其凡 |
译者 | |
编者 | 张其凡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318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720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057 |
出版时间 | 2018-01-01 |
首版时间 | 2018-01-01 |
印刷时间 | 2018-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730 |
CIP核字 | 2017228049 |
中图分类号 | K20 |
丛书名 | |
印张 | 4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65 |
宽 | 188 |
高 | 50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