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当代西方政治文化复兴(精)/走向政治文明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20世纪80年代晚期以来,西方兴起的政治文化复兴运动使政治文化研究重回政治科学研究的中心,产生了一批重量级成果和一些有重要影响的理论。丛日云主编的《当代西方政治文化复兴(精)》对政治文化复兴中的新成果、新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包括在政治文化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以及英格尔哈特、帕特南、维尔达夫斯基、艾克斯坦等人的理论;同时,对西方学者在政治文化复兴运动中对发展中国家政治文化特别是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成果也进行了综合性研究。这些新成果对读者理解当代西方政治以及政治文化与社会稳定、民主、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都具有独特的思想价值。
作者简介
  丛日云,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于天津师大西方政治思想史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毕业后主要从事西方政治思想史、政治学理论、当代中国政治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曾在耶鲁大学政治学系做富布赖特访问学者,在东京大学做客座教授。  主要着作有:《西方政治文化传统》、《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世纪卷》(主编)、《西方文明演讲录》(主编)、《传统政治文化与现代政治文明》(主编)等,主持翻译《牛津欧洲史》、《政治文化研究译丛》等。
目录
导论
一 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复兴
二 政治文化研究复兴的新成果
三 关于政治文化研究复兴的争议
四 政治文化研究复兴的新趋向
第一章 政治文化复兴中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 政治文化复兴对研究方法提出的挑战
第二节 政治文化研究的三种取向
一、行为主义取向
二、诠释学取向
三、社会学取向
第三节 政治文化的四种研究方式及其问题
一、调查研究
二、田野研究
三、内容分析
四、实验研究
第四节 政治文化研究方法的应用:以中国民众政治信任的研究为例
一、通过调查研究描述政治信任的存量
二、通过统计分析探究影响政治信任的因素
三、运用田野研究和实验研究解释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
结论
第二章 英格尔哈特的后物质主义理论
第一节 后物质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后物质主义理论及相关争论
一、后物质主义概念及其争论
二、后物质主义的检验及其争论
第三节 后物质主义理论对现代化理论的修正
第四节 后物质主义研究对政治文化研究的意义
第三章 当政治文化遭遇理性选择——西方社会资本理论的文化主义转型及理论困境
第一节 社会资本与政治文化: “文化”理解的矛盾进路
一、社会资本的概念移植:政治文化与理性选择相遇
二、文化生成的双重进路及整合:社会化积累进路与理性选择进路
三、社会资本的“逻辑谬误”:从情境性向普遍性的转换困局
第二节 结构型社会资本、组织分类及双重进路的整合
一、组织分类与结构型社会资本
二、从情境化向普遍化的转换:外联型社会资本的溢出效应
三、“弱社会化”角色与双重进路的整合失利
第三节 观念型社会资本、信任分类以及双重进路的分歧
一、信任的类型: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
二、信任的来源:作为策略的信任与作为文化的信任
三、从情境化向普遍化的转换阻隔:双重进路的根本分歧
第四节 社会资本的自我分裂与政治文化的复兴
第四章 多元文化与政治变化:维尔达夫斯基的文化模式理论
第一节 从民族性、国别文化差异到国内文化多元性研究
第二节 多元文化与政治变化
一、五种文化模式
二、惊变与重组:政治文化变化的路径
第三节 关于文化模式理论的争论
一、对文化模式理论的肯定、验证与修正
二、对文化模式理论的批评
结论
第五章 艾克斯坦:政治变革的新文化理论
第一节 政治文化理论的短板:持续性预期导向
一、行动取向假设
二、取向的可变性
三、文化的社会化
四、累积性社会化
第二节 对文化理论短板的简单修补
第三节 构建解释政治变革的文化模式
一、对模式维持型政治变革的文化解释
二、趋向灵活性的文化解释
三、社会中断的文化解释
四、政治转型的文化解释
第四节 对艾克斯坦文化理论的批评
一、关于文化理论基本观点的质疑
二、关于文化理论中几个概念的批评
三、政治与文化孰轻孰重
第六章 美国社会变迁中的右翼威权主义人格研究
第一节 威胁现代民主的潜能:隐藏在普通人中问的右翼威权人格因子
一、早期威权主义人格研究关于“病态人格”的假设
二、未成熟的自由民主人格在现代民主社会的异变
第二节 右翼威权人格对现代美国社会产生的消极能量
一、对上点头哈腰对下拼命蹬踩的“踩单车人”
二、触发右翼威权人格攻击性的内在动力
三、右翼威权人格在现代美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面貌
第三节 从右翼威权人格到自由民主社会的理想人格
一、培育适应现代自由民主政治的生态
二、由家庭及于社会的培养路径
三、宗教回归私人与自由之境
结论
第七章 政治文化复兴与对发展中国家政治文化的研究
第一节 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宏观视野与基本理论研究
一、政治文化在民主化过程中的作用
二、精英政治文化、大众政治文化与民主化
三、对公民文化理论的反思
第二节 国别与地区政治文化研究
一、亚洲政治文化
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政治文化
三、拉丁美洲的政治文化
第八章 西方学界近三十年来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基于三种研究进路的评述
第一节 文化心理学进路
一、白鲁恂:政治文化研究中的,“摆渡人”
二、白鲁恂之后:前途未卜的“中国传统”
小结
第二节 文明论的进路
一、持久的文明核心:亨廷顿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认识
二、普遍历史中的特殊性:福山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认识
小结
第三节 新政治文化史进路
一、认同:文化政策的政治指向
二、礼仪:政治权威的塑造
三、皇家建筑与景观的政治文化内涵
小结
结论
第九章 政治文化复兴与西方学界关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化与民主化:关注于“政治”的
导语
丛日云主编的《当代西方政治文化复兴(精)》首次对复兴后的西方政治文化理论和方法进行全面地梳理、分析,对最近20余年西方政治文化研究的代表性成果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并对其学术价值进行评估,从而改变国内学界对西方政治文化理论重传统理论而对新的研究成果知之甚少的局面。由于政治文化研究涉及多学科的内容,本书将历史理论、政治发展理论、政治科学的方法、比较政治研究的方法结合进对政治文化理论研究成果的考察和评价中,同时将对政治文化理论的主要批评者如理性选择理论、新制度学派等理论的研究与对政治文化理论的分析结合起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当代西方政治文化复兴(精)/走向政治文明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丛日云
译者
编者 丛日云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704960
开本 16开
页数 38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8-11-01
首版时间 2018-11-01
印刷时间 201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624
CIP核字 2018150449
中图分类号 D0-05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6
166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 9:1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