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时光的角落里读你
内容
作者简介

《读者》杂志善于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亮点展示

精彩书摘

厮守,一眼千年

樊锦诗

敦,大也;煌,盛也。

那时,我第一次见到敦煌,见到黄昏时分古朴庄严的莫高窟。远方铁马风铃的鸣响,让我好似听到了敦煌与历史千年的耳语,窥见了她跨越千年的美。

1962年,我第一次到敦煌实习,当时满脑子都是那些一听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字:常书鸿先生、段文杰先生,等等。对我而言,敦煌就是神话的延续,他们就是神话中的人物啊!我和几个一起实习的同学跑进石窟,震惊到只剩下几个词来回重复使用,所有的语言都显得平淡无奇,再华丽的辞藻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了,我满心满脑只有:“哎呀,太好了,太美了!”

虽然对大西北艰苦的环境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水土不服的无奈、上蹿下跳的老鼠,至今想起时仍心有余悸。到处都是土,连水都是苦的,实习期没满我就因生病而提前返校了,也没想着再回去。但没想到,可能就是注定要厮守的缘分,一年后我又被分配到敦煌文物研究所(现敦煌研究院的前身)。

说没有犹豫惶惑,那是假话,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无垠的戈壁滩和稀稀疏疏的骆驼刺。洞外面很破烂,里面很黑,没有门,没有楼梯,只能用树干插上树枝做成的“蜈蚣梯”爬进洞。爬上去后,还得用“蜈蚣梯”原路爬下来,很可怕。

我父母自然也是不乐意的,父亲甚至还写了一封信,让我转交学校领导,希望给我换个工作的地方。但是那个时候我哪里肯这样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十多年,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值观。

一开始,在这般庞大深邃的敦煌面前,我是羞怯的,恍若与初恋相见一般惶惑不安。相处一阵子后,才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敦煌当成了“意中人”。

文物界的人,只要对文物怀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护它。能守护敦煌,我太知足了。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色彩绚丽的壁画和彩塑上,金碧辉煌,闪烁夺目。整个莫高窟就是一座巨大无比、藏满珠宝玉翠的宝库。这样动人可爱的“意中人”,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怎么舍得离开呢?

我的爱好和想法,影响了远在武汉工作的我的丈夫老彭,他也是我的同学,理解我、支持我,也了解敦煌。他毅然放弃了心仪的武汉大学考古专业的教学工作,来到敦煌,来到我的身边。从此,我们俩相依相伴,相知相亲,共同守着敦煌。老彭热忱地投身敦煌学研究,直到生命的最后。

后来西部大开发,旅游大发展,从1999年开始,来敦煌欣赏壁画的人愈发多了,我一半是高兴,另一半又是担忧。我把洞窟当作“意中人”,游客数量的剧增却有可能让洞窟的容颜不可逆地逝去,壁画会渐渐变模糊,颜色也会慢慢褪去。

有一天,太阳升起,阳光普照敦煌,风沙包围中的莫高窟依旧安静从容,仰望之间,我莫名觉得心疼:静静沉睡了一千年,她的美丽、她含着泪的微笑,在漫长的岁月里无人可识,而现在,过量的美的惊羡者却很可能让她因脆弱而衰老。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塑匠、石匠、泥匠、画匠用坚韧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愿,一代又一代,守护了她一千年。莫高窟带给人们的震撼,绝不应该只来自我们看到的惊艳壁画和彩塑,她更应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就算有一天她真的衰老了,这种力量也不应该消失,我一定要让她活下来。

煌,盛也!

当我知道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她们永久保留下来的时候,我立即向甘肃省政府、国家文物局、科技部提出要进行数字化工程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特别重视莫高窟的保护。20世纪60年代,国家经济刚刚恢复,周恩来总理就特批了100多万元用于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后来国家更是给了充足的经费,让我们首先进行数字化的试验。现在敦煌已经有100多个洞窟实现了数字化—壁画的数字化、洞窟的3D模型搭建和崖体的三维重建,30个洞窟的数字资源的中英文版都已上线,并实现了全球共享。

我想和敦煌“厮守”下去不再是梦想,这已真真切切地成为现实!

敦煌艺术入门不难,她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人文学科,汇合交融了多样的文化元素,历史的多元、文化的多元、创作技法的多元,可谓大气魄、大胸怀。在改革开放之前,研究所关于敦煌学的研究就已在进行,但更多的是对壁画的临摹。说到真正的研究工作,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因为搞科研的氛围变好了,文化交流更加频繁。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我希望我的房子四周没有墙围着,窗子没有东西堵着,愿各国的文化之风自由地吹拂着它。但是我不会被任何风所吹倒。”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敦煌学研究的春天。

我很喜欢中唐第一百五十八窟的卧佛,每当心里有苦闷与烦恼时,都忍不住会走进这个洞窟,瞬间便能忘却许多烦恼。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敦煌已经成为我的生命了。

我脑海里常想着季羡林先生的诗:

我真想长期留在这里,

永远留在这里。

真好像在茫茫的人世间奔波了60多年,

才最后找到了一个归宿。

我还想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一代又一代有志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年轻人,面对极其艰苦的物质生活,面对苍茫戈壁的寂寞,披星戴月,前赴后继,践行着文物工作者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

而我也与我的前辈、同人一样,仍愿与这一眼千年的美“厮守”下去。

(摘自《读者》2019年第24期)

目录

厮守, 一眼千年 / 樊锦诗

我的大爷爷 / 莫 言

外婆的美学 / 李汉荣

年夜思 / 冯骥才

在中华书局的日子 / 赵声良

改变 / 张 述

太阳语 / 方英文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 迟子建

我们一定要怀念这个人 / 濮存昕

深爱有长风, 我有你 / 浮海沉鱼

“船上小学” 掌舵人 / 彬 彬

吃水记 / 车承金

我的父亲钱学森 / 钱永刚

每一片绿叶都有黄金的质地 / 鲍尔吉·原野

在时光的角落里读你 / 薛 淇

医者钟南山 / 张明萌

月照母亲回家路 / 刘 峰

一所山村小学的变化 / 何 帆

一只低速前进的蜗牛 / 王俊凯

敬畏一粒米 / 林文钦

舍得 / 赵海宁

高海拔修行 / 毛晓琼

再聪明, 也比不过真正热爱 / 郝景芳

阿来: 酷到骨子里 / 姜 雯

父亲的字据 / 童庆炳

神奇的照亮 / 张 丰

等待“飞天” 的日子 / 陈诗笺 高 达

家教是一生的底色 / 芳 菲

一夜张飞 / 马 良

科学为梦, 一心为公 / 我是青龟

消失的职业 / 苏 祈

“一个人” 的篮球队 / 江不流

想做就去做 / 陆庆屹

奋斗者的答卷 / 陈 聪

老皮 / 吴 静

陆良八老 / 杜江茜 雷远东

因为他是眼科医生 / 马宇平

那一代人的读书功夫 / 苗振亚

用生命转动“至强之光” / 陈 彬 张 超

背对观众 / 雷晓宇

在西藏当公务员 / 陈莉莉

从娘子关到宇宙的可行性报告 / 江寒秋

故宫男神王津的“钟情” / 刘 冕

抹不去的“高光时刻” / 王 潇

一个诗人和他的留守儿童足球队 / 邢吟欢

无悔今生不自愁 / 陆正明

生活的滋味 / 青 果

致谢

内容简介

《在时光的角落里读你》是一本极具可读性的散文集,书写文化坚守,谱写科学家奋斗历程,有名家个人成长的记录,在时光的角落里阅读名家,打动亿万读者。

精彩书评

那些没有留下名字的塑匠、石匠、泥匠、画匠用坚韧的毅力和沉静的心愿,一代又一代,守护了她一千年。莫高窟带给人们的震撼,绝不应该只来自我们看到的惊艳壁画和彩塑,她更应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就算有一天她真的衰老了,这种力量也不应该消失,我一定要让她活下来。

——樊锦诗《厮守,一眼千年》

我愿意牵着文学的手,与它一起走下去。当我的手苍老的时候,我相信文学的手依然会新鲜明媚。这双手会带给我们对青春永恒的遐想,对朴素生活的热爱,对磨难的超然态度,对荣誉的自省,对未来的憧憬。

——迟子建《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在一个清晨,我独自挑着一根竹扁担,一头是一个藤编的箱子,另一头是一个铺盖卷,迈着坚定的步子,翻山越岭,向龙岩城走去。山坡上的野花似乎开得特别鲜艳,山谷里的泉水也特别甘甜,天空中飞着的大雁也特别活跃。那一年我15岁。

——童庆炳《父亲的字据》

编辑推荐

“中国期刊领先品牌”——《读者》杂志典藏精选。

《读者》杂志善于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

《读者丛书·中国文化读本》拥有众多名家作者,实力雄厚,走在文坛前沿。

《读者丛书·中国文化读本》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作者队伍,如路遥、池莉、王蒙、麦家、苏童、 张炜、古龙、肖复兴、童庆炳、刘慈欣、白岩松等,一流作家提供一流的阅读体验,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文学性、可读性极强,读者不仅能提高文学素养,还能从内心深处感受中国文化的自信。

《读者丛书·中国文化读本》十年典藏精选,汇集众多名篇佳作,只愿为你献上一场文学盛宴。

《读者丛书·中国文化读本》创刊十年,被亿万读者奉为最佳心灵读本,典藏精选汇集了多篇精华篇章,每一篇都是经过时间淬炼,得到读者认可与喜爱的暖心佳作,十年精华文章汇于一册,只为向热爱文字的你,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在时光的角落里阅读名家,激发亿万读者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在时光的角落里读你》这本随笔集,汇集了《读者丛书·中国文化读本》的多位知名作家,紧紧围绕“中国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引领时代的潮流”的主题,用温暖有力的文字,引领读者增强文化自信、上进心以及民族自豪感。

随书配有多幅精美彩插,纸张环保,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体验,极具珍藏价值。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的散文作品有: 厮守, 一眼千年 ; 我的大爷爷 ; 外婆的美学 ; 年夜思 ; 在中华书局的日子 ; 改变 ; 太阳语 ; 在温暖中流逝的美 ; 我们一定要怀念这个人 ; 深爱有长风, 我有你 ; “船上小学”掌舵人 ; 吃水记 ; 我的父亲钱学森 ; 每一片绿叶都有黄金的质地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时光的角落里读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读者丛书编辑组
译者
编者 读者丛书编辑组
绘者
出版社 甘肃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6055403
开本 16开
页数 241页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2020-04-01
印刷时间 202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362
CIP核字 2020047987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35
165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2: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