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3辑宗教法治)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出于慈善目的进行的废物收集活动是否属于宗教活动?公立学校是否可以设置课前祷告?公立学校教室是否可以安放十字架?信仰伊斯兰教的屠宰商是否可以不经麻醉屠宰牲畜?商店在基督降临节期间的周日是否可以开门营业?公立学校的穆斯林女教师是否可以佩戴头巾?穆斯林少女是否可以不上男女混合的游泳课?……这些争议出现在德国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并形成了宪法案件。张翔主编的《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3辑宗教法治)》译介的德国联邦宪法法院13个关于宗教法治的案例,有助于理解宗教在公共领域中的角色,有助于思考宗教自由与国家的教育委托、父母教育权等其他宪法法益的平衡关系,也有助于探寻多元开放社会中各种宗教、世界观和谐相处的方案。 作者简介 张翔,1976年生,甘肃张掖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学士(1994年)、硕士(2001年),北京大学法学博士(2004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访问学者(2009~2010年)。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法学家》杂志社编辑。学问以“志存闻道,必空所依傍”为座右,长期关注基本权利、宪法解释以及法学方法论问题,注重宪法研究的法学视角,强调以法释义学的方法处理实践问题以促进宪政法治之落实。2008年出版专著《基本权利的规范建构》。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外法学》、《清华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20篇。 曾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三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基础性研究奖励等。 目录 废物间活动案 祈祷治疗案 并轨学校案 学校祷告案 第二次拒服战争役案 巴哈伊案 十字架案 耶和华见证人法人团体地位案 牲畜屠宰案 第一次头巾案 柏林基督降临节期间的礼拜日案 第二次头巾案 游泳课案 导语 宗教问题是各国国家治理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德国是宗教传统深厚的国家,其宗教法治的规范、原理与实践有独特之处,而其因应全球化和宗教多元化的趋势而进行的调整也良可借鉴。 张翔主编的《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3辑宗教法治)》选择该主题下最重要的案例,翻译裁判要点、描述论证过程、突出重点理论,介绍理论背景和后续影响,阐述宪法解释与论证的方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德国宪法案例选释(第3辑宗教法治)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翔 |
| 译者 | |
| 编者 | 张翔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72136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6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00 |
| 出版时间 | 2018-07-01 |
| 首版时间 | 2018-07-01 |
| 印刷时间 | 2018-07-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外国及港澳台法律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46 |
| CIP核字 | 2018067333 |
| 中图分类号 | D951.6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8.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9 |
| 宽 | 147 |
| 高 | 15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